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后的感悟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考后的感悟

###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经历过辛苦的备考教学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可高考后的诸多想法使我不得不又坐在电脑前整理自己的思绪。

在高考的复习中,面对铺天盖地的试卷师生都无所适从,做试卷,讲试卷,一天天,一天天地重复着宿命,高考揭题后,大彻大悟,原来所谓的专家猜题押题,都是自吹自擂,还是自己动脑筋,仔细捉摸教材和考纲,所能把握的高考脉动更管用,成绩的分野还是在于平时基础的扎实积累,不论高考题型怎么变,就象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一样--始终不超出考试大纲,对照考题,大的题目只要学生的基础到位,又难不到哪里去,去猜题又是何等愚蠢的做法!那些容易题,即使不猜中,经过了那么多的练习,又怎么不会做呢?难的即使所谓的专家也猜不中,又何必庸人自扰?踏踏实实抓基础,才是我们普高教学的正途!

说到抓基础,我感触很多。当时我带06届,在高二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基础过关,过关后,相应的高考试题配合巩固基础,到了高三,学生在学新课已经有相当的基础,相应的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加强,那一年,由于两年都是我一手一个一个知识点,一手一个一个人抓上来的,我心里有底。到了高三,靠一年的努力,师生习惯的磨合,学生其它弱科的补火,要把基础抓得很好,即使焦头烂额,哪有原来的得心应手,回想这一年的努力,带一个班的付出又何尚比两个班少,两个人教高三,优点是可以集思广益,可缺点是分散了老师精力,无形中会降低课堂质量。尤其象我们化学这种实验性学科,上新课时,课前准备都要一两个小时,要亲自动手,

否则别想实验成功,尤其是两节课连着上,简直有点疲于奔命,对于那部分全身心投入教学的老师,显然起了负面的作用。真是顶着对臼唱戏-----吃了苦可没成绩看,当然,也不是全没成绩,在整体不太好的情况下,我的化学在二模中得到第三已经够难能可贵了。我的不成熟的建议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尽量坚持连贯性,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可能更利于学生三年的发展,更能增强老师的责任性。

在考前复习中,那些踏实而又相信老师的同学,学习杂念较少,进步就较快,高考后自然就好,而那些自以为是,总是怀疑老师的少数人,不自信,总认为自己的努力也没管用的学生,自然就成绩不理想.在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奔头,如何在教学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是我们应该时时关注的。

在高考复习中,少讲精练,落实作业,及时批阅作业是很必要的,在批阅作业时,其实就是学生和老师的一种很好的交流,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不能造成问题积累,只有在一个一个原有的问题解决了后,学生学好 复习好化学的信心就建立起来了,有了信心就有了学好这一门的干劲,同时主观能动性才能调动起来,空洞的说教是没用的,只有对于学生一个一个的问题解决了,只有一个个的学生去帮,自己的教学成绩才积累上去了,我不太相信教学中的技巧,当然有,但成绩更多地是用汗水换来的,有人说成绩只是运气,可同一届学生有的科目很差,有的却很好,又做何解释呢?

到了高三,面对人生的抉择,越接近高考,心里越躁动,如何让学生静心下来,是一个让老师头痛的事情,这也是每一届的通病,该如何克服值得研究。

高考后,我回想今年选一轮复习资料时,为了节约起见,化学一轮复习用了开心高考,可是在用的过程中,发现了它有很多的缺点:题量太大,把握高考考纲不准确,题型不新,例题有答案,不便操作,作业与资料不分开,不便于看作业.用了一年,真是伤透脑筋.在来年的教学中,选一本复习资料比找一个对象都要慎重,否则,这一年来,就等着受罪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