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二

来源:意榕旅游网
砼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表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全部使用钢模板; 3、砼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振捣必须按振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砼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 1、采用电脑自动计量拌和站拌料,出料均检查砼和易性;砼拌和时间应满足其拌和时间的最小规定; 2、砼下料高度控制在两米以内。 3、砼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cm之内; 4、仔细检查模板,并在砼浇筑时加强现场检查。 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砼强度均匀增长; 2、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 3、拆模时精心操作,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结构物; 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 1、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及大块钢模板,每块钢模板的面积不小于1.5m2。 2、模板拼装时,对接缝进行处理,可在模板的接缝处用胶带密封,防止在砼浇筑过程中漏浆。 3、模板平整光滑,安装前模板均经过整修和清理,浇筑前要对模板浇水湿润,并涂满脱模剂,禁止涂抹废柴油或废机油。 4、采用专用塑料支承垫块设置砼保护层,确保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 5、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同种规格和品质的水泥和砂石料,分次浇1、模板表面在砼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2、未全部使用钢模板,夹杂其他类型模板; 砼表面缺浆、粗糙、3、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砼拆模时发生粘模; 凸凹不平 4、模板拼缝处不够严密,砼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 5、砼振捣不够,砼中空气未排除干净。 1、砼配合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 砼局部酥松,石子间2、砼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 几乎没有砂浆,出现3、未按操作堆积浇筑砼,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空隙,形成蜂窝状的析; 孔洞 4、漏振造成蜂窝; 5、模板上有大孔洞,砼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 1、砼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 砼结构直边处、棱角2、模板在折角处设计不合理,拆模时对砼角产生巨大应力; 处局部掉落,有缺陷 3、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4、成品保护不当,被车或其他机械刮伤。 1、专业振捣工负责砼的振捣,振捣严格按规程进行。分层浇筑的,控制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每处振捣完毕后边振捣边缓慢提起振捣器。避免振捣器碰撞模板及钢筋。插入点要均匀排列,可排成“行列式”或“交错式”。砼必须振捣到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振捣过程严防漏振或过振发生,以免砼结构表面产生蜂窝、麻面。 2、结构物砼达到拆模强度后进行模板的拆除,拆除时间由试验确砼质量不高 定。模板拆除过程中注意对结构物的保护,禁止撞击或刮伤结构物。 3、尽量避免在雨天或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进行砼浇筑,也不在温差过大的时段安排浇筑。 混凝土和易性不良 筑的结构物,配合比要相同,防止砼颜色不一致。 6、砼的浇筑、振捣、养护和模板的拆除按规定进行 控制水泥标号与混凝土等之间的合理比值,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施工;配料准确,并保证足够的搅拌时间。 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搅拌时间;防止运输中漏浆、离析和运输时间过长;控制灌筑时符合要求的坍落度;采用合理的浇筑顺序和方法,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或过振。随时检查模板及支架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防漏浆。 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作安定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砂、石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石子含泥高时冲洗,抗裂要求高的不宜采用细砂;夏季施工采用低热水泥,合理选用骨料和配合比,以降低水泥用量,及时覆盖养生,防止表面失水干裂。 1、对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2、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3、进场后加强保管,钢筋堆放处要下垫上盖。 1、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2、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3、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具体要求和含义。 1、认真看清图纸,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复杂部位应附有施工草图。 2、加强质量检查,认真做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1、认真按照施工操作规程及图纸要求施工,并加强自检、互检、交接检。 2、控制砼的浇灌、振捣成型方法,防止钢筋产生过大变形和错位。 混凝土表面蜂窝麻 面 混凝土裂缝 钢筋锈蚀 保管不善 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 置不符合要求 钢筋网中主副筋放技术交底不细、工艺控制有误、标准不清、把关不严 反 钢筋安装位偏差过大,或垫块设置固定 不当,钢筋严重错位 接头尺寸偏差过大 1、绑条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纵向位移位移不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 2、焊缝长度沿绑条或搭接长度满焊,最大误差0.5d。 1、按照设计图的规定进行检查。 2、图上无标和要求时,检查焊件尺寸,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缝厚度不小于0.3d。 1、防止带电金属与钢筋接触产生电弧。 2、不准在非焊区引弧。 3、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牢固。 1、焊条受潮、药皮开裂、剥落以及焊芯锈蚀的焊条均不准使用。 2、焊接区应洁净。 3、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焊缝金属中气体完全外逸。 4、雨雪天不准在露天作业。 1、直径较小钢筋不宜采用闪光对焊。 2、重视预热作用,掌握预热操作技术要点。扩大回执区域,减小温度梯度。 3、选择合适的对焊参数和烧化留量,采用“慢→快→更快”的加速烧化速度。 焊缝尺寸不足 电弧烧伤钢筋表面,造成钢筋断面局部 削弱,或对钢筋产生脆化作用。 焊缝中有气孔 闪光对焊接头未焊透接头处有横向裂 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