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 学会用交流电压表、 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 2. 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 二、原理说明
1. 正弦交流信号激励下的元件的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 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I和它所消耗的功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元件的参数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UP, 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IUIP等效电阻 R= 2=│Z│cosφ, 等效电抗 X=│Z│sinφ
I阻抗的模Z2. 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
可用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的方法来判别, 若串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流减小则为感性。其原理可通过电压、电流的相量图来表示:
图7-1 并联电容测量法 图7-2 相量图
3. 本实验所用的功率表为智能交流功率表,其电压接线端应与负载并联,电流接线端应与负载串联。 三、实验设备
DGJ-1型电工实验装置: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单相功率表、白灯灯组负载、镇流器、电容器、电感线圈。
四、实验内容
测试线路如图7-3所示,根据以下步骤完成表格7-1。 1、先按图7-3接好实验电路和仪表。
2、先在不加电容的情况下测量I、P、cosφ。
3、加并联电容,找到总电流I最小的一点,可以近似看成谐振点。测量此时
的数据。
4、当C小于谐振电容时,重复步骤3,测量两组数。 5、当C大于谐振电容时,重复步骤3,测量两组数。
每次应在U=220V时测量,并将结果记入表7-1。
220V*W*AZV
图7-3
表 7-1 电路状态 实验数据 U I I灯 Ic (V) (mA) (mA) (mA) P(W)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cosφ C(uF) 未加电容 感性 感性 谐振 容性 容性
五、实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
每次改接线路都必须断开电源
七、实验小结
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学会使用调压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用功率表测量元件的功率。通过三表法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量并计算出负载元件的阻抗。实验中,线路接错会出现报警,也可能烧坏功率表的保险丝,需按照例图仔细检查线路。通过测量发现,被测负载有些不是线性元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