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逐流, 迷失自我。
针对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作一篇文章,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用第一人称生活
我们长大成人,不是变得越来越世故,不是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是变得越来越像我们自己。 所以说,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不要在别人的指导和评论下战战兢兢地过活,我们要用第一人称, 书写我们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对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这个声音来自作家王小波, 理科出身的他选择了拿起笔写字,他将自己称作“写小说的人”,全然不顾评论的苛责和作 品的非议。在他去世后三年,呕心沥血的“时代三部曲”集结出版,饱受赞誉。这部书承载 了他自己的生活,也撑起他诗意的世界。
同样富有诗意的一阵自我之风随着那一架西飞的夜航被吹向了整个世界。当白芮儿决定 走进非洲,走向坎坷的时候,她的世界里充满他人的声音。质疑、劝导、嘲讽、不解犹如一 阵浪潮吞没了她。她却表示“这是我的生活”。那一架西飞的夜航不只让圣埃克絮佩里称赞 不已,也撼动了整个世界的心灵。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第三人称生活,不断受别人的指引,不断被他们左右。我们 的生活仿佛一部已被他人写好的剧本,而我们只是表演世态的傀儡。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一 次,这是人生的悲哀。
我们记得那个与病魔抗争的男孩程浩,写下“我为什么这么牛,因为我不为疾病活着”; 我们看到那个 7 岁的癌症女孩,毅然决定停止治疗,只为摆脱医生的摆布,“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感动于那个全身重度烧伤,面容可怖的男孩艾山江“像 007 一样活着”;我们赞叹于乡 下佐贺阿嬷的乐观坚强,“做自己就好”。
我们满含热泪地看着一幕幕的人生悲喜,在他人的评价和左右中生活着,尽管我们或许
活地更稳健安逸,但却少了那一份灿烂的自由。 可是我们说为自己而活,并不意
味着我们要固执己见,要刚愎自用,更不意味着我们要
因此拒绝帮助别人,拒绝奉献自己。我们只是不能随波逐流,不能被人左右,我们只是要追 求自我,用第一人称生活。这生活里能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生活里 能够“歌唱关西铜焯板,酒当直进十八斗”。这样,回首过去的时候,我们才能像《春意盎然》 中的老妇一样平静地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幸福,但这是我的人生。”
不要为他人牵绊,不要在他人的话语里生活,我们要用第一人称生活。回首过往,幸
福也好, 自由也好,都是自己的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