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议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 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语文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采取哪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巧设导入语激趣。上课伊始,教师应根据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设计一段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导人语引入新课,以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其次,设计擂台赛出情趣。小学生表现欲强,爱争强好胜,喜欢受人夸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会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学习空前活跃。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科学灵活的教

学手段,不断创新激趣方法,会使语文课趣味盎然,高潮迭起;会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2.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语文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面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具创新、探索意识的新世纪人才,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树立创新意识,着眼创新培养。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素质能力,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

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简便、快捷、方便的途径。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创新。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了,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第三、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语文是思维的体操,语文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4.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适时地引导学会合作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享的荣誉。这样,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和加强。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它与其他技能一样离不开后天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与实践。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语文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

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孝大.教学创新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 2000(01) [2]刘元政.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几个环节[j].文学教育(上). 2010(07)

[3]顾芳玲.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 2006(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