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阳泉北至大寨地方铁路工程
安全、技术交底 工 程 项 目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阳大铁路项目经理部 新建阳泉至大寨地方铁路工程 基床底层填筑工程 里 程 交底地点 DK2+250-DK3+883 现场 基床底层施工 一、工程概况(交底适用范围) 本次交底适用于新建阳泉北至大寨地方铁路工程路基基床底层施工。本工程位于山间沟谷地区,地势起伏较大,黄土冲沟较发育,呈“U”字形冲沟。 二、施工所依据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 -2008)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 相应的路基施工图设计 三、施工方法 待路堤施工完毕后,监理检验合格,允许进行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后,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大于30cm,碾压完毕待监理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层填筑。 四、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路堤顶层验收合格→测量确定填筑范围→上填料→填料精平→碾压→质量检测→进行下一道工序。 五、主要的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基床底层层厚为1.9m,填料为B组料,采用过筛后的隧道碎石弃渣,碎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0mm,含土量不得大于30%。 1.测量放线 首先对路堤顶面进行标高测量,以便控制路基底层B组料的填筑厚度。准确放出填筑碾压范围并撒白灰线。设计坡脚以外0.5m。在填挖分界处,为了防止路基失稳,路基填筑时需进行开台阶处理,台阶宽度应不小于2m,台阶高度为0.3m。 2.上料整平
填筑中,采用2台挖掘机挖装、8台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料量。填土厚度控制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量出每车土的方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灰线划上格,在每格内卸入一车料;二是在路基坡脚附近每隔10m立上竹杆,在竹杆上用红布条标记好试验摊铺厚度的位置线,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杆标示线初步推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并将路基顶面做成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摊铺作业时设专人指挥、防护。 3.碾压 碾压前,应控制好填料表面平整度,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激振力22t振动压路机。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从低到高、从两侧向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 初压采用静压1遍,初压速度应为1.2~1.5km/h。。碾压时,纵向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振动压路机进行复压时,先弱振一遍,再强振四遍,最后静压一遍,等待检测。碾压次序直线段应从两侧向中间进行,曲线超高地段应从曲线内侧向外侧进行。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采用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压路机不可在未完成或正在碾压路段掉头和急刹车。 若未能达到设计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继续碾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 质量检验。 质量要求:填筑B组料的孔隙率不得大于31%且地基系数K30≥130mpa/m。 检验数量:碾压后,每100m等间距检测2个断面6个点,每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六、安全控制措施 1.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进场人员100%经过安全培训及考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所用机械必须有合格证。 3.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应设专人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指挥,驾驶人员必须且只能接受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信号,但对于任何人发出的立即停止信号均应执行。 4. 施工作业前,应对机械作详细检查,严禁机械带病作业,严禁机械超荷载作业,严
禁酒后、疲劳驾驶,时刻保持施工机械的完好状态。 5. 压路机行驶的工作场地应保持平坦坚实,由专门的专业人员操作。 6. 发生机械故障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7.建立施工机械定期检测制度,并做好安全使用检测、自检记录。 8.施工前应查明地下管线等隐蔽物,先行拆除或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交底接受人 交底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