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九)

江苏省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九)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8年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九)

题号 (一) 一 (二) (三) (一) 二 (二) (三) 三 (一) (二)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1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后金骑兵很强大,明朝的骑兵也很勇猛,sī杀交锋中,后金军队死伤cǎn惨重。面

对明朝炮火的轰击和骑兵步兵的冲杀,后金的军队wěi缩不前,努尔哈赤心急如fén。

(摘自2006年10月2日《中国电视

报》)

2、默写。请在(1)至(4)题和(5)至(8)题中各选做两题。(6分)

不内线封密要里, 。 燕啄春泥。

(5)《次北固山下》中能够形容学业顺利的两句是: 。 。

的《游山西村》中的句子加以证明。 。 。

3、名著阅读。(3分)

答题 (1)世有伯乐, 。(2)角声满天秋色

(3) ,鸡犬相闻。 (4) ,谁家新

,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给各处一方的友人的最好安慰的句子是:

(7)学习的道路上经常会扑朔迷离,但是只要刻苦钻研,就一定会出现转机,请你用陆游

(8)写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成为许多献身祖国、献身民族的先烈的真实写照的诗句。 ,

左面的这幅图是根据一部外国名著改变成电影后张贴的海报,请根据图示配写中文介绍,写出其主人公和相关的故事情节。

得 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5分) 4、武进淹城遗址是已经开发好的旅游胜地,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呢?请你根据下面短文,就淹城的特色拟定一条标语。(2分)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淹城行政村。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淹城的三道城墙依地势逶迤起伏,如巨龙蟠踞;三护城河清波荡漾,游鱼如织;城内绿树成荫,茂林修竹环围。淹城水护城,城依水,宛如一座深奥莫测的水城迷宫。淹城遗址先后出土1000余件珍贵文物,有些堪称“国宝”。据悉,常州已将这一国内外罕见的古老地面城池作为重点旅游景区,现已建成包括1000亩遗址保护区、3000亩森林公园、250亩入口区的淹城遗址公园。

5、阅读下面语段,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与句式完成填空。(3分)

生活中有这样两种人, , ;一种人只想拥有一片绿叶,生活却给了他整个春天;前者抱怨生活,后者感恩生活。抱怨的人即便坐享150平方米的大房子,他还是找不到一平方米的幸福。感恩的人住在茅草屋里,房后清风作弦, ,

,天上月光当酒。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了很多,而在于你计较的不多。 得 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6、为了解课外读物的阅读情况,初三某班的语文学习小组对本校和一所高中进行了同票抽样调查,并统计如下: 课外阅读的主要读物 文学名著 科普读物 学科辅导书 武打作品 言情小说 为人处世指南 分)

(2)学习小组认为课外读物的类型与提高语文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针对统计表中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开展一次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拟出简洁、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自行设计一条生动的标语。(2分)

初中 投票数 42票 39票 149票 26票 29票 7票 百分比 14.38% 13.36% 51.03% 8.90% 9.93% 2.40% 投票数 94票 74票 25票 27票 46票 26票 高中 百分比 32.2% 25.3% 8.6% 9.2% 15.8% 8.9% (1)仔细分析上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具有哪些显著的区别。(2

主 题: 标 语: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 阅读下面《留青竹刻》一文,完成7—10题。(共13分) 留青竹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用竹的民族之一。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竹刻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期,至清代出现了“翻簧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前者是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黄,经煮、晒、压、胶,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纹饰;后者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青竹皮)作为雕刻图纹,然而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也称“皮雕”。

留青竹刻所用竹材是按特定要求精选的毛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且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成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留青竹刻作品大都用宽3寸、长8寸的竹片刻制,称之为“臂搁”(原为习字搁臂之用,后为书案重要装饰),亦有直刻于竹制笔筒、扇骨上的。

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需要精选竹材,竹刻材料选用竹龄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竹材应表面光洁平整,无斑,节疤小,节距长,竹筒圆,一般选阴山背后的毛竹。毛竹粗大,竹筠厚实,所制器物既牢固又美丽大方。竹材易裂变、形变、霉变,常先以沸水煮泡,这样处理后的竹材表面青筠洁白如玉、色如凝脂。处理后的竹材应待其慢慢阴干、性能趋于稳定后方可使用。

竹刻艺术是“用刀的艺术”。留青竹刻一般有如下步骤:一是整形。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各种形态的挂件及笔筒等各种形状,再用砂纸将其侧面和内面打磨光滑。二是描图。在书画稿的反面衬复写纸,用小号圆珠笔或铁笔将书画稿描印竹面。三是修改。揭去描好的稿纸,然后对照原图将复印稿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有书画能力者可直接在竹上作画。四是切边。切边的角度分垂直、倾斜、弧形切边等。采用何种切边法要依据书画的力度、气质而定,重则深,轻则浅,注意笔划的重叠、笔势的断续、笔意的连贯等。五是铲底。书法作品的铲底是在同一层面的铲刮,要求笔划的边缘流利、挺刮、清爽,底面留青均匀、平滑如镜,竹筋通直;绘画作品的铲底,则要根据笔墨的浓淡、深浅、虚实、层次来决定竹青的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如此,一件竹刻艺术品即顺利完成。

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种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简朴”主要指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品高”指竹刻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竹刻的品高体现在竹刻技艺高超和创作的难度之高,《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雅致”则指竹刻艺术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深爱文人雅士喜爱。竹刻发展史上常有文化修养较高的艺术家涉足,使竹刻由工匠刻制走向文人刻制,使竹刻艺术品的题材选择、情趣追求、刻制技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

色。

(选自《阳湖流韵》,中国工人出版社。作者:张志华 万叶树,

有删改)

7、就本文来看,中华民族善于用竹创造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8、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要经过哪些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用四字短语补写出来。(3分)

( )→( )→整形描图→( )→铲底完成。 9、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10、苏州以刺绣闻名,宜兴以紫砂著称。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上文,说说你对常武地区创建特色文化的设想。(4分)

明末清初,常州府江阴县人张西黄留青竹刻造诣颇深,人称“留青圣手”。至近现代,留青竹刻群体主要集中在常武地区,人称“延陵派”。

武进以徐素白为代表的徐氏刻竹世家被称为“留青竹刻第一家”。武进鸣凰镇被誉为“竹刻之乡”。

今日常武地区有留青竹刻群体数十人,徐氏竹刻专著四册已成为竹刻爱好者学习、临摹

的主要蓝本。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穹庐”记》一文,完成11—15题。(共15分) “穹庐”记

3平方米的阳台,清出杂物,放张桌子,摆把凳子,除了书,还挤得下一个瘦瘦的我。这就是我的书屋。既然是书屋,自己也取了个雅号,名之为“穹庐”。

真眼红人家,大大的屋,宽宽的厅,放得一圈沙发,摆得一桌麻将。而我是读书人,住的是小屋,有个“穹庐”,虽然是小,已是幸运,已是福分。“穹”谐音“穷”,与我相合;“庐”是简陋之屋,又与我相符。

每至夜深人静,满天的星辰一齐从窗子拥进来。我燃支烟,独享这静默之乐。将一天中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明天应该做什么,想个仔细。每当此时,心境特佳,头脑特灵,一切的忧烦,一切的苦恼,全都抛到窗外的黑暗之中,儿时玩耍时那乱石滚翻的小山,青年时赤脚踩破的那条冰河,连同羊草垛下初恋的小曲,山火后那焦黑的馒头,一下子全都浮现在眼前。

拧亮台灯,可以面对或厚或薄或立或卧的书,“穹庐”中就来了曹雪芹、司马迁、鲁迅、塞万提斯们。与古今中外大家哲人们随意对话,身在“穹庐”,忽而上下五千年,忽而纵横九万里,其乐融融。这时,又有许多学生,或笑或悲,也进入我的小屋。

小屋无人进来,却有彻夜之谈,小屋不能转身,却围坐许多朋友。因为小屋里装了我和我的书。“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小屋小屋,其乐无穷;“穹庐”,“穹庐”,何穷之有?

题答要不 内 线封密 (摘自《教师博览》2006年12期。作者:

张港)

11、作者的“穹庐”有何特点?可以为作者的生活带来哪些乐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作者的书屋被命名为“穹庐”,他认为“‘穹’谐音‘穷’,与我相合”,根据“穹”本身的含义和本文内容,你认为“穹庐”可能还有哪些深意?如果你有一间书屋,你会给他起一个什么名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划线的两处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 要答14、文中有的句子优美生动。仿照示例,从文中再找一句,做点赏析(要求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3分)

示例:每至夜深人静,满天的星辰一齐从窗子拥进来。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一个“拥”字,亲切活泼,似乎星辰也喜欢小小的书屋,

不内线封而忍不住你挤我,我挤你地将淡淡的清辉洒进窗帘。不禁让人想起朱自清的《春》中的句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2节中,作者写到“眼红人家……”,通读全文,你觉得作者真的眼红人家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得 分 评卷人 密 (三)阅读下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6-19题。(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2)劳其筋骨( ) ..(3)人恒过 ( ) (4)衡于虑 (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8、舜、傅说、胶鬲等名士能为人赏识,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阅读上文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19、阅读下面短文,结合《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夫《诗》、《书》隐约①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②拘羑里,而演③《周易》;孔子厄④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明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⑤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摘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作者:司马

迁)

注:①隐约含蓄。②指周文王。③推演。④遭受困难。⑤一种割掉膝盖骨的酷刑。 (1)太史公认为《诗》、《周易》、《春秋》、《离骚》、《国语》等著作扬名于世的原因与孟子的哪些言论是一致的?(2分)

(2)悲剧哲学家尼采要求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联系两文中的有关内容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2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文章修改(共5分)

三、作 文(60分)

20、仔细阅读下面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请根据文后的要求进行修改。(5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②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思考着。③一个人能否成材,要看以后学习的程度。④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坚持学习一辈子。⑤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就能取得好成绩。⑥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得 分 评卷人 (二)大作文(55分)

2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刘心武曾写过一首题为《寂寞》的小诗: 默默成粒/任风吹过/看云儿时聚时离

拾穗人的筐里/风风光光热热闹闹/麦芒儿互比长短粗细

落进犁开的黑土地/在视线不到的地方/既痛苦又欢乐──绽开自己

请细心揣摩寂寞的真谛,以“寂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题目:

题 560 600

2008年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九)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0分) (一)(共10分)

1、厮、惨、萎、焚。(2分,答对两个得2分,答对一个不得分。)

2、(1)然后有千里马 (2)塞上燕脂凝夜紫(3)阡陌交通 (4)几处早莺争暖树(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青照汗青。(6分,(1)至(4)题和(5)至(8)题中各选做两题,答对一空得一分,如果全做,根据要求按顺序选两题批改。)

3、示例:格列佛被绑在地上,他像山一样巨大,小人国的人们争相来观看,这是一个

多么激动人心的故事啊。(2分,答对“格列佛”得1分;答对“格列佛被绑”、“小人国”得1分。) (二)(共6分)

4、可从风景、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等方面来谈。例子:观常武淹城秀丽景 谈千古春秋兴亡事;

良辰观美景 淹城赏古玩;春秋兴亡多少事 唯见淹城珍贵文物留。(2分)

5、前两空为:一种人想得到整个春天,命运(或生活)只给了他一片绿叶;后两空句式、意对即可,例:檐下雨露为琴、屋顶鸟啾如歌。(4分,每空1分。) (三)(共4分)

6、参考示例: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显著的成长特征为更有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成长之路,知识面更广阔,更关注情感发展,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交际能力的提高。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合理的成长特征也可得分,但语句要概括,要答到4个要点才可以得4分。(2)主题要能体现语文主题阅读活动,标语要与主题相关,且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使标语生动。示例:主题:走进名著,推荐名篇;标语:让名著、名篇成为提高语文水平的阶梯。2分,主题1分,标语1分。 二、(共40分) (一)(共13分)

7、历史悠久,工艺多样,做工精细,艺术价值高。3分,共四点,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3分,意对即可。

8、精选竹材、煮泡阴干、修改切边。3分,三点,每点1分,一、二点意对即可。 9、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艺术品有自然之趣;竹刻技艺高超,创作的难度高,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3分,三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10、加大宣传常武地区留青竹刻的历史与文化;重视现有的竹刻艺术,扩大常武竹刻的知名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研究留青竹刻。4分,要根据材料和文章提出进一步发扬竹刻艺术的具体途径,一条途径2分,得满4分为止。 (二)(共15分)

11、特点:小,书多(1分)。乐趣:夜深人静时可独享静默之乐,回忆许多美好的往事;可在书中徜徉,与古今中外大家哲人们随意对话,与学生分享悲与乐。(2分)。

12、“穹”本义为“天空”,可联想到,屋虽小,但在书的海洋中,视野如天空般开阔;..或坐在书屋中,仿佛置身于蓝天之下,于是简陋的小屋除了有内在的丰富,还兼有了自然之..美。能扣住“天空”,结合原文,联想合理即可。如:“知智斋”, 语出《论语》“ 知之不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可在书房中增长知识,使自己变得更明智”之义。答案以雅致为佳。3分。

13、不矛盾。“学生进入小屋”跟前文““穹庐”中就来了曹雪芹、司马迁、鲁迅、塞万提斯们。”的意思是一致的,是指与学生的书面或笔头交流,而非真正拜访小屋。3分。

14、不设统一答案。如:“小屋小屋,其乐无穷;“穹庐”,“穹庐”,何穷之有?”一句,运用反复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将作者以小屋自得,以小屋为乐的达观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联想到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 3分。

15、不眼红,从文中的最后一小节,可看出作者喜爱小屋(及书),以小屋自得(及书),以小屋(及书)为乐。3分。 (三)(共12分)

16、(1)这(2)使……劳累(3)经常(4)堵塞;不顺。(2分,答对两个得2分,答对一个不得分。)

17、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能做的(增加他的的才干)。2分,一句1分,关键词要翻译,意对即可。

18、在较差的环境中,不自暴自弃,而是继续磨练,增加才能。4分,意对即可。 19、(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分,两句各1分。(2)面临挫折,身处逆境时,用理想、希望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希望总是会实现。2分,意对即可。 三、(共60分) (一)(共5分)

20、①句中把“培养和”去掉;②句应调整语序为思考着、判断着、探索着;③句成材应改为成才;④句主要是要前后一致,可改成“这里一是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才;二是要有毅力和决心,坚持学习一辈子。“、”改成“;”;⑤句脱离中心,去掉;⑥把“没有”去掉。(5分。改对一处得1分,若有其他改法,只要符合要求且正确合理亦可得分。) (二)(共55分)

21、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