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鹭》公开课教学设计

《白鹭》公开课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白鹭》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鹭》行文简洁,结构严谨,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本课学习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5自然段)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

课文语言凝练,句句含情,白鹭形象之美和它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跃然纸上。

白鹭之美,在于它“一切都很适宜”。如第3自然段将白鹭同百合、朱鹭和仓鹭对比,突出白鹭身段的精致玲珑;第5自然段,作者先是描述了白鹭的蓑毛、身形、长喙、脚,又将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绝代佳人的描写“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地用到白鹭身上,排比式的短语,整齐匀称,突出了白鹭“色素”和“身段”的适宜。

教学工具

在语文学习上,理解课本的关键字词难度会更大;阅读方面则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阅读分析能力,对于准确理解字词的难度会比以往大。本次习作,对学生来说找到一件具体事物不难,难在如何用文字将这事物所包含的情感表达出来。

这是五年级开始的第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注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放缓教学节奏,不能给学生“下马威”,要保护好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Dennis Kuo - Ever Eternity [mqms2].mp3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

2.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句子的含义,体会直抒胸臆抒情方法。

教学方法

白鹭 色素美:适宜

身段美:适宜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勇敢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闯关!看谁能登上顶峰!大家准备好了吗?

上节课郭沫若先生向我们展示了精巧的白鹭,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作者来欣赏白鹭的美。

(板书课题:1.白鹭)

二、 第一关(精读文)

1. 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作者笔下的白鹭美在哪儿?

预设:美在身段、色素都很适宜

师:你是从哪段话知道的?

指生读第二段,齐读。

2、哪些句子体现了白鹭的适宜?

生答。

3、赏析第五段

(1)从“雪白”“青色”“铁色”能感受到白鹭美的很适宜。

(2)作者是如何评价白鹭的色素和身段的?(继续补充)

生答。(ppt出示)“增之一分…减之一分…素之一忽…黛之一忽…”

这段话写的好不好?好在哪儿?

预设: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小结: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什么之情?

(生答:喜爱和赞美之情)

多么精巧的白鹭,多么适宜的白鹭,让我们带着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朗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ppt配乐)

师评价。

三、 第二关:巧背诵

过渡:看来第一关难不倒我们的同学,来看看第二关藏着怎样的难题!多么精美的诗句,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让我们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吧!

1. 学生先试背。

2. 指生背诵(出示关键词)

3. 学生试着根据画面背诵。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给自己一点儿掌声。咱们一鼓作气,勇敢的闯过第三关吧!

四、 第三关:小练笔

过渡:刚刚同学们能够很快的将第五段看着画面背诵下来,这是因为郭沫若先生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写的,并且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现在请同学们也像郭沫若先生一样,用同样的方法来写写其他动物吧!

1、 学生练习。

2、 学生展示(希沃展台),并给予评价。

五、 课堂总结

这么艰难的三关都让同学们闯过了,你们真是不容小觑呢。

郭沫若笔下的白鹭美的无可挑剔,是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