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版四年数学下册基础综合练习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苏版四年数学下册基础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0.58 读作( );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写作( )。 2、运算5850-255时,先算( )和( )法,再算( )法。 3、依照124=48,48-42=6,列出一道综合算式是( )。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一个数加上0,得( )。 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16+35+84=35+(__+__) 298-35-165=298-(__+__) 400254=400(____) a6+615= (__+__)

6、0.06里有( )个0.01; 8个0.1是( )。

7、图书室有故事书195本,今天借出58本,还回3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 )本。

9、0.32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10、有一个数的十位和百分位上差不多上6,个位和十分位上差不多上0,那个数写作( )。

二、选择题。

1.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 A、0+15 B、15-0 C、 150

2、2584125=(254)(8125)同时应用了乘法的(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

3、运算200-6062时,应先算( ) A、200-60 B、606

C、62

4、10185的简便算法是( ) A、10085+1 B、10085+100 C、10085+85

5、幼儿园买了1个小足球和5个小皮球,一共花了40元,一个小足球10元,一个小皮球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

A.405 B.(40-10)5 C. 40 -105 三、判定题。

1、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那么北京应该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 )

2、254254=100100=l ( )

3、182-143-57 = 182-(143+57) ( ) 4、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 ) 5、12197+3 = 12200 ( ) 四、运算。

1、直截了当写出得数。 258 6309 410-23 500+20 36-05 2594 46-25+17 28(47) 24-8+10 56+75

46-(29+17) 2847

2、递等式运算。 197-129+61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224-185)1226

135-13515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55+250)(30-25)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这些成语典故“贮

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