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草原防火现状及设想
刘冬丽1刘冬辉2
(1,辽宁省阜蒙县草原监理站123199; 2袁辽宁省阜蒙县动物检疫站123199)
摘要:辽宁省草地资源丰富,在草地植被分布上,东部地区 草地连片环于中、幼针叶林周边。草高林矮,加之气候干 燥,火燃指数较高。因此,草原防火重、难度大。1988年 前,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火灾,或由草地火燃及森林火 灾,给牧业、林业和农村居民带来一定经济损失。1988年 初,省、市、县成立了护林护草防火指挥部,在行政辖区 间,建立了联防责任制,使草原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关键词:草原防火;工作现状;工作设想
依行政辖区和业务关系确定各级领导草原防火责任制。 草原防火工作既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又是抢险救灾,时间 紧迫、责任重大,因而,辽宁省按照国家防火指挥部的指 示,实行辖区行政首长(既省、市、县、乡长)负责制。在 任期内辖区发生草原重大火灾事故,追究领导责任。省直各 单位按包片(市、县)也各负其责,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 责制。将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直至落实到人头。对行政辖 区相邻地区也建立联防组织,明确联防责任,使全省防火工 作责任明确、职责到人。
辽宁省草地资源丰富,据1982年调查,有可利用草地 324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东南两翼,西北部有144.8万公顷, 东部(即长大线以东)有101.1万公顷。在草地植被分布上, 东部地区草地连片环于中、幼针叶林周边。草髙林矮,加之 气候干燥,火燃指数较髙。因此,草原防火重、难度大。 1988年前,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火灾,或由草地火燃及 森林火灾,给牧业、林业和农村居民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因 此,辽宁省于1988年初,省、市、县成立了护林护草防火 指挥部,对行政辖区的林草防火工作作到统一领导、统一组 织、统一指挥、统一负责,实行奖惩;在行政辖区间建立联 防责任制,使草原防火得到有效控制,至今省内末发生大的 草原火灾。
1
草原防火工作现状
建立草原防火体系工程。农业部先后两次(1992,1995) 为辽宁省建设草原防火体系,一期工程投资60万元,用于 阜新、彰武、建平、北票、建昌、义县等县(市)草原防火 体系建设。满足各县对交通、通讯器材、灭火器具的需要, 建设了防火了望塔;开设草地间防火沟150km,在林草地间每 年分别搞计划烧线20km (宽6m)、25km (宽8m)。使草原 防火得到必备物质及工程保障。
进行草原防、灭火技术培训。省内每年开办草原防火、 灭火技术培训及现场教学20余次,培训省、市、县、乡防 火、灭火人员1000余人,使现代化的草原防火、灭火技术 得到推广和普及,提髙了防灭火人员业务素质,使防火队伍 达到新的防灭火技术水平。
草原防火取得明显成果。自1988年以来的10年中,全 省末发现大的草原火灾,发生13次一般火灾(最髙为1995 年5次一般火灾),过火受灾面积112耀500公顷,年平均323 公顷,损失牧草2.8耀32万kg,经济损失2.6耀10.5万元;每 年草地过火面积率(即过火受灾面积与全省草地总面积之 比)在万分之0.35至万分之一以下,在农业部规定指标以 下,跨人全国草原防火先进行列。
建立健全草原防火指挥部系统。1988年以来,辽宁省依 据《森林法》和《草原法》,省、市、县均成立护林护草防 火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按业务分工配置人员。全省共成立 61个防火指挥部及办公室,其中,草原专设11个,兼设50 个,专兼职人员835人,其中专职192人,兼职734人,同 时在10个半农半牧县成立10个草原防、灭火队,使草原防 火工作有了组织保障和较强的领导力度。
作者简介:刘冬丽(1972.11.20-),女,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草原工作。
1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7
动态
2今后草原防火工作设想或阻止林地、村庄、库区之火外延到草地。
②
开展草原生物防火。这种措施经济、有效,有利于生
(1) 进一步健全草原防火组织,充实防火专业人员。前
文说过,辽宁省草原与森林多镶嵌分布,如有火患,相互波 及,因此,对于草地防火应与森林防火同等重视起来。应体 现组织健全和队伍建设上。虽然目前全省设立的61个防火 指挥部及办公室,其中兼设50个,且末配备草原专业防灭 火技术人员,省内现有的防火办公室人员(835人)中,配 态平衡。首先,在草原重点区域内,公铁(102国道沙通线) 两侧,矿区、居民点营造赤峰杨封闭式的防火林带,阻隔草 原内外火源的蔓延。另外,在草原重点区营造网格化的防火 林带,其格内面积10耀15公顷,林带宽15耀20m,株行距为 2x3m。此防火林带营造成功,将为草原防火起到屏障作用。 备草原防火技术人员92人,仅占11%,领导力量和技术力 量的薄弱,难以适应繁重的草原防灭火任务的需要。需按草 原防火面积,只有每公顷配备1名草原技术人员才能适应省 内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任务要求。
(2)
进一步加强草原防火体系建设。防火体系建设,主 要包括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原防灭火现代科学技 术的推广应用系统的建设等。
第一,为搞好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应按资金的投 人量及草原火灾频发地区配备交通工具(每4万公顷草地配 备1台指挥车、4台摩托车)、通讯器材(每4万公顷配1台 微机、4台电话)、观测仪器(购观测设备、建了望塔等)和 常规灭火器材(每万公顷配1台风力灭火机)。
第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搞好草原防火工作。首先 对火灾髙频地区(半农半牧区)认真调查、填报火气候调查 统计表;在10万分之一地图上,标明逐年草原火灾发生点, 建立草原火灾档案,输人微机与农业部“八五”科研计划接 轨。二是及时搞好草原防火预测、预报和灭火预案,做到主动 防火。三是每年逐级(由省至县)开办多种形式的草原防火技 术培训及现场教学,培训草原防火骨干,传授灭火新技术与防 火指挥的培训,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均佳的草原防、灭火队伍。
第三,开展与行政并举的工程防火、生物防火、计划火 烧技术、变草原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使草原防火工作达到 一个新水平。
①开展工程防火。首先在草原重点防火区,尤其建平、 北票、阜新、彰武、康平县等半农半牧县与毗邻的宁城、敖 汉、库伦、科左后等县(旗)交界处,修筑防火公路或防火 道,在5个半农半牧县的县际及乡际间也应修筑草原防火通 道形式网络,作为防、灭火控制地带,一旦出现火情会阻止 火灾蔓延。二是开设草原防火线。主要是在林草边缘、草原 居民点、矿点及仓库周围,以机械或人工开设防火沟(壕), 宽度10耀30m,深1m,以阻止火灾向林地、村庄、库区蔓延
其次,在上述地区、地带种植早熟或耐火植物,如春小麦、 马铃薯、豌豆等,形成耐火植物防火带,使草地间、林草 间、草地居民点间等地区火灾不得内外蔓延。
③
开展计划火烧新技术。在临近草原防火期或防火期内
的融雪期(
火险指数2以下的无风天气)以人工点燃技术, 在林草两生态交会点、线或在草原生态系统(雪融阳坡)开 展有防反条件的草地点烧或带烧。应用推广火烧防火技术, 可使草原获得减灾和开发的双重功效,使草原防火由单纯的 封闭型、消耗型、被动型转变为开放型、经营型、主动型的 科学利用野火资源的新阶段。
(3)
加强草原防火制管理。虽然在《草原法》上有草原
防火规定,且1993年颁发了《草原防火条例》,但对 各省,尤其各市、县草原防火执法操作上,难以“对症下 药”,执法不当,可操作性差。需地方及时出台《辽宁 省草原防火实施办法》及各市的草原防火法规来,以加强草 原防火法制化管理。
(4)
各级应依法将草原防火纳人国民经济计划之
中。各级应依照《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的规定 将草原防火纳人国民经济计划,依法投人草原防火经费。对 其经费的使用,各级应严格把关、严格管理、严格检 查,对挪用、占用贪污草原防火经费或物质者,依法从严追 究刑事责任。
(5)
严格实行草原防火标准化管理。草原重点地区要严
格实行草原防火标准化管理。尤其当年有防火投资的市、 县,应按照农业部草原防火办和省护林护草防火指挥部的要 求,每年年初制定草原防火预案、制定技术措施、订立年度 草原防火工作指标;年中上报防火方案实施报告;年终上报 防火经费结算(或决算)和草原防火固定资产报表;有草原 防火投资的市,年终应上报辖区各县草原防火经费使用、防 火器材使用和防火工作的监督检查报告,以达到全省草原防 火规范化管理。
2018.7
中圓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