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20分)
1.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机构是 (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央人民政府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宪法起草委员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 A 工人阶级领导 B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少数服从多数 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须报: (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批 C 国务院审批 D 国家主席审批 4.我国政党制度的最高原则是 ( ) A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民主集中制 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5.现行宪法规定,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是 ( ) A 工会组织 B 职工代表大会 C 党委和工会双重领导体制 D 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 6.君主政体是哪一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 ) A 资本主义 B 封建制 C 资本主义和封建制 D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 7.世界上第一个将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地位的是 ( ) A 《世界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自由大宪章》 8.按照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其所属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有权 ( ) A 改变 B 撤销 C 改变或撤销 D 发回重议
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依法享有人身特别保护的有 ( )
A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 C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D 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
10.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行 ( ) A 领导 B 指导 C 监督 D 帮助
11.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创由最高司法机构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先例是通过审理
( )
A 辛普森案 B 麦卡洛诉马里兰案 C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D 申克诉美国案 12.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委主席对 ( )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C 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D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13.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的行政地位是 ( ) A 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域 B 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级地方政权 C 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一级地方政权 D 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
1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 )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
15.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基本法律的机关是 ( )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D 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16.最先创立人民主权学说的是 ( ) A 布丹 B 弥尔顿 C 卢梭 D 洛克
17.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 ( ) A 没有选举权 B 停止行使选举权 C 准予行使选举权 D 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行使选举权 18.下列哪部宪法第一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 A 1954年宪法 B 1975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19.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的是 ( ) A 委员长 B 各专门委员会 C 秘书长 D 委员长会议
20.某选区登记选民有168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是860人,该选区正式代表名额为一名。三位代
表候选人甲、乙、丙所得选票分别为375票、441票、120票,请问三位代表候选人中谁能当选代表? (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乙、丙三人均不能当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英国宪法作为不成文宪法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 )
A 效力高于一般法律 B 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 C 宪法规范散见于若干宪法性文件 D 宪法习惯和宪法判例也是其宪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2.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 ( )
A 有关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 B 国家政权的组织与活动 C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 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制度
3.除宪法及其修正案外,下列哪些选项也是我国宪法的渊源? ( ) A 宪法性法律 B 政治性文件、政治理论 C 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 D 宪法解释 4.我国1954年宪法的原则是 ( ) A 社会主义原则 B 基本人权原则 C 法治原则 D 人民民主原则
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有权提出修改宪法议案的主体是 (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 C 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D 全国人大主席团
6.资本主义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是 ( ) A 天赋人权学说 B 人民主权学说 C 法治学说 D 权力分立学说
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包括 ( ) A 全民所有制 B 私营经济 C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D 个体经济
2
8.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 A 言论、出版自由 B 罢工自由 C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D 结社自由 9.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征是 ( ) A 国家只有一部宪法 B 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C 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D 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
10.人权与公民权的区别主要是 ( ) A 公民权的享有主体范围小于人权的享有主体范围 B 人权观念的产生早于公民权观念 C 公民权是一种法定权利,人权为非法定权利 D 人权的内容比公民权的内容丰富 11.下列哪些选项是我国宪法权利的特定主体 ( ) A 老人 B 妇女 C 未成年人 D 华侨、归侨和侨眷
12.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我国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领导人是 ( ) A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B 国家主席、副主席 C 总理、副总理 D 中央军委主席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下列哪些选项组成? (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选出的代表 B 军队选出的代表 C 国外外侨选出的代表 D 港澳同胞选出的代表
14.县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免下列哪些人员? ( ) A 县民政局局长 B 副县长 C 县教委主任 D 县人民法院院长
1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 ( ) A 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 B 国家审判机关的职务 C 国家检察机关的职务 D 国家军事机关的职务
16.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程序是 ( ) A 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 报省、自治区人大批准 C 报国务院批准 D 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17.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在必要时可以设立派出机关,这些派出机关有 ( ) A 行政公署 B 区公所 C 街道办事处 D 公安派出所
1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合法财产 ( ) A 储蓄 B 房屋 C 土地 D 债券和股票
1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
A 只限于该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B 不限于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 可以是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 不应是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下列哪些选项是我国的宪法监督主体?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 人民群众及其社会组织 D 中国共产党
3
三.判断题 (判断正误,如有错误,将错误部分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政体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的一个国家政权机关。 2.如果选民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5人。
3.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4.在县级以上(含县级)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 人大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四、法条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请您对该规定进行分析说明。
2.第34条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请结合该规定,阐明我国选举制度的平等原则及特点。
3.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请对该原则的含义进行说明。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案例一:
四川省委办公厅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管理监督的暂行规定》和《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其中要求不得为男性领导干部配备女秘书。“男领导不能配备女秘书”的规定在广州引起较大反响。记者昨天(7月15日)采访了广东省、广州市组织部和省委办公厅、广州市政府办公厅有关人士,他们表示广东、广州没有类似规定,但现实操作中一般也不配备异性秘书。这些政界人士同时表示,要解决领导作风问题,关键在监督机制,如果专门明文规定“男领导不能配备女秘书”,则有炒作之嫌。请你结合所学的宪法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案例二:
2001年5月,河南省汝阳县种子公司与该省伊川县种子公司签订合同,约定由伊川县种子公司代为培育玉米种子。2003年年初,汝阳县种子公司以伊川县种子公司没有履约为由诉至洛阳市中级法院,请求赔偿。伊川县种子公司同意赔偿,但在赔多少钱上,双方争执不下。该案承办法官发现,原被告双方争议的一个焦点是:种子价格是适用市场价还是政府指导价——根据河南省人大常委会1989年出台的《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应该适用政府指导价;但根据1998年的《价格法》和2001年的《种子法》,应该适用市场价。请你结合所学的宪法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5.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