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整改措施(共3篇)
篇:电缆的保护措施
电缆的保护措施
1、加强电钳工的教育培训,制定全面精细的电器设备包机制度,尤其是电缆管理。严格电缆的高低压接线盒的操作工艺。谁制作,谁维护,应挂牌留名。严格巡回检查制度:接线防爆情况、是否有温升、悬挂是否符合要求等,都应详细检查,做好记录。
2、电缆短路。
造成铠装电缆放炮故障的主要原因:①在制作电缆头时,由于三叉处绝缘受伤或绝缘处理不当、工艺不符合质量要求,经常在电缆三叉处发生短路事故。注意处理好三叉的绝缘,不允许让纤维材料从三叉处直通外部空气,从而防止由于毛细管作用让潮气进入,破坏三叉口的绝缘强度。②电缆铠装钢带裂口、铅包裂纹,由此进入潮气,使绝缘破坏而造成短路事故。主要注意事项有:电缆落地,直接受机械损伤;在搬运或敷设过程中,电缆弯曲半径过小。③铝芯电缆和铜芯电缆之间的连接头,由于压接工艺不当,接头质量不符合要求,是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局部升温过高,从而造成电缆短路事故。④存放时间较长的或没有使用的电缆的两个接头没有铅封,在制作电缆头时又没有将已经受潮的部分截掉,或者截掉的长度不够,从而造成短路。
对于矿用井下橡胶电缆,造成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机械损伤。
3、漏电接地故障。
造成动力低压电缆一相漏电接地的原因,除机械损伤、电缆与设备的连接头毛刺与外壳连接、线头脱落接外壳、等原因外,电缆网路中的鸡爪子、羊尾巴接头是造成电缆漏电接地的常见因素。
4、电缆短线故障。
主要原因是斜巷运输中电缆被所拉的物件挂住拉断。这就要求队组在安排运输任务时,安全操作措施内容必须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充分说明,尤其时巷道的高低、宽度进行事前测量,对所运输的设备体积和巷道进行比对,对拐弯处的半径及轨道和巷帮距心中有数,并对轨道运输的设备捆扎牢固。
5、电缆着火
基本上都是由于短路故障引起。因此,防止这种故障发生的措施,首先是防止发生短路故障,其次是发生短路故障以后,应保证保护装置可靠地动作,迅速切断故障线路电源。
第2篇:电力电缆施工措施
探究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遇见的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工业的发展,电力电缆现已广泛应用于农网和城网的建设之中。随着电网改造的进行,电力电缆施工质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电缆敷设施工基本贯穿于电气专业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流程复杂,中间交接手续多,而且电力电缆施工长距离,跨度大,又是隐蔽工程,其中故障处理十分复杂且繁琐,为了不留下隐患,必须要加强对电力电缆施工质量控制,保证电力电缆施工质量,保证电力电缆工
作能够顺利进行。
电力电缆及常见的故障和施工问题
电力电缆具有很多优点,它们一般埋设于土壤中或敷设于室内,沟道,隧道中,线间绝缘距离小,不用杆塔,占地少,而且不占地面上空间,受周围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小,传输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并且可以向超高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如低温,超导电力电缆等,分布电容较大;维护工作量少,电击可能性小。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故障和问题,给电网安全造成威胁,下面了电力电缆施工中主要的影响安全质量的因素。
电力电缆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的检查工作
检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对施工中使用的电力电缆、施工工具电气设备及材料质量严格检查控制,要按施工设计及订货清单对电缆规格及型号进行清查,包括安装图纸资料、电缆附件、产品说明书及检验合格证。应该详细了解施工图纸,根据合同质量要求,确定施工方案以及技术方面的管理措施。检查电缆线盘和它的保护层有无破坏,绝缘层是否有破损,还有电缆两端受潮等情况。同时还要保证电缆路径上的障碍物已被清除。
(2)电力电缆施工路径的选择
在电力电缆施工中,对于电力电缆路径的选择不仅要在最优化路径下选择而且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电力电缆造成的干扰,如低压、高温、潮湿、污染、腐蚀等。电缆的敷设路径要尽量避免遭受外力因素所致的损坏,要满足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电缆路径必须
满足以下要求: 要充分考虑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 使电缆最短;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避免受机械外力,环境过热,腐蚀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危害;满足敷设便利、维护方便的要求。若条件允许,尽可能地选用自然排水;便于铺设和后期的维护、保养;避开未来有可能或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3)电缆截面的选择
电力电缆的截面选择对保证电网稳定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电缆截面如果选择不当, 将会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在电力电缆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电缆的承受温度、考虑电缆能否满足外界机械力以及电压承受能力等要求。在电力电能输送过程中应根据电流强度,确定电力电缆截面选择。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升温法、电压损失法或经济电流密度法来对电力电缆截面进行选择。
第3篇:电缆保护措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设计起点位于保实宏电缆现状分界室,向西10m,沿道路东侧向南212m至幼儿园内,再折向西南侧后进入新建项目红线内,终点位于新建项目楼体东北侧。
2、因设计及工程需要,将原2#转角井,更改为2#三通井,但因现状井内有已敷设电缆,且施工过程中需占用原境内一部分空间。基于施工形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电缆保护方案。
二、施工步骤及保护方案
施工步骤:井内空间分隔→墙体拆除→墙体收口、抹面→清理垃圾→电缆保护→电力井改造施工。
1、井内空间分隔
在墙体拆除前,首先采用木质模板临时对空间进行分隔,确保在墙体拆除时造成对电缆的破坏。
2、墙体拆除、收口
沿井底板、侧墙、顶板一周开设若干Φ110mm洞口,完成后整体将中间墙体移除,完成后将四边墙体毛茬剔除,再进行抹灰处理,完成后再临时模板拆除,进行下一步工序。
3、电缆保护
(1)对电缆保护前首先对现状电缆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后再对其进行实施保护措施
(2)每根电缆用Φ110mmPVC管长方向切开后,将电缆整体包裹; (3)管内剩余空间用棉纱或其他柔性材料填充密实;
(4)用胶带等材料在管外侧扎紧;
(5)再对电缆整体于井内现有吊架进行二次悬吊。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问题:
(一)土方开挖:
1、在开挖前要明确地下管线的位置,挖土方时如发现有不明管线或事先没有明确的地下管线,应及时停止操作向上级报告进行处理或保护经查明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当电缆井挖至深度大于1.5米以上时,应做好防坍塌方措施。
(二)砼施工
1、混凝土施工时下料不得随意抛浆应设置引槽下浆,以免污染环境及电缆。
2、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不得碰撞或敲击电缆。
(三)砌筑施工:
1、施工过程中下料时应注意安全不得随意抛设,避免砖块撞击电缆引起安全隐患。或砌筑砂浆污染电缆。
2、砌筑工程中如要使用半块砖时,不得拿着工具对着电缆砍砖以免用力过大工具或砖块击伤电缆引起电击伤人的事故发生。
四、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为杜绝事故的发生,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2、现场开挖过程中如遇到管道及其他障碍物时,需要及时通知监理、业主等有关单位
共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不得盲目施工。
3、现场施工机具用电线需有良好的接地及绝缘;悬挂操作规程,由专人看护专人操作。
4、移动电缆及保护电缆操作人员穿6KV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5、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公司规定的有关安全制度,对施工工序进行经常性检查。强化过程监督,制止违章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6、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针对具体工序有可能发生危险的预兆提出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以技术保安全。
7、机械及机电设备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挂牌操作杜绝违章作业。同时加强维修保养。车辆驾驶员必须是证件齐全的正式司机。
8、加强交叉作业区的安全管理,职工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着装,戴好安全帽,开挖作业按规定要求施工,并设专人监护。
加强防火工作,施工现场不准吸烟;不准带火种及易燃物品进场;每隔5~10米应社干粉灭火器1个。
9、施工现场不得电焊、气割等。
夜间作业时必须在电缆沟四周安设足够的太阳灯,保证开挖时有足够的光线,避免错挖或超挖在有危险的地方要设红灯警示。
10、工作地点设置围栏围护工作范围,并向外悬挂“电力施工,注意安全”、“施工区间,行人勿进”警示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