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常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软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愿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 〔1〕学校大环境 镇中心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互相敬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记录 一、学生基本状况: 1、辅导对象:陈某 2、性别:男 3、年龄:15岁 4、年级:八年级 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果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果较差。从四川转入我校后,数学成果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常常发生。 2、违背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背课堂纪律。受批判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魏 第 1 页 共 3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陈某宠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特别的协作。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判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依据陈某的实际状况,实行综合性辅导对策。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心情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主动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陈某倾诉自己的苦恼,从中了解到陈某大量心情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觉陈某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盼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觉察陈某经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担心的'心情,由于时间关系,商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爱什么活动,喜爱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状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陈某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关心陈某调整认知。 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当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情愿和你交伴侣,令人苦恼。出现此状的缘由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常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当找找自身的缘由。 第三、老师批判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盼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的确存有缺乏,更加应当准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魏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当陈某进来时,告知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转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如今: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依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转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关心。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果。少违背课堂纪律,转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陈某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掌握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谐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情愿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主动分子”。〔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果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六、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陈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帮助支持。本个案的讨论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气氛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独特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2、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殊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愿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应当特殊留意查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魏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