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业务素质的高低、道德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职能是否有效、真实、全面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道德水平。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会计信息失真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会计工作中的表现,不是会计人员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在会计行业中,虽然多数会计人员个人遵纪守法,但明知故犯、串通作弊的也大有人在,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会计职业道德主导着会计人员的动机,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支配其会计行为,会计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将直接决定着其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与否。因此,在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使会计人员以诚信为本,坚持准则,有效遏制会计作假。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市场经济管理的高效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要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就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一方面,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规章制度运行并发挥作用的润
滑剂。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所作用的程度多少还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觉悟,倘若缺乏道德力量,规章制度的执行就难以顺利进行,从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道德观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管理和发展。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所以,要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二、会计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和道德规范还不成熟。通常情况下,会计职业活动包括公共会计活动、企业会计活动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活动。而从内容上看,当前的会计职业活动涉及财务会计活动、税务会计活动、管理会计活动、内部审计活动和外部审计活动。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只在注册会计师方面有所建树。我国于199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2002年7月1日又实施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这是一种行业自律、非强制性的职业道德规范。但这仅仅是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其他会计的职业道德要求还是通过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强制规定的,还没有制定出一般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还很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会计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还很不够。一方面,在各类与会计相关的学校中,对准备走上会计岗位的在校生,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学校很少,只有少数学校在自学考试教育中有这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国内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教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及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只是一少部分。会计职
业道德教育弱化是造成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职业道德监管水平有待提高。作为会计人员,其本身是具有有限理性的普通人,同样会追求个人利益,对职业道德规范遵循的自觉是有限的。一旦利益的诱惑力超过了自身具有的职业道德水准的限度,极容易造成行为的出轨。因此,必须通过对职业道德的有效监管,从外在的强制性方面来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许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至违法犯罪的案例,都不同程度的暴露出监督管理乏力的问题。一方面,内部监督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外部各监督部门如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等标准不统一,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进而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
三、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法律规范是准绳,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很多情况下,在物质利益的诱惑面前,支配人们行为的主要因素往往是欲望,而不是道德。如果只依赖道德,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制度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非常必要。在这方面,我国新修订的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制订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已做出了明确规定。另外,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实行,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对因有关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由其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虚假
信息损害,就会依照有关条款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以此来更好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2、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打击力度。一方面要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失信者的惩处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注重职业道德,不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规则、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做假帐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会计造假的上市公司要立即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吊销资格证书,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以此来促使会计人员增强职业道德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会计人员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3、营造有助于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一个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会环境下,不可能营造出高品位的会计职业道德。净化环境,不是光靠会计执业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该与法律、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步,才能搞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要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会计行业的宝贵资源,应该把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任职资格的人员安排在财务岗位上,为此,《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都把“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放在申请会计从业资格基本条件的首位,其目的就是督促各单位任用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会计人员。其次,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将会计战线上具有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事迹作为教材,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首选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增强其感染力。实践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同时还要重视舆论作用。
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大力宣传先进会计人员的事迹,努力引导会计人员向先进人物看齐。在会计领域,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保善贬恶的社会舆论,才能营造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
4、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检查中发现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予表彰和奖励,而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促使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就要加强理论学习。一是加强政治学习。不论是即将从事会计工作的在校学生,还是在职的会计人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能够帮助科学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深刻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提高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道德修养加强了,思想境界提高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想得透、看得淡、摆得正,在会计工作中才不会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去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二是加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可以增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可以使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会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当一名称职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操守,而且要有会计专业知识,因此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三是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要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据息,2008年会计从业资格考
试中把《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了必考内容,而且成绩必须合格,才能取得会计资格证书。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
6、引导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养、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引导会计人员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引导、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失、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