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绪的小管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情绪是多样的。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运用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调节情绪。
2.过程与方法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3)、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体验出发,明确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学会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情绪。
重难点:
1、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2、学会表达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
辅导素材准备:
课件、情绪图、白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暖身活动——做游戏“抓手指”。
游戏规则:
右手掌心向下,左手食指竖立放在旁边同学的掌下。
听老师口令,当听到“小露珠”的时候,右手快速抓住同学食指,自己的左手食指迅速逃走。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感知情绪时刻伴随着我们,体验快乐情绪带给我们的愉悦心情。)
二、 了解情绪的几种类型及表现
师:游戏过后心情怎样?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情绪脸谱图,我们一起来体验几种不同的情绪。
1、 演一演
(1)抽生根据情绪脸谱进行表演,学生根据抽到的情绪图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猜表演的是什么情绪?
师:孩子们想来体验一下吗?那我们就一起进入下一环节——“情绪变变变”
(2)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提到的情绪要求,集体表演各种情绪。
开心——非常开心 伤心——非常伤心
愤怒——非常愤怒 恐惧——十分恐惧
师:是的,情绪是的情绪就是这样写在我们的脸上,洋溢在表情里,表现在我们的动作和身体姿态上。
2、画一画
(1).请你用彩笔把这些表情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颜色表示出来.
(2).为什么要图这种颜色呢?
3、选一选
课件展示“开心、难过、恐惧几种情绪脸谱。
师:在这些脸谱中你最愿意见到哪张脸?为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指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人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而且思维活跃,处于这种情绪中人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活动能力会大大增强;“消极情绪”则会让人思维呆滞,做事烦躁,大大降低学习、工作效率。
(通过活动带领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影响。)
三、学习如何调控情绪
师: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开心或者烦恼、伤心的事,就像故事中的老太太一样。
1、听一听
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换个角度思考
(1)、课件展示故事画面,教师结合画面讲故事
(2)、讨论交流:怎样安慰老太太,让他的情绪转忧为喜呢?(板书:换个角度看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多看事情好的、积极的方面,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2、谈一谈
学习调节情绪的其他方法。
1、交流谈话,在平时的生活中,当你遇到消极情绪时,你是怎样排解的?
2、汇报各自的处理办法。(如:大声唱歌、大吼、做自己喜欢的事、跑步、跟朋友倾诉等)并画手掌图。
(1)、在手心的位置写下自己遇到的消极情绪。
(2)、在手指上写下自己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3、小结,归纳调节方法(板书:合理宣泄法 转移注意力)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了解处理情绪的一些常用办法,知道如何应对生活中不良情绪。)
四、开展活动“判断对错”,尝试辨别合适的情绪调剂方法。
1、课件展示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法,请学生判断对错并给出原因。
2、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有效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成功事例。
五、体验快乐情绪——开展“快乐大放送”活动
1、播放欢快的乐曲《幸福拍手歌》,学生们跟着旋律唱起来、动起来。
2、音乐过后,说说你的心情或感受。
生交流汇报:在快乐的音乐中自己的感受。
3、师小结:无论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它都是我们心灵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去认识它,接纳它,并适当的调节它,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此环节设计目的:通过音乐让学生去体验快乐,感受快乐情绪带给人的那种身心的愉悦。)
课后延伸:填写情绪调查表,记录下自己一周情绪体验,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做情绪的小管家
换个角度看问题
合理发泄
《做情绪的小管家》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局限,情绪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都在初级水平,并且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也比较弱,但是
1 .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
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虽然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已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
2 .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
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大量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如写作业、背诵课文等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学习任务完成地顺利,满足了需要,小学生就会迅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3 .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做情绪的小管家》效果分析
通过课堂实践,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体验了各种各样的情绪,通过小组讨论找到了很多调节情绪的方法,教学效果较好。围绕着“做情绪的小管家”这一主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引导孩子做情绪的自我调节,发挥了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愉快的完成了本节课。
《做情绪的小管家》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材的第二课。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绪情感教育模块中至关重要的一课,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扩展学生对于情绪的认识,学习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学生的主管幸福感,形成乐观的性格。
《做情绪的小管家》评测练习
1. 你的情绪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2.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3. 制作调节情绪手掌图。
《做情绪的小管家》课后反思
本课基本实现了三维目标,但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我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成功之处在于:
1. 该课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抓住重点,深入指导指导孩子呈现课堂成果,注重讨论和展示,提高了孩子的参与度。
2. 课堂教学很有亲和力,可以很好的把孩子带入心理课堂的情境,游戏新奇好玩,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课堂用语比较专业。
3. 涂颜色和画情绪手掌图是本节课的亮点,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不足之处和改进设想:
1. 中间部分“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立意有点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应该改为通俗的小故事更容易理解。
2. 应该强调“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教学生悦纳自己,没有升华教学目的。
心理课是一门对学生对老师都有利的课程,我会继续努力研究,多像前辈和专家老师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做情绪的小管家》课标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情绪是多样的。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运用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调节情绪。
2.过程与方法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3)、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体验出发,明确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学会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情绪。
重难点:
1、理解情绪的多样性。
2、学会表达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利用心理健康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