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案
⼀、课标内容
从⼿⼯⼯场和租地农场的产⽣,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已具有⼀定的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学⽣的思考交流范围较窄,课堂参与机会较少,有很多同学平⽇有积极参与动机,但没有机会或缺少勇⽓在课堂上发⾔。本课的内容较为枯燥,因此本课多采⽤问题式教学,让学⽣参与进来。
三、教学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教版;2.在课程⽬录下选择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名师教案;
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并提醒学⽣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键加⼊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录下查看本课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预览。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录。
四、教学⽬标
1.核⼼素养:历史学科五⼤核⼼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式,进⾏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进⽽促使其历史学科核⼼素养的养成。2.学习⽬标
⽬标1:结合电⼦教材或者教材,识记11世纪后,农业、⼿⼯业、商业的变化表现,富裕农民的形成及市民阶级享有的权利等基本史实。
⽬标2:归纳西欧新的⽣产⽅式和经营⽅式发⽣的变化;(重点)
⽬标3:简述西欧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认识市民阶级的发展对欧洲社会的影响。(重点、难点)
五、教学活动
1.课堂导⼊
师:中世纪的庄园⾥⽣活着哪些⼈,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到11世纪以后,他们的关系发⽣了怎样的变化呢?
2.讲授新课
出⽰学习⽬标,指引学⽣学习。(1)⾃主学习出⽰任务:任务⼀:结合电⼦教材或者教材,识记11世纪后,农业、⼿⼯业、商业的变化表现,富裕农民的形成及市民阶级享有的权利等基本史实。(2)合作探究出⽰任务:任务⼆【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11世纪以后,欧洲新的⽣产⽅式和经营⽅式有哪些,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组探讨归纳,教师根据PPT图⽰讲解。⽣产⽅式:经营⽅式:2.劳动者和雇主之间发⽣了什么变化,体现的是⼀种什么关系?有什么作⽤?学⽣⼩组探讨归纳,教师根据PPT图⽰讲解。 3.阅读教材P62、63页相关史事和课后知识拓展,分析⼟地关系的变化和⼿⼯业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学⽣回答,教师总结。推动农业和⼿⼯业⽣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貌出⽰任务:任务三【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说出农村的社会结构有什么变化。⽣:⼤贵族没落,新的阶级⼒量出现。富裕农民、骑⼠和乡绅出现。
2.阅读教材,说出市民阶级包括哪些⼈?他们有什么权利?并产⽣了什么影响?⽣1:包括⼿⼯业者和商⼈。
⽣2: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量。设计意图:培养学⽣总结归纳的能⼒。
(3)课堂⼩结
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巨⼤变化,以⾃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渐趋⽡解。在社会和经济⽅⾯,⼈们从⼟地的束缚中,从封建⼈⾝附庸关系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进⼈城镇和⼯商业中⼼,投⼊市场;商品经济逐渐取代⾃然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扩⼤,极⼤地开阔了欧洲⼈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们越海穿洋,⾛向欧洲以外更加⼴阔的世界。世界历史的地平线上初露近代的曙光,⼈类⾯临着⼀个新时代的到来。
(4)知识结构
任务四:【动动⼿】引导学⽣⾃⼰动⼿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5)互动训练
Ø 请调⽤互动学习卡,使⽤随堂训练——互动训练,互动学习,及时测评,⾼效课堂。Ø 组织学⽣进⾏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法我还要努⼒的
学后反思
六、课后作业
请将课后作业栏⽬——提升检测—《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送学⽣课下完成巩固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