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处理机组选型指导集团⽂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空⽓处理机组选型指导
由于空⽓处理机组型号众多,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价格差异很⼤;在选型中除了要满⾜客户需要之外,特别要考虑的是机组的价格,为了有助于各⼯程师和分公司选择更低成本的机组以增加市场竞争⼒,特编写此选型指导。⼀、空⽓处理机机型的选择
1.我们公司现有的空⽓处理机组⼀共有四种形式,其中YAH为单壁⾯板吊
柜,YSM/YSE为双壁⾯板,可根据不同价格与功能及风量⼤⼩、安装⽅式灵活选择。2.从价格成本因素考虑,因此第⼀,应从客户对⾯板的要求来初步区分应该
选择单壁系列还是双壁系列的机组,如果客户对⾯板没有特殊要求,应优先选择单壁系列的YAH和YSE风柜机组;如果需要采⽤双壁⾯板,也是在客户要求范围内选择薄的⾯板厚度的机组。第⼆,由于YAH部分机组采⽤直驱的电机,因此不能调整机外静压,如果客户要求的机外静压与标准的不⼀致,则⽆法使⽤;其余的机组因为采⽤⽪带传动,可通过更改⽪带轮来调整风机转速,以达到调整机组的风量和静压的⽬的。第三,YAH均有最⼤风量和风压的使⽤限制,因此当客户要求的风量和机外静压过⼤时,就有可能只能选择YSE/YSM机组来制作。第四,YAH/YSE为标准功能段的机组,如果客户要求其他的组合功能段,⼀般也只能采⽤YSM的机组来设计。⼆、YSM机组静压的选择:
板、均流板、消声器、出风段,此处假设回风管阻⼒⼤于新风管阻⼒,则机外静压=B+C(如果新风管阻⼒⼤于回风管,则B更改为A,下同)风机的静压=B+C+K+L+M+N+P+Q+R+S机组最⼤负压X=B+K+L+M+N机组最⼤正压Y=C+P+Q+R+S
2.在通常情况下,设计院只是给出机外静压,并不分别给出送回风管的阻⼒值,为了计算机组承压,可按照B=C=0.7*机外静压来校核送回风管的阻
⼒(需要注意区分的是机组直接回风或直接送风的情况。即机组如果是直接回风则机外静压等于送风管阻⼒;如果机组是直接送风不接送风管,则机外静压等于回风管阻⼒;如果不接送风管也不接回风管则机外静压为零)。
三、机组内部阻⼒值的确定
1.机组的内部阻⼒值包括混和段风阀、初中⾼效过滤器、表冷盘管、加热盘管、挡⽔板、均流板、消声器、湿膜加热器、出风段风阀、热回收转
轮等,当机组内部有上述部件时,需要确认上述部件的阻⼒值,在组合式空⽓处理机组的样本上有上述各部件的阻⼒值表和曲线,可根据各机型查找相应的阻⼒值,也可按照下⾯的各部件阻⼒值估算:
选型时可按照上表中的值来估算机组内部的阻⼒。此处需要指出的是表冷盘管的阻⼒值选取与以前的有区别,阻⼒值只是按照MS-85选型表的90%计。四、机外静压的估算
1.机外静压通常是由设计院根据风管的设计来进⾏计算,然后给出,我们只
是根据设计院给出的值来选择计算风机的压头即可,但是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客户不能提供机外静压值,或者设计院在计算风管阻⼒
时取的安全系数偏⼤,导致要求的机外静压值过⼤。这⾥要指出的是,机外静压取的不⾜,固然不⾏(会导致实际运⾏时风量和压头不够,不能满⾜客户要求),但是机外静压值取得过⼤也是不⾏的(这是许多销售⼈员和业主最易犯的错误,认为静压值⼤⼀点,安全系数保险⼀些总不会错,实际上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直接导致如下⼏种危害。2.危害:1、机外静压值取得过⼤,计算出的电机功率会增⼤,风机的型号
会增⼤(如本可以⽤ADH450R的,压头增⼤后可能需要ADH450K型的),甚⾄为了满⾜机组结构的强度,需要选⽤更厚⾯板的机组,导致设备成本(或业主初投资)增⾼;2、由于计算的机外静压⽐实际的风管阻⼒过⼤,在风柜安装好之后,风量会超标,引起机组噪⾳增⼤,最后不得不通过更换⽪带轮来降低风机转速,减少风量;3、实际运⾏时不需要如此⾼的机外静压和风量,要通过风阀来节流,增加的节流阻⼒,并且由于选⽤的电机功率过⼤,导致电机、风机在低效率区运⾏,使运⾏成本增⼤,增加了业主的运⾏费⽤。
3.由此可见,机外静压选的过⼤,对我公司设备销售和业主的初投资、运⾏
都是不利的(可向业主阐述静压过⼤对运⾏费⽤增加的危害),因此当客户要求的机外静压值过⼤时(此处给⼀个参考值:(10*风量)开平⽅,即9000风量时,机外静压不⼤于10*9000的平⽅根300Pa;25000风量时,机外静压不⼤于250000的平⽅根500 Pa;50000风量时⼩于700 Pa;80000风量时⼩于900 Pa),有必要向客户和设计院校核阻⼒值,看是否有特殊的阻⼒部件如净化⽤的⾼效过滤器等,否则有必要根据设计图
纸或实际的管道布置情况来计算机外静压值。下⾯给出风管阻⼒(机外静压)的估算值,供⼤家参考:
上⾯是在主送风管风速在8m/s左右时的参考值,当主管风速不同时,可在此基础上调整。4.另外⼀个估算⽅法是可参考送回风管的总长度来估计,⼀般是每⽶风管约为4~8Pa左右(此阻⼒值已经包含了弯头、变径、散流器、管道阀门等部件的阻⼒)。如机组送风管长度20m,回风管长度10m,则机组的机外总静压约为120~240Pa左右,此数值即为空⽓处理机组的机外静压值。五、各种压⼒值的区分
1.前⾯我们提到机外静压、机外全压、机外余压、风机静压、风机全压等各种压⼒值,下⾯讲⼀下如何区分。
2.⾸先对于任何⼀点均存在全压=动压+静压,此处通常可近似认为风机全压=风机动压+风机静压,机外全压=机外动压+机外静压。
3.对于组合式空⽓处理机组,根据国标GB/T14294-93的规定,其对机组压头定义为“机外全压”,是指机组在克服⾃⾝阻⼒后在出风⼝处的动压和静压之和。通常送、回风管道或部件的阻⼒是和静压相对应的,仍然参照上⾯的图⽰,则机外全压应等于(B+C+出风⼝动压)。⽽通常所说的机外余压应是不准确的⼀种提法,因为不知道到底是静压还是全压,⽽这两者之间相差了动压,根据动压=(空⽓密度*空⽓流速的平⽅)/2,则通常有50~100Pa左右的差距,此处为了降低风机和电机的功率,如果客户只是讲机外余压(⽽没有指明是机外全压还是机外静压),选型时⼀律按机外全压选型。
4.风机静压与机外静压的关系同2中的计算⽅法⼀样,其全压和静压的关系参照机外全压和静压的选型⽅法。六、风机、电机的选择
1.风机的选择必须知道两个参数,风机处理的风量和风机的压头(全压或静压)。现在⼯⼚⼀共有三种风机YILIDA(国产品牌),
KRUGER/NICOTRA(进⼝品牌) 可以选择,⽽进⼝风机中有前弯风机和后弯风机可以选择。现在⼯⼚标准配置为前弯进⼝风机(因为前弯风机的价格⽐后弯风机的价格便宜),但是在客户要求不⾼的场合可以使⽤国产风机,YILIDA风机已经通过了AMCA认证,在使⽤和性能⽅⾯完全可以满⾜要求。电机现在标准的配置为东莞电机,在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选⽤ABB电机。现在将⼏种风电机的组合⽅式列表如下,供
⼤家参考:
2.从以上的配置中可以看到在选择风机时可以对前弯和后弯的风机进⾏
组合,当采⽤后弯风机电机功率降低⼀档时(因为通常情况下,后弯风机的效率较⾼),有可能采⽤后弯风机价格会更有优势;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选⽤后弯风机就可以降低⼀档电机功率。因此需要⼤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最优性价⽐为⾸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对于要配变频器的风机,请⼀定采⽤后弯风机,这样有利于风量的调节。3.风机的选取:⼯⼚的标准是按风机的出⼝风速选择风机的型号,⼀般
是控制风机的出⼝风速在10~13m/s之间(最⼤不超过16m/s),此时风机的效率也是⽐较⾼的。出⼝风速太⾼,会增⼤风⼝的噪声;但是出⼝风速选择过⼩,会使风机型号增⼤(更可能会相应增⼤箱体的尺⼨),造成机组成本增⾼。因此风机的选择可以按照样本上的风机的叶轮直径来选择风机的型号,要求相应风量下的风机型号不要超过样本的叶轮直径。4.电机的现在⼯⼚标准的配置为4极电机(额定转速为1470rpm),但是
在有些情况下,风机的转速会⽐较⾼,如果此时仍然选⽤4极电机,就会出现风机的转速⼤⼤超过电机的转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风机的运⾏是很不利的,因此当风机转速过⾼时(通常≥1800rpm),建议采⽤2极电机,此时电机的成本也有可能会降低(当电机功率相同
时,如果电机基座不同,电机价格是由2极-4极-6极逐渐增加
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校核风机的启动⼒矩,另外当风机的转速较低(通常≤750rpm),也需要校核启动⼒矩,如果启动⼒矩不够,就需要采⽤采⽤6极电机,启动⼒矩的校核可以通过风机选型软件⾃带的⽪带、带轮的选型计算,即如果可以通过选型选出所定电机极数的⽪带和⽪带轮,那么此极数电机就可以使⽤,否则其启动⼒矩就不够,需要采⽤更多极数的电机。七、盘管的选型
1.盘管的选型采⽤MS-85(风机选型软件推出后可采⽤风柜选型软件)进⾏选型,此处需指出的是MS-85表冷盘管的选型结果是湿⼯况下表冷盘管的制冷能⼒,没有考虑电机发热等外部影响因素,⽽国标中风量的测定是在⼲⼯况下的测试值,因此建议在选取表冷器阻⼒时按照选型结果乘以0.9倍计算盘管阻⼒即可,当盘管阻⼒⽐较⼤时,采⽤此⽅法可有效降低风机和电机的型号,减少机组成本。
2.当机组同时配有冷盘管、热盘管(和加湿器)时,机组的功能段排列尽可能采⽤将表冷盘管、加热盘管(和加湿器)放置在同⼀个功能(运输)段内,即表冷盘管和加热盘管连在⼀起放置在接⽔盘上(如果有加湿器也可紧接盘管放在⼀起,这样可充分利⽤盘管段后⾯的空
间),这样可以减少机组长度尺⼨,也不必要再在表冷器后⾯增加挡⽔板和检修段,可减少机组成本。如果客户坚持要在表冷器和加热器之间开检修门,检修门也可充分考虑利⽤表冷段后⾯的空间,不⼀定需要4M的长度来开检修门。⼋、过滤器的选型
1.现在公司可提供的过滤器型号和种类很多,YAH/YSE标准配初效尼龙过滤⽹,YSM机组标准配初效板式G3⽆纺布和中效袋式F5过滤器。实际上对于普通应⽤的场合,YSM机组也可配尼龙初效过滤⽹,中效过滤器也可选⽤板式中效过滤器(板式中效过滤器的阻⼒会⽐相应过滤效率的阻⼒会⼤⼀些,过滤器的容尘量会⼩⼀些,但是过滤效率是相同的),这样可以⼤⼤降低中效过滤器的成本和减少机组长度(不需要⽤3M中效过滤段来放置袋式中效过滤器,⽽只需要1M的长度就可以了),也同样可以满⾜过滤效率。
2.⼯⼚现在对过滤器框架重新进⾏了设计,更改了框架结构,变成了滑道式的结构,使过滤器可同时满⾜侧抽及前、后抽取的检修⽅式(以前的框架结构只能前取),这样在⼀些情况下可不必要在过滤段前设置检修段来检修过滤器(如初效过滤+表冷段+送风机段+均流段+消声段+检修段+中效过滤段+出风段,现在采⽤后取过滤器的⽅式就可以取消消声段和中效过滤段之间的检修段),可减少机组长度和成本。3.另外初、中效过滤器安放的位置也可以调整,现在当没有混合段,机组直接进风的情况下,初效过滤器可以外挂,即放置在机组外⾯通过风⼝法兰与机组组装在⼀起,可以缩短机组长度,降低机组成本;中效过滤器当机组的要求不是很⾼时,可不必要放置在风机段之后(出风段之前),可考虑与初效过滤器安装在⼀起,共⽤⼀个框架,可以减少机组长度和部分功能段(如功能段配置可由混合+初效+表冷+送风机+均流+中效+出风的组合更改成混合+初、中效+表冷+送风机段的组合,这样可以减少两个功能段均流和出风段,整机的成本会⼤⼤降低),各分公司在考虑成本因素时可以参考使⽤。九、加湿器的选型
1.加湿器现在常⽤的种类有五种:湿膜加湿、⼲蒸汽加湿、⾼压喷雾、
电热管加湿、电极加湿,各种加湿⽅式使⽤的场合各不相同,加湿能⼒不⼀,并且即使是同⼀种加湿⽅式,如果控制⽅式不同,价格也有很⼤的差异,下⾯以10000m3/h风量,加湿量为30kg/h(均为⼿动的控制⽅式),机组选型为MDM0610H为基准进⾏选型,各种加湿器的应⽤和价格系数(以⼿动⼲蒸汽加湿器价格为基准)⽐较见下表。
2.通过⽐较表可以看出,湿膜加湿器由于可以直接安装在表冷器后⾯,与表冷器共⽤⼀个接⽔盘,不需要增加箱体尺⼨,因此机组成本最低,但是由于其属于⾃然蒸发加湿,加湿效率较低(约30%~80%),不能⽤于恒温恒湿的控制,⽽且如果其单独安装也需要配置加湿段和接⽔盘,机组成本也会增⾼。因此推荐在普通的民⽤加湿场合使⽤。⼲蒸汽加湿器加湿效率⾼,配合电动阀和执⾏器可⽐较⽅便的实现⾃动控制,适合与恒温恒湿机组配合使⽤,其缺点是业主⼀定要有蒸汽源,如果没有蒸汽源,则⼲蒸汽加湿器⽆法⼯作。⾼压喷雾
加湿器加湿效率低(⼀般约30%~50%),⼜需要较多的箱体来配合使⽤,控制精度差,除⾮在⼯艺上有特殊要求,⼀般不推荐使⽤。电热和电极加湿适⽤于需要恒温恒湿控制场合但⼜没有蒸汽源的地⽅,其控制精度⾼,但是价格昂贵,⽤于较⾼要求的场合。◆⼩结
1.通过以上的选型和⽐较可以看出,机组的价格与机组的配置,机外静压、制冷量、加湿量、加湿⽅式、风机电机的选择等各种因素均有很⼤的关系,因此⼤家在进⾏机组报价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尽可能的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不是仅仅看设计院或经销商的书⾯甚⾄是⼝头要求),这也是我们⼀向不赞同分公司按照“⼀般要求”或“估计值”来选型和报价的原因。
2.各种机组的配置是以应⽤为原则,既不能偷⼯减料,也不是越⾼越
好,站在客户的⽴场上考虑应是选择最优性价⽐的机组,相信我们只要把握这个原则,应该是能够取得客户和设计师的认同的。如机外静压的问题,我们向客户讲明静压选择不准会给客户的投资和运⾏带来浪费,客户应该是乐意与我们⼀起找设计师校核数据的,如果有时确实不能提供具体数值,我们也可以按照前⾯的⽅法通过设计图纸来估算,甚⾄通过送风的距离来估计,这样总⽐胡乱猜测要好的多。我们曾碰到过机组实际安装中根本没有接风管,⽽卖给客户的机组机外静压为200Pa,结果客户投诉风量过⼤、噪⾳超标。虽然我们可以推卸是设计的原因,但是最终也是对我们公司造成了影响。如果我们的销售⼯程师能够多了解⼀些实际的情况,这种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3.总之,空⽓处理机组的选型具有很⼤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希望我们的
上述资料能够对⼤家的选型和报价有帮助,由于实际的应⽤和要求各不相同,⼤家在实践中有好的建议和⽅法,欢迎致电市场部风柜组,我们将对⼤家的建议进⾏整理,提供给各位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