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优质课教案
【篇一: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公开课教案机械效率】
班级; 姓名: 组别:
第十二章 第三节 机械效率(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有用功 、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及关系。
2.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复习:
1.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2.功的计算公式: 单位:
2.引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到碰到“效率”这个词,例如学习,如果你总共花了10小时,其中6小时是在学习,而4小时在干其他的事,总时间是 ,起作用的时间是 ,浪费的时间是,你的学习效率应该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用机械帮助我们完成工作的时候,也会涉及到效率问题,我们称之为机械效率。要研究机械效率,就要先研究机械做功的情况。
3.新课教学
思考:为了达到目的,人们通常要借助于机械来完成某些任务,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都是有用的吗?
例1:一个人用水桶从井里打水,都对谁做了功?对谁做的功是我们的目的,是有用的?对谁做的是没有用的功?
回答:对水做了功,对桶做了功。对水做功是我们的目的,是有用的功,对桶做功不是我们的目的,对我们而言是没有用的功,但为了打水又不得不对桶做功。
在这里我们引出三个概念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也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用 w有用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的,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额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
例2:若桶掉在水中,把装满水的桶捞起来,目的是什么?则有用功又是什么?额外功又是什么?
找同学回答。
教师补充:目的是把桶捞上来,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
例3:p85页,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阅读5分钟回答问题)
(1)如图12.3-1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匀速)地提升0.1m,拉力所做功应该等于物体克服 重力所做得功。
(2)如图12.3-1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匀速)地提升到相同(0.1m)的高度,此时,拉力 小于 (大于、小于或等于)钩码的重力,拉力所做的功 大于 (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甲拉力所做得功。
原因: 除了做有用功,还要做一部分额外功。
结论:使用机械可以省力 ,但不能省 功。
教师总结:既然使用各种机械做功时,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而又希望比较有效率 因此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并且定义为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w总
4 有关公式及变形式的应用处理简单计算题:
分析问题:我们做这个工作的目标是什么?(w有用)做这件工作的目的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电动机所做的功就是总功
34w有用=fh=gh= 5x10n x3m=1.5 x10j
4w总=3.4 x10j
w有 ??44w =1.5 x10j/3.4 x10j=44% 总
反思: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p881-4
板书
机械效率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w有用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w 额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
三者之间的关系。w总=w有用+w额
w有机械效率 ??w有??w总
【篇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温度》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 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说明:教学目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的概念。在本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这节课以以上知识为载体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 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以自制演示温度计为器材,通过学生观察、分析、创造,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
2、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阅读教材,相互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 计。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培养起后进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说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观察、分析、创造的能力,及在学习中相互协作、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自学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观察后说说感受,引入课题《温度》
二、新授
第一节温度
2、学生实验一
学生用手触摸热水杯和冷水杯,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导学生总结出
温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
再让少数同学触摸两杯水。
老师:凭感觉判断温度准确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物体的温度应该怎么
办?
(一):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老师:你们知道的有哪些温度计?它的构造是什么?
(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
(说明:老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某些学生可能提出与本节内容不太相符的问题,老师不要置之不理,要给予合理
的解释,不要挫伤学生爱思考、爱发言的积极性
1. 老师演示自制温度计。
老师:当把这个装置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把装置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学生观察。
老师:现在把此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进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猜想后回答。
老师把装置从热水中取出,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学生观察现象。
老师:这种现象叫做什么?
学生:热胀冷缩。
老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这个装置叫做什么?
学生:温度计
老师:现在谁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老师手举自制温度计。
老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陷?(说明: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拿出演示温度计
老师:这支温度计经过改造,已经很完美。现在大家看看这只温度计,你们满意吗?
老师:谁能描述一下这支温度计的构造?
(二)、摄氏温度
1. 摄氏温度的规定
学生阅读课本p69并讨论:0摄氏度、100摄氏度、1摄氏度是如何规定的。
宁夏2012年1月26日天气预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宁夏地区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晴转多云,北风3—4级,气温-15℃到2℃. 明天夜间到后天白天多云.近期气温较低,请观众朋友们注意防寒保暖。
(学生阅读,及时鼓励,纠正其中的误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认识温度计计的构造,介绍温度计上的量程和分度值。
(三)、温度计的使用
老师: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做到哪些事项?
学生阅读课本p49“温度计的使用”,并作反馈。
老师:使用温度计常出现哪些错误?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学生阅读p49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并测量水的温度,小组展示
(说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自学、讨论,展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印象深刻,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简单小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四)、体温计
1、老师出示体温计,学生观察,认识体温计的构造,特别是缩口的作用,量程 老师:同学们在哪里见过体温计,医生在使用之前是怎么做的?
学生:在医院见过,医生使用之前要甩几下
老师:生病正常,同学们要加强锻炼,尽量少去医院。
(说明:提醒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学生阅读p69“体温计”
知识小结:学生自结。
(五)、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摄氏温度的规定
(2)温度计的构造
(3)温度计的使用
(4)体温计及其使用
【篇三:八年级物理《质量》优秀教学设计】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注:本电子备课模板,供各教研组学科备课参考,各组可据学科特点作适当修改,但每组必须统一。教学反思及批注、课后评价与反思可以课后补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