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金秋十月,我校组织了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此次比赛,深深地感染我和触动我的是这次活动的三大亮点。亮点一:即赛场上领导及各位评委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9位评委,去掉两个最高分,两个最低分,最后得分进行评比,我想这是任何比赛都没有的评比原则,充分体现了我校领导对此次大赛的重视程度;亮点二:通过准备比赛和在赛场上的默契配合,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尽展了团队的风采和精神;亮点三,此次活动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实践我校的两类结构下的四步教学模式以及导学案的运用。为了参加此次活动,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备课、制作课件、上课、参加评课,深深的感受到结合我校两类结构下的四步教学模式和导学案,上好一堂高效课不下功夫是不行的。下面我对针对此次活动的亮点浅谈一下我的感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高效课堂”必须进行充分的备课
我认为备课是教学最基本的环节,应该是占用时间和精力最多的环节。没有充分的备课就不能对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也不可能把知识准确清晰的传授给学生。这次公开课我前后准备了三周多的时间,反复看教材、研究课程标准、思考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修改课件等。
二、课堂上的学生管理至关重要
教师在一堂课上除了正常的教学,还要有必要的学生管理,对整节课进行有效地调控。从上课开始到一堂课的结束,教师都要注意调节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活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讲课过程中我经常在教室内走动,使学生始终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注意,以防止学生开小差或者走神。在讲述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时,提醒学生要记下来或从教材上画出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眼看、耳听、手写、口说,使学生不至于太枯燥。
一节课应该分成几大部分,每部分之间要有必要的过渡衔接。新授课之前的复习,用来督促学生迅速回忆旧知识,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铺垫,所以课前的复习最好与本节课知识有内在的联系。部分与部分之间要有适当的过渡,一方面让学生稍微放松一下,另一方面有利于下一知识点的自然切入,过渡环节不一定占用太多时间,根据知识的需要,可能是一两句话,也可能是几幅图画。每一部分最好有一个小结,全课完成后必须要有总结,对整节课的知识作一下梳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些复习、过渡、总结等环节都要在课前的备课中充分准备好,课上灵活应用。
三、小组讨论要合理使用
小组讨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小组讨论要注意以下方面:
(1)讨论前要告诉学生明确的适于讨论的主题
(2) 课堂小组讨论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并确定中心发言人。成员进行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这样就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讨论中,学生不但要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还要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只有在讨论中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并具备了尊重、平等和合作等意识,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3)教师要对讨论的结果要进行必要的点评和最后总结。要点评学生思考的角度、主要观点或发言中的闪亮点,它可以提示学生注意别人发言的内容,吸取别人的长处,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发思想碰撞。教师可不失时机地逐步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由个别现象上升为普遍的规律,最后的总结可以使小组讨论进行升华,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重难点。
以上是我通过参加此次教师技能大赛活动总结的一些粗浅感想,感谢校领导组织此次大赛,使我们教师通过这场比赛能进行认真的分析、反思,同事之间进行诚恳、真诚的交流,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无形中也会促进我们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