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探讨 耨麟黼 翥 数字出版时代纸质报纸的生存困境和数字化转型 甘竞圆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200241)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数字出版环境下传统纸质报纸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 使传统纸质报纸通过转型走出困境,并为传统纸质报纸在数字化转型后的盈利模式提供思路。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研究 方法,对传统纸质报纸和数字报纸、手机新闻App进行分析,得出传统纸质报纸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的重要形式。笔者 还提出了传统纸质报纸数字化转型后可使用的盈利模式,为传统纸质报纸克服经营危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App;时效性;互动性;智能数字化;盈利方式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7)04—0044—02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 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从2014年到2015年,我国整体报刊 的发行量缩减了10%以上,报纸广告类的收入也在快速下降; 民营化的报纸品牌收入大幅缩水,众多小品牌报纸纷纷停刊 或者倒闭……从报业广告数据看,报纸广告刊例价下降7.5%, 创广告恢复以来30多年的最大降幅。东部地区部分报业集团 主业收入普遍下滑,整体经营陷入困境。从发行数据看…… 晚报、都市报等靠市场发行的报纸整体销量下滑是不争的事 实。”…总体来看,发行量减少、读者群体流失、广告收入锐减 等问题已经成为传统纸质报纸行业的普遍现象。在数字出版 时代,传统纸质报纸进入了生存的“严冬”,这是由于传统纸质 报纸自身的缺陷造成的,而数字出版的优势则扩大了传统纸 质报纸的缺陷,并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冲击。 一传统纸质报纸的内在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时效性差。传统纸质报纸在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之 前,需要经过审核、排版、印刷、发行等环节,减弱了新闻传播 的时效性。与新媒体比较而言,传统纸质报纸在报道突发性事 件方面具有滞后性,导致部分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群体放弃 了传统纸质报纸,改用新媒体获取新闻信息。 第二,互动性差。纸报提供的新闻信息一般来说属于单向 传播,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性差。而且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报纸 上所谓的互动如采用读者来信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互动,就失 去了作用。 第三,新闻信息量少、缺少趣味性。纸报受到版面大小、出 、数字出版时代报纸的生存困境及其内在缺陷 , 版和发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布的内容有限,趣味性较 少。而新兴媒体能够做到实时发布海量信息,呈现形式多种多 样的,如文字、视频、图片等,这些都比传统报纸生动有趣,更 吸引受众。 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研究中心《传媒与文化产业参 考》的数据显示,“我国报业整体继续下滑……全国43家党 报集团,今年上半年新增亏损13家”。停刊、休刊的消息此起 彼伏,2014年就有《新闻晚报》《房地产时报》《杂文报》等 停刊。在数字化浪潮下,传统纸报面临着生存的困境。 数字出版环境下传统报纸的生存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 三点: 第一,发行量下降。报纸的内容、形式局限于文字和图片, 与新兴媒体相比,感染力较低、信息时效性和传播互动性较 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70多个国家日报发行量已 经下滑到了5.3亿份,每日发行量下滑15%,报纸广告投放量下 滑42%,经济收入下滑26%。” 按这一趋势,报纸发行量将持 续减少,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第二,利润持续下滑。广告收入是报纸业主要的经济来 源,是报纸企业维持长期运营的基础。在新兴媒体冲击.下,报 纸受众群体大幅度减少,发行量明显减少,越来越多的广告主 和企业不再选择报纸,而是把广告投放到新兴媒体。广告收入 的减少,加之因发行量减少而导致的收入下降,使得报纸媒体 机构缺乏运营资金,竞争实力再次降低。 第三,媒体公信力下降。从报纸媒体发展形势来看,报纸 媒体公信力逐渐下降已成为事实。虽然传统报纸记者更具有 专业性,在新闻报道上更客观,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人们更愿意使用移动网络终端去了解新闻信息。在媒体市场 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假新闻现象频频发生,记者从业道德素 质不断下降,使得读者对报纸的热情逐渐降低,报纸媒体的影 响力越来越小。 这一系列问题成为传统纸质报纸生存、发展的瓶颈,而传 统纸质报纸之所以存在这些瓶颈,是由自身的缺陷造成的。 第四,新兴人才不足。采编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采编人员 较少接触新技术、新媒体,思想观念落后。一些报社的新闻从 业人员,尤其是编外人员自认为是自由职业者甚至“新闻民 工”。另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待遇差距加快了传统媒体从 业人员流失的速度。 第五,内容同质化。2014年,我国共出版报纸1912种,数 量庞大,很多报纸出现“撞衫”现象,影响和阻碍了读者对信 息的选择,减少了读者获取的信息总量。区域竞争、采编题材 有限、采编范围受限,导致信息采集重复率高,而同一区域内 各家报社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也有一定的重复性。随着互联网 的普及,新闻的传播速度空前提升,很多新闻工作者习惯从网 络上转载、复制新闻信息,导致报纸“撞衫”的现象越演越烈。 第六,盈利模式落后。一直以来纸媒都是靠发行和广告两 部分的收入来盈利。我国纸质报纸行业长期采取低价发行的 方法,以低价提供信息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在获取大众注 意力之后,只要广告商愿意在报纸上投放广告,报社就能获得 广告收入。因为过度依赖广告收入且广告结构不均衡,加上 现在大量的报纸读者群体流失,使得很多纸媒面临严重的生 存危机。 由于传统纸质报纸自身的缺陷导致其面临生存的困境, 传统纸质报纸需要通过转型解决这些问题,走出困境。 二、传统数字出版与智能数字出版的优势 与新闻、报纸相关的数字出版物,包括传统数字出版的数 字报纸和智能数字出版的手机新闻App。与传统纸质报纸相 比而言,它们拥有各自的优势。 (一)数字报纸的优势 第一,便捷性强。与以往的报纸电子版相比,数字报纸最 作者简介:甘竞圆(1994一),男,福建漳州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传播学系编辑出版专 ̄_lk2014 ̄t.本科,研究方向:传播学。 第8卷第4期 2017年02月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01.8 No.4 February 2017 容易让读者接受的地方,在于读者能够互联网上看见与纸质 报纸版面一样的版式。读者不需要改变传统的阅读习惯,只需 要点击鼠标,当天所有版面都能呈现在眼前,随意点击一篇文 章就能了解相关内容。 第二,时效性相对较强。传统报纸受印刷、发行等客观条 件的限制不能第一时间将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数字报纸 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它可以在传统报纸排版完成后通过数 字报纸制作系统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网络版,节省了纸质报纸 的印刷和发行时间,极大程度上增强了新闻发布的时效性。 第三,传播快、发行时间短、覆盖面广。由于移动互联网的 普及,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数字报纸内容;数字报纸制作技 术的成熟使得新闻发布周期大大缩短;通过网络发布平台,使 互联网获取信息,读报的人将会越来越少,数字化阅读已成大 多数人的选择。据《2013—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 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核心党报及40多家报业集 团所属的报刊几乎已经完成了数字报刊出版,绝大部分报业 集团上线或拟上线全媒体系统,数字报刊在我国已趋于普及。_3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 分析报告》,报告称我国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3387.7亿元, 较2013年 ̄JJI]847.4亿元,增长33.4%,总体经济规模超过出 版物发行,跃居行业第二。据《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 年度报告》统计,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为44o3.85亿 元,1: ̄2014年增长30%,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数字出版产 业收入占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 报纸的发行不再受时间、地区的限制,扩大了覆盖面。 第四,易于保存和查阅。报纸文献的信息量大,但由于报 纸出版的量大、周期短、零散,收集整理后再翻查不易,利用率 不高,使大量的珍贵资料束之高阁,无法发挥其作用。数字化 后,报纸资料的保存载体变得多种多样,电脑、服务器、移动硬 盘、光盘都可以成为其保存的载体,并且这些保存载体的体积 大大减少,不再像保存纸质资料那样需要建立专业、标准的库 房来进行保管。 (二)手机新闻App的优势 手机出版作为传统数字出版转向智能数字出版的一个重 要标杆,为用户呈现信息的形式主要是手机应用软件。作为智 能数字出版形式,除了具有更强的时效性、便利性、便携性之 外,新闻App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更强的交互性。手机传播功能极强,既能够传播文 字、图片,也能够传播视频、音频,进行多媒体交互融合传播, 使得传播内容更加丰富、生动、直观。 第二,注重用户体验。手机新闻App的服务形式更加人 性化,以用户为中心,将海量的信息分门别类直接推送给客 户,省去读者搜索所需的信息时间,除了能够让用户阅读信息 之外,还能够让用户参与互动,这是手机新闻App最大的优 点。这种双向交流的方式使得手机新闻App的信息传播和服 务更具实用性和便捷性。 第三,更强的互动性。手机新闻App"能够融合多媒体传 播功能,满足受众多方位的媒体诉求。手机新闻App在网络 设备的支持下,能够进行即时、动态的传播,并为受众搭建实 时互动的平台,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新闻App新闻评价功能 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广大阅读者分享自己的看法。同时, 还可以通过新闻爆料渠道实现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积极互 动,从而增强传播效果。受众既是新闻的接受者,也是新闻的 再次传播者,更是新闻的评论者和监督者。 第四,手机新闻App操作平台有数据检测平台,能够对 手机新闻App的订阅数量、投放量、阅读量、读者互动回馈量 等进行统计,通过对这些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量化地分析 出手机新闻App的传播效果,进而及时完善现有功能与开发 新功能。 与数字报纸和手机新闻App相比,传统纸质报纸由于存 在的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同时具有比较稳定的 出版时间、较固定的读者群、较高的公信力,而且由于严格的 审核制度,传统纸质报纸的质量明显更高,存在的虚假新闻较 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 传统纸质报纸的这些优势将逐渐被消解。 所以,转型是传统纸质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数 字化是传统纸质报纸转型的重要选择。 三、在数字化转型中获得生机 新媒体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行为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读者更倾向于选择更快速、功能强大的互联网和移动 20.5%。L4j可以预测,数字化报纸将会持续增长,并代替纸质 报纸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报业的主要存在形式。 另外,传统纸质报纸在数字化转型时,可尝试多种盈利方 式,克服传统纸质报纸利润下滑的生存问题。报纸可在数字化 形态中尝试以下几种盈利方式: 第一,订阅收费。全美如今已有超过300份报纸启动“付 费墙”。亚洲国家中,日本的《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 新加坡的《海峡时报》也采用了网站收费制。《人民日报》的 数字版也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实行收费阅读,从中可以看出 报纸电子版收费已经渐成趋势。 第二,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这种方式除了具备不受地理 位置限制的优势外,还可以降低纸报发行费用。. 第三,与增值服务挂钩。目前,很多App都具有增值服 务,如春秋航空App在消费者预订机票后提供购买行李额度、 飞机餐饮、座位选择等增值服务。同理,如果在数字形态上的 报纸版面嵌入增值服务链接,如购买App换肤功能、特殊字体 等,消费者出于求新求异心理,很可能为增值服务买单,实现 数字报纸的多形式收入。 第四,个性化订制。数字形态报使报社拥有了数字化资 源,通过对用户需求的了解,针对用户需求作出相应的专题 库,可以对历史报纸进行再利用,发行光盘、提供个性化服务, 延伸产业链,还可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数字化营销工作,完善 营销体系。 四、结语 从以上对传统纸质报纸的生存问题、内在缺陷的分析和 数字形式报纸的优势分析以及对纸质报纸数字化的多种盈利 方式的分析,可以得出数字化是报纸转型的重要方式。如果传 统纸质报纸能立足于自身原有优势,发展技术优势,运用先进 技术,走数字化道路,并尝试多种盈利方式,传统纸质报纸定 能获得一线生机,挺过生存的“严冬”。 . 参考文献: [1]马加荣.新兴媒体对传统报纸行业的影响[J].新闻研究 导刊,2016(O3):258. [2]杜阗.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生存困境及出路[J].中国 报业,2016(02):25—26, [3]赵彦华.2013—2014年我国报纸出版发展状况研究[J].传 媒,2015(03):19—21. [4]《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2015年我国 数字出版年收入增长30%[J].新闻知识,2016(07):6.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