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旅夜书怀]杜甫《旅夜书怀》全诗翻译赏析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文解释:
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着桅杆的小舟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明亮的星星低垂着,原野辽阔,水中的月亮随着波浪涌动,大江奔流不息。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才有的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有病而罢休。漂流不定像什么呢就像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
二: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第 1 页 共 13 页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词语解释:
独夜:孤独之夜。
着:见着。
何所以:所像的是什么。
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
第 2 页 共 13 页
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名句赏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赏析:
公元七六五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在这无所依靠的处境之下,杜甫决意携带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这首诗大概是他经过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诗人在夜边望着江水与夜色,想起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不得不辞官,心中深感不平。全诗借景抒情,立意深刻含蓄,曲折感人。
第 3 页 共 13 页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这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人。
诗的后半是“舒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
第 4 页 共 13 页
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并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篇二:[旅夜书怀]杜甫的诗句80句
1、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2、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第 5 页 共 13 页
7、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
8、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9、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10、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3、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15、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杜甫《孤雁》
16、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第 6 页 共 13 页
2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2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2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3、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2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5、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曲江二首》
2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7、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28、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29、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3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3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3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第 7 页 共 13 页
3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36、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37、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贫交行》
38、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39、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4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1、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4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3、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4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5、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第 8 页 共 13 页
46、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47、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48、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49、今夜
篇三:[旅夜书怀]杜甫《旅夜书怀》全诗赏析
《旅夜书怀》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⑴岸:指江岸边。
第 9 页 共 13 页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⑶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⑷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⑸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⑹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⑺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
第 10 页 共 13 页
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
第 11 页 共 13 页
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北荆门,心境不免孤寂。 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后四句书“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
第 12 页 共 13 页
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第 13 页 共
页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