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4期 船山学刊 Chuanshan Joumal No.4,2010 (复总第78期) (rest.tot N0.78) 朱子循序渐进读书法思想发微 闵 军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西安71 0064) 摘要:朱子循序渐进读书法以“循序”和“渐进”为特点。“循序”遵循“群书先后缓急之序”和“每书诵读 考索之序”。“渐进”则包含了不贪多、不求快、贵专贵精等思想。朱子注重把读书与为学、读书与穷理、读书与 修养、读书与日用结合起来,这种读书思想包含在循序渐进读书法中,决定了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的特点。 关键词: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0)04—0069—03 “循序渐进”是朱子读书法中六种方法之~。传统学者对于 言:“群书先后缓急失其序.则迂回艰苦而不切于其身;每书诵读 朱子读书法很是重视,但大多仅限于介绍性的阐述,而对其读书 考索失其序.则匆遽急追而无得于心。”I51 方法所蕴含的读书思想缺少深入的分析。本文将以《朱子读书 古代的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在朱予以前,从汉至 法》中“循序渐进”一法为例,来探讨朱子读书法所蕴含的读书治 宋,儒家学者都是以阅读六经等经部之书为治学根本的.其次是 学思想,以期对今人读书和治学提供一点参考。 阅读史部、子部和集部之书。到了朱子,则将读书顺序作了调整。 将《四书》置于诸经之先。他说:“某尝闻之师友,《大学》一篇乃人 一、循序渐进读书法述论 德之门户,学者当先讲习,知得为学次第规模。乃可读《语》、 《盂》、《中庸》,究见义理根源、体用之大略,然后徐考诸经.以极 朱子读书,尤重循序渐进。他说:“读书之法.要当循序而有 其趣,庶几有得。”【61将《四书》置于诸经之先,是朱熹对于群书 常,致~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 阅读顺序的判定,他说:“圣人作经以诏后世,将使读者诵其文、 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fll在朱子看来。读书必须遵循一定的 思其义有以知事理之当然,见道义之全体,而身体力行之.以人 顺序。只有按照一定顺序来读书.从容玩味书中义理.才能渐渐 圣贤之域也。……然去圣既远,讲诵失传,自其象数、名物、训诂、 地学有所获。朱子以读《论语》和《孟子》为例说:“以二书言之,先 凡例之问,老师宿儒尚有不能知者。况于初学小生骤而语之,是 《论》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文句首 亦安能遽有以得其大指要归也哉!故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 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紊也。量力所至,约其程课而谨守之,字 之用力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书,然后及乎六经, 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 盖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l' l乎彼,如是循序渐进焉,则志定而理明,无踪(同“疏”)易凌躐之 先《四书》而后《六经》,再到其他的史书、子书、集书.这就是 患矣。”脚可见,所谓循序渐进,便是要求读书时一本书接一本书. 朱子阅读群书的顺序,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小到大 ~章接一章、一句接一句地读,有条不紊。次序分明。循着这种方 的顺序来治学。由于在群书之中,朱子特重《四书》。对于《四书》 法读书,则无疏忽凌乱之感。 的阅读,朱子也列出了先后顺序。朱子主张先读《大学》.后读《论 循序渐进,首先要“循序”。具体而言,读书要遵循哪些“顺 语》、《孟子》,最后读《中庸》。其理由如下:“某要人先读《大学》, 序”呢?总体来讲。有两种顺序:一是针对不同类别的书而言.哪 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 一书先读,哪一书后读,即所谓“群书先后缓急之序”Pl:一是针对 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处。”同 同一书而言.阅读的先后次序.即所谓“每书诵读考索之序”}叼。两 以上是就群书阅读的顺序而言.然而.朱子讲“循序”读书的 种顺序在读书中都不可忽视。正如《朱子读书法》一书的编者所 顺序,重点还不在群书阅读的先后.其“本意则主在于每书诵读 收稿日期:2010.-05—18 作者简介:闵 ̄g:(1980一),男,陕西洛南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哲 学史与中国佛教史研究。 一69 考索之序。此最为透过致知~关之妙法 朱子所自得处专在此。 I9]朱子在谈到读同一书的顺序时.特别有心得。他说:“读书须纯 一透彻之后.却理会第二章.久后看得到贯通时却自然事事会 看。 ㈣“先生问:‘看《论语》了未?’辅广云:‘已看一遍。’先生日: .如看一般未了。又要涉猎一般,都不济事。某向时读书,方其 ‘太快!若如此看只是理会文义,不见得他深长底意味。’先生问 读上句,乃不知有下旬;方其读上章,则不知有下章。一日之间只 读一、二章。”㈣“看经书之法,看《论语》如无《孟子》,看上章如无 下章,看‘学而时习之’,不须看‘有朋自远方’来,且专看此~意, 得之而后已。又如理会此句未得,更不须杂以别相似者,次第乱 了.和此句也晓不得。”『ll1从这两则语录可以看出.朱子在读一书 胡某:‘《论语》读得多少。’对日:‘两日只杂看《中庸》等。’先生 日:‘恁地如何会长进,看此一书且须专一书。 【姗从朱子指导门 人阅读《论语》一书可以看出,朱子对于读书速度的是严格控制 的.重视精读和理解。 最后。读书贵专。朱子日:“读书须是专一。读这一句且理会 之时,其顺序并不象读群书那么鲜明,先读什么,后读什么。但 是.其阅读的根本宗旨是和读群书是一致的,即循序渐进。这里 的“序”是从头至尾.少读熟读.从容涵泳。对于读一书而言,循序 是需要一丝不苟的,不能随意取舍。朱子在《答廖子晦书》中说: “观书须从头循序而进.不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至于浃洽贯通,则无紧要处所下工夫亦不落空矣。今人多是拣择 难底、好底看,非惟圣贤之言不可如此间(简)别。且是心意便不 定叠,纵然用心探索得到,亦与自家这里不相干,突兀聱牙无田 地可安顿。此病不可不知也。”【l2I朱子在读一书时.主张从头至尾 贯通来读.反对因浅深难易有所取舍式地阅读。此时.他所注意 的是寻行数墨式的精读.其阅读顺序已经不同于读群书时的“难 易远近大小之序”.而是更强调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读书。 这就涉及到了所谓“渐进”的读书方法 朱子读书不惟主张“循序”.也很注意“渐进”。“渐进”读书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读书不可贪多。在朱子时代,读书贪多的毛病很突出, 朱子曾多次批评这种不良学风。在《答张元德书》日:“读书切忌 贪多,惟少则易以精熟.而学问得力处正在于此,苟为不熟不如 梯稗,非虚语也。”『1]】在《答陈福公书》日:“为学之初尤当深以贪 多、躐等、谈说、好高、尚异为戒耳。”f141 ̄(答滕德粹兄弟书》日: “足下于其所欲去者既未能脱然于胸中.所欲就者又杂然并进. 而不无贪多欲速之意。是以虽知其然。而未免于茫然无得之叹 耳。”【畔实上.贪多和无序是一体两面.和“渐进”更是相互违背 的.如果不除贪多之病.则难于循序渐进。因而朱子指出:“今之 学者大抵有贪多之病。如此用工夫,恐怕枉费了时日。熹谓少看 者功却多。泛然多看全然无益。熹深知此病。初来只是一个小没 理会.少间却成一个大没理会去。”lt+l朱子看到了许多人读书中存 在着贪多的问题.因此在方法上予以纠正.他说:“观书不可贪 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 进.却反为所困。”旧贪多是循序渐进的中最为忌讳的事,对于此 问题.朱子认为读书时应当一句读完了再读下一句。一章读完了 再读下一章,并且读前一句时,不要想后一句,读前一章时,不要 看后一章.待每句每章读完后.然后再贯通来看。他说:“读书须 看一句后又看一句.读一章后又读一章.格物须格一物见这个物 事道理.道理既多,则难得道理自然识得。”IN 其次,不可太快。读书太快也是朱子所反对的。据载:“先生 问林共父看《论语》至何处。对13:‘至《述而》。’先生日:‘莫恁地 快。这个使急不得,须是缓缓去理会,须是逐句去搜索,俟这一章 一70一 这一句,读这一章且理会这一章。须是见得此一章彻了.方可看 别章.未要思量别章别句。只是平心定气在这里看。”叫朱子认为 读书不一定要广博.但一定要精专。他说:“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 不精.泛滥诸书不如精熟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 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 然。” 朱子读书不贪多,不求快,务求精专而后通贯浃冶。这是循 序渐进读书法的精义所在 关于循序渐进读书法.朱子有两个很好的比喻.摘引如下: “适因洗浴得一说。大抵揩浴须是从头揩去.则用力省.而垢可 去,若于此处揩几揩,于彼处揩几揩,则劳而无功,学问亦然。若 一番理会不了.又欲更作一番理会,终不济事也。”嘲“读书如园夫 灌园.善灌者随其蔬果根株而灌之,灌既足,则泥水相和而物得 其润.自然生长。不善灌者,忙而治之,担一担之水,浇满园之蔬, 人见其治园矣.而物未尝沾足也。” 循序而渐进,则事半而功倍。 反之.则事倍而功半 二、循序渐进读书法所体现的读书思想 通过上文对朱子循序渐进读书法的绍述.我们已经看到朱子 循序渐进读书法的一些突出特点。首先.朱子读书法在群书阅读 顺序上对《四书》特别重视。其次,朱子在读书时主张专一渐进。 朱子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顺“序”而“渐”进读书呢?要深人理解 朱子循序渐进读书法.首先.我们来看看朱子关于读书治学的一 些思想。 第一.读书与为学。朱子认为.读书乃为学必经之道。他说: “人之为学。固是欲得之于心,体之于身,但不读书则不知心之所 得者为何事。学不是读书,然不读书.又不知所以为学之道。”闯朱 子甚至认为,读书就是为学。他说:“尝思之,读便是学。夫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 读,自然有意。”阐朱子对于孔子的为“学”之说进行了引申,认为 读书便是“学”.“学”便是读书,将读书与治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读书的内容和方向上,朱子将学生引导到读《四书》上来。他 说:“圣贤教人,只是要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 谓学者学此而已。” 在朱子看来,读书为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大 学》所讲的“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和先秦时代孑L子所讲的为 学思想是不一样的。在孔子那里。读书和为学是两事.而朱子将 读书和为学统一起来。 L子教学的内容是《诗》、《书》、《礼》、 《乐》,而朱子读书法中显示朱子读书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 经》。这样朱子便将读书法与其治学思想统一起来了 每个人而言.是本来就具备的.只是由于个人阅历有限。尚未认 第二.读书与明理。朱子认为,“读书所以明理” 。朱子讲读 识到而已.读书仅仅是帮助人们悟出这些本有的道理。正如张洪 书方法.虽然把读书作为为学之道,但是朱子最终却是要超越读 《朱子读书法序》所言:“道理合下皆具,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 书.要将书本知识用于修养身心和生活实践的。朱子认为,“读书 焉.反身而诚.万物皆备.岂拘拘寻行数墨间哉!”如果懂得这个 乃学者第二事。”圆即读书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为学穷理的手段。 道理.我们读书的目标就要明确了.读书要以悟透人生道理为根 穷理(或言明理)才是读书的主要目的。他的弟子陈希周问他读 本。相应地.在读书的方法上要切己体察。所谓“学问,就自家身 书修学的门径.朱子日:“所谓读书者只要理会这个道理。治家有 己切要处理会”.实际上就是将书中之理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 治家道理.居官有居官道理.虽然头面不同,然只是一理。如水遇 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发明自己心中之理 这就是读书和日用的结 圆处圆,遇方处方,小处小,大处大,然只是一水尔。”p叫朱子读书 合之处 有着与其明理的目的相结合的特点。宋人齐熙为《朱子读书法》 朱子将读书和为学、穷理、修身以及日用结合起来的读书思 一书所作的《序》云:“其(指朱子)为学也,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 想.为我们打开了深入了解朱子读书法的大门。我们知道,朱子 践其实。……其穷理则以读书为本……岂非文公之读书与人同, 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读书法是其 而所以读书与人异……抑愚谓从古圣贤非不言读书也.而每教 理学思想在读书方面的反映。朱子的循序渐进读书法,将《四书》 人读书以穷理则至文公而愈切.关洛大儒亦非不言读书之法也. 的阅读置于《五经》之前,将“循序”和“渐进”结合起来,强调不贪 而及于循序致精与先看易晓者之云则至先生而始见其愈切者。” 多,不求快.专一精读,将读书方法与治学思想结合起来了。朱子 朱子对于读书穷理的思想和循序渐进的方法甚为重视 将读书 读书法和读书思想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宋代理学家主张“文以 穷理的读书观和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结合了起来 朱子说:“为学 载道”,例如,周敦颐《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 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要,莫贵于循 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I36l强调了“理”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朱 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子继承了这种思想.在读书观上自然以穷理和明道为鹄的.是很 此数语者皆愚臣平生为学艰难辛苦已试之效.窃意圣贤复生所 顺应了理学的发展趋势的。如果从读书和为学,读书和穷理的关 以教人不过如此。盖虽帝王之学殆亦无以易之。”131l朱子对于读书 系看,朱子《四书》放在《五经》之前读,充分体现了朱子读书穷理 与穷理之间的关系认识是通过实践体悟出来的.因而具有一定 的目的性。从读书与修养、读书与日用的关系看,朱子主张读书 的参考价值。朱子虽然讲为学之方.但是却不忘穷理之趣。 要循序渐进,先《大学》,后《论》、《孟》、《中庸》,而后经史,都是先 第三,读书与修养。读书明道可以修养身心,正如现代学者 从为学切要处.从切于日用人伦处着手.然后逐渐深入。总之,朱 钱穆所言:“朱子读书同时即是心地工夫”,“朱子教人读书,乃是 子读书法是和他的读书观和理学思想紧密相关的.了解这一点 理学家修养心性的一种最高境界”吲。读书的过程就是修养心性 对我们今人深入理解和借鉴朱子读书法是很有启发意义的。然 的过程。朱子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总是不忘将它引导修养心性的 而朱子论及读书方法的地方很多.朱子的读书思想也很丰富,本 问题上来。朱子说:“循序渐进……是不惟读书之法.实乃操心之 文只是选取朱子读书法中的循序渐进一种方法和其读书思想中 要,始学者不可不知也。”唧“须是紧着工夫不可悠悠,又不须忙, 的一小部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至于朱子读书方法和读 只常提斯待心醒则愈有力.读书须是不可枝蔓.如读孟子其间引 书思想的其他许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的写作惟望作 援诗书处甚多,今虽欲检本文,但也只须看一段,便依旧自看本 引玉之~砖而已 来章句,庶几此心纯一,道夫日:此非特为读书之方,亦存心养性 之要法也。”嗍读书是修养身心的过程,循序渐进的方法是修养身 参考文献: 心的需要。在朱子那里.读书与修养心性,达到了完全不分的境 [1】【1 2][1 3][1 7】[18][2o]【251【27]张洪、齐熙:(侏子读书法》卷三,台湾 界.因而在读书方法上谨慎而严格。 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第15、16、23、12,12.13、1 1页. 第四.读书与日用。读书不离日用。读书穷理。而理就在日用 【2]【3]【4】【5】【6]【7]【9】【1 o][11】f1 4]【15】[1 6][19】【21]【22】【23】[24]【28][3 0】f31】 生活之中,因此读书切于日用是朱子读书法的又一个特点。今人 【33]【34】张洪、齐熙:Ⅸ朱子读书法》卷一,第4、11、11、11、9、13、 读书最易忽视的地方,恐怕就是人伦日用。读书和生活不能很好 11、19、2O、17、17、19、21、20、18、21、21、3、1、6、4、20页. 地结合起来思考,这是很有问题的。《朱子读书法》很强调读书和 [8]朱熹:(洙子语类》卷十四,朱杰人等:((朱子全书》第14册,上海 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19页. 日用紧密相连这一点。朱子说:“读书已是第二义。盖人生道理合 【261[29][35]朱熹: 朱子语类》卷十,朱杰人等:《朱子全书》第14 下完具.所以要读书.盖是未曾经历见许多。圣人是经历见得许 册,第323、313、313页 多。所以写在册子上与人看。而今读书.只是要见得许多道理。及 [321钱穆:(侏子学提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 理会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原有的,不是外面旋添得来。”嗍可见 159页. 朱子的读书观是,读书是为了弄清楚人生道理.而这些道理对于 【36】周敦颐:(惆敦颐集)),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5页. 一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