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石林县鹿阜小学现代教育发展掠影
石林县鹿阜小学副校长 高锋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在不断探讨深思:小学生学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在这物质与精神资源丰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守住基础教育这一块净土,让孩子们天真、纯洁的心灵里有清新的氧气,灿烂的阳光。走出“分数至上”的困惑,走出成人化教育模式,让孩子在童真童趣中快乐、健康成长。知心姐姐卢勤说:“成长比成功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鹿阜小学在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拓展学校发展内涵,在提高教学质量基础上,抓好学校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学校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学校办学历史掠影
鹿阜小学始建于民国3年(1914年),由万寿亭义学、正觉寺、城隍庙、徐氏祠、赵家庙四所私塾合并改建成的一所新型小学,当时称“多级小学”。民国8年发展为高级小学。民国14年(1925年)学校办为县立鹿阜高等小学。到民国26年(1937年),这一地区的所有小学合并为一校,因校址位于鹿阜山山顶,校名因此而得名。民国34年(1945年),鹿阜小学又分为两校,即鹿阜小学与长庚小学。1952年更名东门街小学,1958年鹿阜小学与南城外小学合并,称东南门小学。1961年又恢复称东门街小学。1967年学校更名为东风小学,1986年正名为鹿阜小学。1993年1月成为县直属小学。
2011年8月鹿阜小学由旧城区东门街78号举校搬迁至新西城区,与石林一中相比邻。整个校园占地62.65亩,教学用房9644.53㎡,绿化面积15852㎡,体育活动场地5701㎡,新餐厅已投入使用。一所布局合理、
-1-
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雅的教学环境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学校现有教职工98人,32个教学班,1574名学生。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风雨沧桑,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几度辉煌,成为石林县趋之若鹜的小学校。但学校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人口增长,教育改革深化,新增几所城区学校。在近十年的发展中,老校区区位优势逐渐淡化,“老大哥”学校地位弱化,直属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校向前发展路在何方?学校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在哪里?这一系列挑战摆在每一位鹿阜小学教育人面前。
二、传承优秀文化,稳步推进改革
鹿阜小学可以说是一所“年轻的百年老校”。之所以说年轻,是说从老校址搬到新校址仅有三年时间,全新的办学设施设备,全新的校园环境,还处于再认识和磨合阶段;之所以说老校,是说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承载多年的办学文化。我们如何传承百年优秀的办学文化,我们又如何摈弃落后消极的办学文化,都考验着每一位管理者是思想和才智。
搬入新学校,搭建新的领导班子。面临师生与新环境的适应,教师与新领导班子的适应,整个管理机制与新设施设备的适应。考验领导班子,考验着鹿小教育人的团队。学校着力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团结和依靠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百年老校优秀的教育文化主要凸现在:善与协作、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争先。鹿阜小学教师团队总体综合能力是全县拔尖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凝聚群体智慧与力量是学校发展不竭的动力,学校班子深入课堂一线,广泛听取广大教师的心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积极的内动力,激发教职工想干事、爱干事、干成事。
2、抓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我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老县城西北社区、东门社区子女,外来务工子
-2-
女,农转城子女和附近小区子女。新校地处西城区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农民家庭子女,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子女仅为少数。学校的学生要说是城区孩子又不像城区孩子,要说农村孩子又不像农村孩子。学生之间家庭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学生的养成习惯很差,各种坏毛病都有。学校班子齐心协力,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从班主任培训,少先队工作落实入手,完善各种制度。积极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培养“校荣我荣、校耻我耻,学校在我心中,我心中有学校”的爱校思想;培养学生“精气神”,让每一位学生做一位鹿阜小学的学生有自信心、自豪感,有责任心、责任感 。
学校要发展,要注入师生的活力和智慧。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过去辉煌成绩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也不能只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当一个团队充斥着“太糟了”、“没办法”、“做不来”等消极文化的时候,学校发展肯定一团糟;而充满着“好的”、“没问题”、“我去办”、“一定会有办法的”的好气场的时候,学校发展会越来越好。
三、抓好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着力抓好特色教育,给学校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搬入新校后,在张校长的带领下,行政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协作抓落实。常常分析研究学校发展的潜动力,极力开发各种特色教育。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的资源优势,挖掘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长,让有特长的教师带特色班级,培养出有特长的学生。
1、抓好体育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现有体育活动场地5701㎡,加上与县一中共用运动场,学生生均活动的场地,各种体育设施设备都是全县小学校最大、最好的。有这么优越的资源,学校根据实际,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类课程。并制定目标,要求从我校毕业的学生要会一项传统类体育项目,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012年,学校女足代表30多万云南希望工程孩子参加由中国
-3-
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2年斯凯孚‘与世界有约’希望工程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荣获第四名;在二十三届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男女足球队双双获得冠军,男女篮获得季军;在县二十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学校田径队获得团体第三名;2013年12月参加昆明市大课间评比活动中荣获第一名。
2、抓好文艺特色教育,提高学生幸福指数
小学校园应该是充满着朗朗书声,充满着歌声,充满着鼓乐声的圣地。充满快乐、充满活力、充满稚趣、充满梦想是童年的一笔财富。童年的快乐指数必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就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欢乐、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的环境。学生有极高的幸福指数,才会让学生有极高的理想和追求。近三年来,学校开办了巴乌、葫芦丝、竖笛、舞蹈、合唱等特色班,组建了少先队鼓号队,少先队管乐队,少先队鲜花队。各特色班、队都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舞蹈队、合唱队参加2013年昆明市中小学艺术节活动获二等奖,少先队鼓号队通过市级A级鼓号队验收,少先队管乐队、鼓号队、鲜花队在参加石林县第二十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出场仪式,赢得县领导和兄弟学校的啧啧称赞。学校彝族少儿健美操(课间舞),室内手语操采用本县、本校音乐人创作的民族特色音乐,在昆明市大课间活动中的展演,优美的旋律和舞姿折服了每一位评委老师,给予高度评价。
3、抓好写作、绘画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
校园少先队红领巾广播每天在优美的旋律中如期而至,作文兴趣小组编写的广播稿,播音兴趣小组播出的节目,学生最喜欢。绘画兴趣小组手工制作的泥塑、油画、国画作品栩栩如生。写作、播音兴趣小组在参加石林县中小学生“经典美文诵读”和“校园课本剧”比赛中双双获得一等奖。从校园广播中,从参加各种比赛中,从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了学生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自信心,让每一位
-4-
学生人格、品格健康发展。
四、学校在收获成果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鹿阜小学作为石林县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县直属小学,是石林教育的窗口、示范。先后荣获“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 “云南省优秀乙等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省先进少先队大队”,“昆明市绿色学校”,“昆明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昆明市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县级科普示范学校”等殊荣。学校秉承“厚德、笃行、尚美”之校训,“乐教、活教、善教”之教风,“好学、乐学、自学”之学风,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这所百年老校里都能平安、健康、快乐成长,个性潜能最好开发。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的学园、乐园、花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学校通过各种特色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学习,更是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一种技能,为学生终生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