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20卷第1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v01.20,No.1 2011年3月 Journal of Jilin Agricuhurai Science and Tedmology Conege Mza ̄h,2011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秦秀丽,孙佳岩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吉林1321O1)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几 个方面,对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索,简要介绍了在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探索与体会,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 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Q93—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icrobiology Courses QIN Xiuli.SUN Jiayan (脚n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 ̄:hnology College College ofBido ̄al 鲫 ,埘in 132101) Abstract:Microbiology is one ofbasic cou "oflife sciences.From teac ̄ng content,teac ̄ngmethods,teach— ing ways,teaching practice and SO on sides,discovered the teaching refonTl of Microbiology COUl'd* ̄S and introduced some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in ol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sortie related courses. Key words:Microbiology;the reform of course;teaching practice 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起着奠基和先锋 课程的特有内容,这就需要合理穿插相关知识、优 的双重作用,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 ,也是我院 化授课内容。将属于微生物学范畴的生物化学、 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 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有关内容,有 有应用较广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如何让学生通 机地渗透到微生物学中来,正确地反映微生物学 过微生物学教学,牢固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 在其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相 论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互促进的关系。同时,注意经常与其他相关课程 具有从事微生物学有关的生产和科研等工作能 教师相互交流,倾听学生意见,对涉及到前面课程 力,一直是我们在微生物学教学中长期关注和努 已学过的内容,在必要情况下,老师仅做重点提 力探索的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全面培养学 示。对平行授课内容,与授课老师商定,力求避免 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们在微生物学教学中进 重复,保持微生物学的独特性。 行了改革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 《微生物学》的教材内容较多,由于课时较少, 兴趣,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受到学生的普遍欢 在教学中如果照搬教材,不突出重点,面面俱到地 迎。 讲,难以使学生抓住重点,就会引起学生的“消化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改革研究 不良”,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在有限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微生 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 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 技能,在准备教学内容时,不是简单地按照教材的 学是相互交叉和融合的,这些课程在授课时间安 章节的顺片进行讲授,而是在理解教学大纲的基 排上有前有后,如何避免微生物学与先上的课程 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与安排以及对讲授 某些内容的重复,又为后续课程留有余地,突出本 内容的深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 收稿日期:2010—10—28 作者简介:秦秀丽(1966一),女,吉林省永吉县人,副教授,从事微生物教学与研究工作。 ・79・ 第20卷第1期 2011年3月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vo1.20,No.1 March.2011 的要求,力求讲清概念,理顺脉络,阐述规律,突出 重点,把握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为后 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概念明晰 化,理论广延化,点状知识连续化,平面知识立体 化,有助于学生把握事物特征,提高学生概括取舍 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大多是教师在 课堂上不停地讲授,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考试前学 生背书、背笔记;课程结束后,学生掌握的知识所 3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板书加挂 图的微生物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 段,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在微 剩无几。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教学过程 中只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3]。为了能够使学生 既掌握基础知识,又了解本学科新进展,同时充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在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 行了改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精心地设计教学 方法,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 式教学、比较法教学等多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如在讲授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芽孢时,先给学生 讲清芽孢的概念,使学生知道芽孢是生命世界中 抗逆性最强的一种构造,杀灭芽孢是制定灭菌标 准的主要依据。然后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的 思维,探究芽孢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与其所 具有的特殊结构是密不可分的,然后再用生动的 图片介绍芽孢的结构,使学生能够把芽孢的抗热 性、抗干燥、抗化学药物等特性与其结构密切地联 系起来,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使学生易于 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案例式教学,尽 量将所讲授的基础理论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联 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微生物学与我们日常生活 和生产实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在介绍酵母 菌时,将酵母菌与馒头、面包的制作以及酿酒联系 在一起,在介绍霉菌时,与青霉的发现和生产以及 利用曲霉制酱、利用毛霉生产腐乳联系在一起,不 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极大地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时,积极引 导学生横向比较,启迪学生思维,如在教学过程 中,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微生物不 同类群(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病毒)结构的 比较”、“微生物营养类型的比较”、“微生物呼吸 类型的比较”、“微生物发酵类型的比较”、“微生 物对营养物质吸收方式的比较”等运用比较法教 ・80・ 生物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使教学效果有了 前所未有的提高。首先,多媒体技术增强了微生 物教学的直观性,将微观世界宏观化,使枯燥的知 识生动化,复杂的内容图解化,创设了有利学生学 习知识的情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学生 易于理解记忆,其效果胜过任何语言的描述。其 次,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 在课堂上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优化教学过程,增 强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多媒体教学将教师从繁 重的板书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其讲课技巧的发 挥,增加师生间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 参与性。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微生物学课程的教 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我们也要充分的认 识到CAI课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合理的 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不能成为简 单的电脑操作员和解说员。多媒体教学的关键仍 然是教师,教师应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在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放弃传统教学 方法的优点。另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 量加大,教学速度明显加快,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 教学的节奏,教学进度宜慢不宜快,给学生留有记 笔记和进行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 效率。在课件的制作上下功夫,使制作的微生物 课件具有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过于追求画面的 美观,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幻灯内容应尽量以 图像为主,辅以少量关键性文字,文字过多,只会 使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 系,更谈不上思考问题,就会影响教学效果。此 外,课件制作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特别是字体的 颜色应与背景有足够的差异,突出色彩差异,可有 效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否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注 意力分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使 用过程中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多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20卷第1期 2011年3月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ege V01.20,No.1 March,2011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微生 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和创新精神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4一 。在微生 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加强了实验教学,将验证实 习兴趣。《微生物学》是技能性极强的课程,为了 克服传统考核方法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比较全 面、客观、公正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根据 《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我们对学生的成绩考核 体系进行了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 现,实验操作,理论考核等多层次予以综合评价, 特别是对学生的平时表现都有记录并及时反馈给 学生,既起到了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又可作为 验向综合型。探究型实验进行转化,增加了综合 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做一些重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手段,效果明显,对教学 点的和具有启发性的讲授,给学生留下更多时间 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去探索、去发现、去讨论,不断地为学生设计问题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情境,让学生自已去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使 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的探索是 学生成为整个实验中的操作者、研究者。例如在 无止境的,作为教师必须努力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革兰染色的实验时,由于学生初次操作,对实验操 在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教育 作的不稳定,有的学生染色时没有得到预期的染 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色结果,有的两种细菌染成一种颜色;有的在同一 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我们在微生物学教学 细菌涂片区域内半边紫色半边红色;有的细菌涂 改革中的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片区域成黑色一片看不到颜色等,与理论不符合, 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微生物 针对这些问题,不是把其原因告诉给学生,而是给 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再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彼此交流,讲解各自的操作过程和想法,分析为什 参考文献: [1]朱旭芬,贾小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性,深化微生物学教学 么出现这些结果,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 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1):185~187. 通过“实际操作一实验观察一提出问题一思维加 [2]荚荣,王怡平.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 工一获取结论一知识转换”的探究过程,不仅验证 学杂志,2002,18(I):40~42. 理论,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进行转换,将理论知识与 [3]汪正清,黎庶,谭银玲,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 实验密切地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 微生物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 2005,7(3):227~228. 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张玲.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J].微生物学通报,2OO7,34(4):1018~1020. 5建立科学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 [5]胡廷章,黄小云,刘仁华.提高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效果体验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812~814. 分,是检验教与学双边效果的重要措施。科学合 理的考核方法将会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 责任编辑:吴艳玲 蛤 、 I、墒 I_\ 分 、- 石\ 、! 五 Il\ (上接第53页) [2]张吉刚,梁娜.基于Bom网络一主成分分析一BP网络预测 [5]张学工.关于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J].自动化学报, 模型[J].统计与决策,2oo8(6):158~160. 2000,26(1):32~42. [3]苏义鑫.魏毅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研究 [6]李方方.基于Matlab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工具箱及其应 [J].电手元器件主用,2 ̄9(5):74~79. 用[J].计算机应用,2OO6,12(26):358~360. [4]朱建平.SlZ ̄8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O7. 责任编辑:建德锋 ・ 8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