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跨度钢栈桥温度效应论文

大跨度钢栈桥温度效应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大跨度钢栈桥温度效应论文

【摘要】与传统平面设计方法相比,综合考虑了各杆件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力学概念更加明确,桁架支座假设与实际做法相符,避免构件设计偏保守。本工程于2008年3月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当年8月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安全使用5年。 1.工程概况

某化工企业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其中原料输送系统工段有一条跨越冷破厂房输煤栈桥,栈桥离地高度为10.7m~28.6m,倾斜角度12度,栈桥单跨最大跨度为43.4m。

工程建设地点为非抗震区,基本风压0.4 KN/m ,极限最低气温-35℃,极限最高气温28℃,年平均气温-2.2℃。栈桥结构形式为空间钢桁架,主桁架为平行弦式桁架,兼作围护结构骨架,设置上、下弦水平支撑和上弦横梁以保证桁架的空间稳定、增强空间刚度、减小弦杆平面外计算长度。以43.4M跨(③~④轴间)桁架为例,结构立面、平面布置详下图一,钢材等级为Q345-E, 各杆件截面分别为:上、下弦杆双槽钢40a、最大端立杆为双槽钢25a、最大斜腹杆双槽钢16a,桁架高度3.5m,最大节间距2.2m。 2.问题的提出

热胀冷缩是自然界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当结构温度改变时,结构各杆件将随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产生膨胀或收缩变形,由于各杆

件间的相互约束还会产生应力,称为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3.栈桥结构计算及分析

本工程结构力学模型计算采用SAP2000通用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模型中各杆件结点处,用刚性节点来模拟节点板的约束作用,材料属性定义同前述。恒载包括栈桥桁架、支撑、楼板、围护等自重;活载包括皮带输送设备、楼层检修荷载、施工荷载等;顺风风载取值0.4K N/mm2;栈桥桥面采用钢板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3.0K N/mm2;栈桥屋面为压型钢板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 N/mm2。 温度作用一般分为季节温差作用、骤然降温温差作用和日照温差作用,本设计于2008年完成,当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对温度作用取值及荷载效应组合无明确规定。设计时考虑到本工程为完全暴露在室外的钢结构,其温度作用为结构使用过程中极限最高(低)气温与合拢温度的差值。当地施工期为每年5月~10月,综合考虑施工期内月平均气温及各月最高(低)气温,合拢温度确定为10℃~20℃间可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温度作用标准值为:结构最大温升Δt=35℃、最大温降Δt=15℃,取Δt=35℃的温差变化值进行计算。活载、温度作用组合值系数分别取0.7和0.6,这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相符。分析表1各工况组合值可以得出,大跨钢桁架设计时应将温度荷载作为可变控制荷载进行组合,桁架杆件设计值取自组合工况2,杆件截面设计时考虑节点间次

应力影响、受拉杆件疲劳验算和施工吊装工况,按轴心受拉、受压构件进行截面设计。

空间桁架模型支座定义为简支,节点1、2处支座约束Y、Z方向线位移,节点3、4处支座约束X、Y、Z方向线位移,图二为SAP2000计算在温度作用下支座位移值,节点1、2水平位移约18.6 mm,节点3、4位移0mm。计算值与支座假定相符,说明温度作用下空间桁架各杆发生拉伸(收缩)变形,会导致支座产生位移。 4.减小温度作用对栈桥整体结构影响的方法

温度作用下,桁架支座将产生位移,如果支座位移得不到释放,将带动其下栈桥柱柱顶随其移动,导致柱底弯矩值大幅度增加。本工程在设计时考虑采用“放”的连接做法,即释放在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支座位移,以避免增加柱底弯矩,这种做法与计算模型中支座假定一致。

桁架支座支承于栈桥柱连接牛腿一侧,牛腿上设置一个棍轴盒与牛腿四周围焊,棍轴盒内放置棍轴及润滑油,桁架支座置于盒内棍轴上, 此做法有效的释放了桁架支座沿纵向(X方向)位移;在桁架支座节点板上设长圆孔,用高强螺栓与栈桥柱一侧连接,以达到限制桁架支座沿横向(Y方向)位移,但可沿X向移动的目的,具体做法详图三。图四为棍轴大样图,棍轴为工厂机械加工,保证加工精度,确保桁架支座能随其滑动。该节点通过棍轴和长圆孔的应用,能达到

“放”的目的,棍轴盒和长圆孔沿X向的长度按支座位移计算值确定。结 语

目前,针对钢结构温度作用的研究较少,规范中温度作用的计算方法规定不具体,设计时考虑结构的温度作用效应是以结构受到约束(合拢)时的温度为起点的,所以在合拢安装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温度,如选择阴天或正午之前,温度变化相对均匀的时段,以减小温度作用效应,提高结构安全储备。对于天气变化引起的骤然降温温差或日照温差产生的效应,可采用保温隔热墙板、围护结构涂刷浅亮色外墙漆等方法来减小影响。

采用Sap2000进行空间计算分析,与传统平面设计方法相比,综合考虑了各杆件间的变形协调关系,力学概念更加明确,桁架支座假设与实际做法相符,避免构件设计偏保守。本工程于2008年3月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当年8月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安全使用5年。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SAP2000中文版使用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09

[3]马卫华,钢桁架温度应力研究,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5月

[4]益德清,建筑结构在温度作用下的计算,工程力学,1988年2 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