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历史告诉我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来源:意榕旅游网
历史告诉我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9期

张士文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由此,中华民族迎来了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抚今追昔,问道于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创造了璀璨的文明。近代以来,由于闭关锁国,面对西方工业革命的世界潮流,大清帝国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中国落伍了,不断遭受外国列强侵略和欺凌,甚至走向亡国灭种的边缘。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抗日战争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了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衰弱局面,被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所取代。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中国人民抱定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抱定了血战到底、抗战到底的信念,抱定了光复祖国、屹立东方的追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旗帜,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巨人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更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在当前,坚持爱国主义,就是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把满腔的爱国热忱化作振兴中华民族的力量,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了全民族抗战的旗帜,在东北组织爱国军民、游击队和抗日联军进行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存亡的关键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响应,全国各地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战争

进入相持阶段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敌我力量的对比,制定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和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从狼牙山五壮士到刘老庄连,从杨靖宇、赵尚志到左权、彭雪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和新四军始终活动在抗日斗争的最前沿。中国共产党开辟广大敌后战场,领导抗日军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人民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但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推动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胜利的根源存在于民众。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在那个浴血重生的年代,反抗日本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成为中国社会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界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愿和意志。全国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在一起,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全国各族人民几乎全部直接参加了保卫祖国的战争,各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一起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广大妇女儿童也纷纷投身到抗战之中,为抗战贡献热血和力量。身在国外的华侨,与祖国抗战事业休戚与共,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许多华侨儿女回国参战,血洒抗日疆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通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到战略反攻,从东北到华北,进而到全国,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无数民族英雄奋勇杀敌、以身殉国,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筑起了誓死抗战的坚固长城,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历史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动员各方力量,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群众路线在过去、今天、将来,永远都是我们的生命线。

四、得道多助,正义战胜邪恶、进步战胜反动,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由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而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的严重破坏。法西斯成为当时国际上最邪恶、最凶残、最反动的势力,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事业。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战的成败不仅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给日本侵略者以重创,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力量,毙伤俘日军150多万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中国人民的抗战震撼和感召了世界的正义力量。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一大批国际友人、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冒险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柯棣华医生等外国医护人员,真实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业绩的贝特兰、爱泼斯坦、斯诺等外国记者,中国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等,他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与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既深重而又现实的考问,追求和平发展共赢是人类进步的潮流和永恒的主题。在历史长河中,和平与正义终将不可阻挡,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既是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是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进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责任编辑/李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