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蓝山二中2019年下期期中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9分)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 拼音化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 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
1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 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 中国汉字具有书写性,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所以优于西方的拼音文字。
C. 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 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 文章具体阐述文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C. 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 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自己
2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的文化道路。
B. 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体现了汉字作为方块字的特点。
C.汉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
D. 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二、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4~6题(共15分)
永远的巴金 王 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
3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李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有删节)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作者读过许多巴金写的与翻译的作品,深深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
B. 巴金喜欢高尔基笔下的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
4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唤光明、驱逐黑暗的愿望。
C. 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 “巴金的矗立”是指巴金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在人民心中及文学史的崇高地位,是对巴金的高度赞誉。
5.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这句话在文中有几层含意?请结合全文分点概述。(6分) 6.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
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
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
斩樊于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5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
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以:通“已”,已经 .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并,齐等,同样 .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借助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受 .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B. 变徵: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 陛下:殿前的台阶下。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6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D.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姿态。 9.从节选内容看,对荆轲形象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10.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
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 李广将军传》,有删改)
7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注释】①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B.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C.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D.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1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 .B.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领) .
D.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陈:通“阵”,阵地) .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
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
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 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四、古诗词阅读与默写(共1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9分)
8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 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 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 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 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ò):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 C.“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17.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雨巷》 ) (2)但我不能放歌, 。 (《再别康桥》 )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9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5)《诗经·氓》中写出了男主人公对爱情没有定准,感情不专的句子是“ , 。” (6)《诗经·氓》中“ , ”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五、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
A戮力lù 游说而出zhuì 弄堂lòng ..shuì 夜缒..B颓圮 pǐ 骷髅gū 屏息以待píng 契约 qiè ....C遒劲 jìn 尸骸 hái 长歌当哭dàng 望风披靡 mǐ ....D婆娑菊chú 迥乎不同jiǒng 切齿拊心fǔ .suō 雏...19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 陨身不恤 撤离 蒙蒙细雨 桀骜 B 世人瞩目 掩映 阳光明媚 汽艇 C 抱残守缺 脉博 不由自主 详细 D 贻笑大方 追逐 绿树成茵 窒息
2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B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曾赴剑桥大学学习,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再别康桥》。 C《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
10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D《大卫.科波菲尔》是美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作品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美国的广阔画面,小说具有净化人的灵魂的巨大的道德力量。
21.每逢节假喜庆之日,我国有贴对联的习惯。今年春节有人写了一幅春联,上联是“一曲牧歌传牛背”,下面适合做它下联的一项是(3分)( )
A.无边柳色绿村头 B.铁牛喘月平畴绿 C.茧手挖来遍地金 D.为民当效黄牛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确存在质量 的现象。虽然有些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如何鼓励作者不会出于功利目的一味地迎合读者口味而 ,并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创新,从而向大众提供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俱佳的优质精品网络文学作品,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社会、公众以及传统的文学界,需要对十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也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持续关注, 。它尚不成熟,( ),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应当是整个社会 的责任。
2018年知识付费迎来从高潮迈向洗牌的拐点,倒逼知识产品内容服务加速升级,也进一步加剧网络文学作品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一些领先网站正在面临活跃用户增长瓶颈,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B.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拓展,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11 / 12
湖南省蓝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年(2019年下半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题(无答
案)
C.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提高,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D.这将催生更多围绕网络文学的变现为目标的新尝试,知识付费的概念将不断扩充,将从知识付费迈向知识服务的更广层面。
2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但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 B.因为生命力旺盛,也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 C.但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 D.因为具有世界其他社会文学难以比拟的活力,生命力旺盛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良莠不齐 随波逐流 因势利导 责无旁贷 B.良莠不齐 趋之若鹜 顺水推舟 义不容辞 C.参差不齐 随波逐流 因势利导 义不容辞 D.参差不齐 趋之若鹜 顺水推舟 责无旁贷 六.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不知不觉,高中生活就过去了两个月。在这里有新同学、新老师,有新的课程、新的校园生活。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独特的感受!请写一封信给父母或好友,将你的感受和故事与他一起分享。
要求:1、题目自拟;2、必须符合书信格式;3、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信作者统一用“明华”代替;4、字数700字以上。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