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施方案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的基础环节,是控制动物疫病传播,防止疫情爆发流行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按照农业部兽医工作重点的要求,根据省市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乡检疫工作实际,特制定应城乡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基础性检疫工作,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保障畜禽产品质量的安全,确保我乡动物检疫工作稳步推进,确保我乡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推进我乡产地检疫工作,全乡动物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的产地检疫开展面必须达到100%,产地检疫率必须达到100%;散养动物产地检疫率,开展面必须达到100%,散养动物未来三年的产地检疫率要逐步达到90%,检疫出证率必须达到100%。

(二)严格动物产地检疫的操作规范,坚持\"五个到位\"。一是检疫项目要到位;二是检疫程序要到位;三是检疫标准要把握到位;四是检疫处理要到位;五是检疫记录要到位。

(三)严格把好动物产地检疫关,“做到五个不放过”。即:患病动物不能放过;患病动物的同群动物不放过;疫区内易感动物不放过;未经强制免疫的动物不放过;未佩带法定动物标识的不放过。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检疫工作体系,合理布局产地检疫报检点.动物产地检疫的基本特点是要面向千家万户的临栏检疫、点多、面广、饲养分散,时间难固定。为此,一是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导、督导全乡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二是设置村乡检疫申报点,具体负责本村的产地检疫申报工作;三是建立村级协检员队伍,搞好点上的产地检疫工作。

(二)严格动物产地检疫的操作程序,规范检疫员、协检员检疫行为。一是正确理解,产地检疫是畜禽畜开饲养产地之前的检疫;二是了解疫情,确定动物是否来自疫区;三是查验免疫证明,畜禽是否佩带标识,强制预防接种的项目是否在有效期内;四是临床健康检查,包括静态、动态、食态,个体检查、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体温、排泄物等。五是出证,符合规定健康的动物出县做检疫证明,不合格进行无害化处理。检疫员、协检员要文明出检,准确地把握法规政策,规范自己的检疫行为。

(三)加强动物卫生监督,为动物产地检疫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一是积极宣传,宣传本部门的法律法规,使动物饲

养者,经营户主动履行报检义务,知晓违法的后果,实现检疫观念的转变;二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于逃避,抗拒检疫的行为要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三是加强部门的配合,密切与公安、法院等强权部门联系,取得支持,确保产地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强化责任、完善机制。全乡围绕推进产地检疫工作要强化责任,完善机制。第一,要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检疫任务,责任区域,做到定岗、定人;第二,建立完善规范操作机制,使产地检疫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第三,建立完善检疫申报机制,让群众知道“到哪检,何时检、如何检、怎么检、谁监管”;第四,建立完善动物饲养数逐月核查机制,分析数量增减的情况。

四、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推进产地检疫工作是我乡检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局为此将召开动员大会,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专班督办,落实工作经费。

灵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梁原分所

二〇一五年一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