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经验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经验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经验

历史是社会科学中的比较基础的门类,随着初中课程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本文旨在探讨一些初中历史教学经验,在初中历史课上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高效率的进行自主学习,希望对以后的历史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标签: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堂教学也应该改革,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所在,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更高的要求,怎样带动课堂氛围,提高课上掌握知识的效率,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

一、多种办法相结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检验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的标准,教师通过提前备课,采用多种方法,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牢牢掌握最核心、最有用的东西,这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应该及时的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老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而不再把自己作为中心,应该师生平等,营造友好和睦的教学氛围。这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多补充生动形象的资料来丰富主线,让每一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避免单调的说教。这样能引起学生的认可度,让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他们才可以有想法、有见地的来表达自己。

知识联络点意味着很多不一样的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络,反映的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共同点,能够相互联络转化。学生通常比较敏感现实和历史现象的联络点,正确的获得及把握这些联络点,能够更加快速的记住知识。这些联络点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能激起学生的干劲,起到促进作用。

二、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思考,带着疑问去看书,以疑问为出发点,有了疑问才会有所思考,才能对课本上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学生会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而去搜索资料。教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儿方是出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的为学生设疑,通过学生自己学习之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再有补充的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活跃思考。当他们的思路遇到问题的时候,再及时的给他们点拨,让他们能够拨开云雾见月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不走神,很快的进入状态,让很多看似平淡的人物和道理也能有出人意料的地方。

常识是人人都应该知道的,也比较浅显易懂,中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求知欲

也是很强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尽量的运用手中的课本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引进最近最热门的常识,但是不要本末倒置,总是想方设法地搜索教材以外的资料,就会忽略课本的价值,课本所选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充分利用手中这些现成的材料,最大化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不要以为现成的东西没有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实只需教师仔细备课,长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辅之适当的社会热门,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

现在,教学离不开多媒体,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它已广泛应用于平时教学,多媒体也发挥了活跃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声、行、色并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情景交融,用真情实感传染学生,触及其魂灵,震慑其心魄,达到以情热情、以情育情之意图。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古时,感同身受,若历其事,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达到化理为情,融情于理的作用。但是也要注意使用多媒体不要过度,视频放得太多的话,就会让学生久久不能回到课堂上,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应该根据整个课程的特点选择播放的题材和播放的时长。还有无论多么完善的PPT,都是无法完全取代课本的地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

四、因材施教、注意关注学困生

一个班级一般有几十名学生组成,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是不尽相同的,虽然年龄相同,但是学习成果是良莠不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清楚学生之间的差距,应对症下药、培育补差,对成果杰出的学生高标准,严请求,精雕细镂;对中等的学生拟定追赶方针并催促其定期赶上;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则更加需要教师的关怀和鼓励,做到不排挤、不讥讽、不抛弃,给其特别的重视,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心,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表扬,当他们犯错误时,给予适当的宽容和理解。学困生转优之路是比较漫长的,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半途而废,给学生机会,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处理问题,也会让科任教师如虎添翼。

五、做好学生作业检查工作,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师应该及时的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是不是真正的以學生为主体,是不是真的引导学生思考,还是只是机械性的给予,教学中是不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在每学期结束之后,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一定拘泥于一套试卷,可以通过学生对某章节知识的概括能力,以及对总体体系的把握能力,得出结论。学生可以自行反思自己做作业时有哪些不能掌握的知识,如果很多学生普遍反映某章节不会,就有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好。教师应该积极的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办法,扬长避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经验和方法,教无定法。只有不断

的反思,才能实现教学水平在实践当中螺旋式上升。教师只要在自己的水平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自我,就是一大进步。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创新,灵活的教学,相信一定会达到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于玲,追求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山东教育,2008(Z2).

[2] 徐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南京师范大学,2011.

[3] 李娜,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0).

[4] 苏莹,浅析初中历史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5] 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