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学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科学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意榕旅游网
博硕论坛 2013年(第3卷)第29期 科学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① 苏煜 (大连海事大学工作部辽宁大连1 16026)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大连海事大学3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科学运动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旨在通过 科学运动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各项因素影响的关系中,寻求促进学生健康的有效手段,为培养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的参 考意见。 关键词:科学运动 大学生 健康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3)l0(b)一0013—02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 行为影响最为关键,不仅表现出对人际支持行为的影响,还影响到 自己;1 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 他们的压力管理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 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影响。可见,自我意识的提高,养成良好的 2.2科学锻炼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健康生活方式才会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健康。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 研究发现,有53.5%的大学生在运动中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时, 他们正处于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关键时期,而世界观的不成熟也 自己能够主动向卫生专业人员或相关教师请教,另有46.49%的大 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因此,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会维护他 学生却不会主动进行请教,可见,大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和自我保 们的一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影响到他们 健意识还有待加强。另外在对大学生运动不适时能否主动请教对 的健康和生活 -4J。本研究正是基于此,从科学运动与大学生健康 健康生活方式影响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健康责任行为、人 生活方式的关系中,探讨科学运动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以期为 际支持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外显行为、内隐行为和总分,有显著性 高校管理工作者和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学校 差异P<0.05(F健康责任行为=9.500,P=0.002;F人际支持行为=i0.224,P: 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0.002;F生命欣赏行为=9.335,P=0.002lF外显行为=8.143,P=0.005{F内隐 }亍 =9.682,P=0.002;F =10.661,P=0.0012)。这说明,大学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运动不适时能否主动向有关人员请教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 1.1研究对象 康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对外显行为中的健康责任行为的影响,以 在大连海事大学一至三年级随机抽取400名大学生为调查 及内隐行为中的人际支持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 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为 2.3科学制定锻炼计划的调查与分析 96.25%。 研究发现,有43.64%的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 1.2研究方法 锻炼计划,另有56.36%的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 1.2.1问卷调查法 炼计划,可见,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科学锻炼的意识,但大 研究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年级、性别、基本锻炼状 部分学生还是缺乏这种意识的。另外在对大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 况等社会性调查内容;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 ,包 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对他们健康生活方式影响进行的单因素方 括8个维度、38个条目,分为外显和内隐生活方式两个子量表。 差分析表明: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外显行 1.2.2数理统计法 为和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O.05(F 镕 =23.980,P=0.000;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I6.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F饮食营养行为=4.390,P=0.037lF健康责任行为=4.343,P=0.038;F外显 =8.365,P=0.004;F =4.521,P=0.034)。这说明,大学生 2结果与分析 能否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 2.1寻求健康改善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康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对外显行为的影响,其中重点影响到他们 研究发现,在遇到健康问题时,有1 86名大学生能主动向卫 的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和健康责任行为。 生专业人员或相关教师请教,占所有被调查学生的48.31%,另有 2.4结合自我健康状况。根据运动处方进行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51.69%的大学生不能主动请教,可见,还是有一大部分学生的健 研究发现,有54.03%的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向相 康意识较低。另外,在对大学生能否主动请教健康问题方面进行 关教师请教运动处方,另有45.97%的大学生不能主动请教运动处 的健康生活方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健康责任行为、人际支持 方,可见,多半数学生具有科学锻炼的意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 行为、压力管理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外显行为、内隐行为和总分 生缺乏这种意识的。另外在对大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主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 1壬 =6.920,P 0.009;F^ 女 动向相关教师请教运动处方对他们健康生活方式影响进行的单因 持行为=6.498,P=0.011;F压力管理行为=3.859,P=0.050;F生命欣赏行为 素方差分析表明: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 =9.516,P=0.002;F外显行为=4.591,P=0.033;F内隐行为=8.435, 际支持行为、生命欣赏行为、外显行为、内隐行为和总分,有显著性 P=0.004;F =7.722,P=O.006)。这说明,大学生能否主动请教 差异P<0.05(F运动锻炼行为:5.151,P=0.024lF饫食营养行为=8.663,P 健康问题可以影响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其中表现出对健康责任 =0.003}F健康责任行为=5.894,P=0.016;F人际支持行为=5.196,P=0.023l 行为影响很明显,进而可以影响到他们的外显行为,另外,对内隐 F生命欣赏行为=5.744,P=0.017;F外显行为=9.020,P=0.003IF内隐行为 ①基金项目: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度教改项目:元认知游泳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2Y30。 课题来源: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2-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航海大学生医体结合健康促进模式的研究,交教研1202-115。 作者简介:苏煜(1970一),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3 2013年【第3卷)第29期 博硕论坛 =4.274,P=O.039 =7.458,P=O.O07)。这说明,大学生在 其中主要影plan他们的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 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后,能否根据需要向相关教师请教运动处方 为、人际支持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 2建议 对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外显 3.(1)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多渠道地培养他们维护健康 行为上,还表现在内隐行为上,其中主要影响到他们的运动锻炼行 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 的意识。 (2)体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加强运动保健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在体育教育中学会如何根据自 身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 (1)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不能主动向卫生专 业人员或相关教师请教,对维护健康的意识偏低,另外,这种意识 可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责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和 生命欣赏行为,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4)培养学生的科学锻炼意识,加强运动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体育教师也需要加强开运动处方的能力。 (2)大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还有待加强。另外, 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报告(2005年)[M】.北 大学生在运动不适时能否主动向有关人员请教可以直接影响到他 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8-9. 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对外显行为中的健康责任行为的 [2]陶芳标,张洪波,许韶君,等.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研 影响,内隐行为中的人际支持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 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4):249—250. (3)大部分学生缺乏科学锻炼的意识,另外,大学生能否根据自 【3]唐弘.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 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外显行为—— 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和健康责任行为。 2006,17(3):76-78. 【4]张会来,李广宇,张宝荣,等.华41;2所高校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 的描述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92-193. (4)近半数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向相关教师请教 运动处方,另外,大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后,能否根据需要 【5]王冬.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南 方医科大学博士论文,2009. 向相关教师请教运动处方对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影响, (上接12页) 形体教育的问题所在是观念方面。不管是教师还是领导都要从思 想上对形体教育教学重要性进行深入的思考。运用多样的、统一的 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可使其在仪表、风度、气质等内 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向美的方面发 在素质方面也能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最终,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 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力、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健美体态、增进健康都起到良 展,给他们打下热爱事业、热爱生活的职业的信念。好的作用 。交谊舞课程可以轻易改造和突破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方 (2)高职院校的形体课教学内容要由专业向业余转化,注重课 要克服传统的形体训练课只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包 法,其中的练习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锻炼学 程的实效性,的训练,认为柔韧性是形体 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其教育价值是日常 括柔韧、力量、平衡、协调性、节奏感等)生活和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学生随时得以和不同系别不 训练的重要环节,有了能够运用自如的软度开度,才能充分人体动 同专业不同班级的的同学结为组合,在合作关系中进行练习、扩展 作的幅度、线条、技巧。高职院校形体课教学内容,应充分将形体教 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创编的礼 交往范围、体验助人与被助、与人相处的快乐。长远看,该项目还可 育与礼仪教学有机结合,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 仪操,在我院的形体课教学中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人生价值观,在懂得协调、配合、谦让中更好地遵守社会规范和准 (3)职业院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改革的需要是形体 进行人才包装,开展发展生存空间的必 则,自觉认识并减缓客观要求和个体需要的矛盾压力,进而更好地 教育。是提升外部竞争力,要途径。职业院校要转变“单打一”的传统教育理念,就一定要以市 适应社会环境。 2.4结合形体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把形体教育纳入学 场需求为出始发点,不但要充分加强专业技术理论各环节的教学 生职业素养教学的基础课 改革,还要运用形体教育的特殊作用,增强人才包装,使新型职业  形体课目前虽属体育课,却也以其独特功能性价值成为在校 技术人才成功的走向社会,因此实现“学校一市场”的“顺利接轨”,在 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首先,全面完成传 加深实现职业技术人才全新的社会价值。所谓“出新招者制胜”, 授知识技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形体课不可 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职业院校一定要学会对人才的包装, 或缺。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对学生进 才可以提升其外部竞争力,使生存发展空间变得更广阔。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上课时仪表和形象 都会对教育效果起着极大的作用,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成为活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 生的榜样,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教书育人的效果。最后, [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品德教育的因素,寓思想品 谊舞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育出版社,2001. 报,2013,7. 德教育于形体教学中,例如:形体韵律操可以使学生陶怡情操,交 [2]谢燕.形体课对高职女生综合素质的形象[J].武汉体育学院学 [3]吴东方.湖北省高等院校交谊舞统编教材[M].武汉大学出版社, 3结论与建议 (1)把形体教育当做职业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来安排。提升 20l1.9. 4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