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分析

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年8月第11卷第4期Lingnan Modem Clinics in Surgery,Aug.2011,Vo1.11 No.4 299 ・临床研究・ 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分析 何钢何永滔 黄建荣黄斌 欧阳振华 2006年1月~2009 【摘要】 目的探讨4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年12月,收治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34 82岁,平均53.5岁。 患者包括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13例,跌倒伤24例。按Evans法分型:I型2例,Ⅱ型17例, Ⅲ型19例,Ⅳ型8例,V型3例。伤后手术时间1—5 d,平均2.5 d。全部采用手术治疗,43例采 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3例采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e screw,DCS) 治疗,3例采用半髋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一1年,平均9.2个月。DHS组2例发生内 固定松动,骨折移位。余内固定患者于术后10—15周骨折达临床愈合。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根据 Brumback评价标准评定,DHS手术治疗组优28例,良12例,差3例;DCS手术治疗者优2例,良 1例;半髋组优3例。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综合考虑骨折类型、内固 定器材特点以及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6X(2011)04—0299—0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髋部骨折.大多发生于 老年人。年轻患者多属于交通事故或其他直接暴力导致的 高能量型损伤,常表现为粉碎性骨折。回顾分析2006年1 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49例股骨转 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固定,有1例为股骨转子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固定后 植入自体骨与人工骨的混合物。 1.2.2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e screw,DCS)手术治疗 组本组V型3例,术前皮牵引、术中麻醉、体位、切口以 及复位方法同DHS手术治疗组,进针点位于大转子外侧 顶点,选择合适DCS及侧方钢板,常规固定。 1.2.3半髋组本组3例,包括Evansm型2例,Ⅳ型1 例,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身麻醉或硬 膜外麻醉,假体采用骨水泥股骨头。采用髋关节后外侧人 路,显露大小转子,切开关节囊。股骨头脱出后头下截骨, 本组男29例,女2O例。年龄34—82岁,平均53.5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13例,跌倒伤24例。 左侧25例,右侧24例.1例为股骨转子骨囊肿合并病理 取出股骨头,近端骨折块给予复位并用钢丝来固定,使转 子间骨折片及残留股骨颈基底部解剖复位,再自小转子上 性骨折。按Evans法分型:I型2例,Ⅱ型17例。Ⅲ型19 例,Ⅳ型8例,V型3例。伤后手术时间1~5 d,平均2.5 d。 人院检查:患髋疼痛,局部肿胀,可见皮下瘀斑,髋关节屈 曲,外旋(65~80。)畸形,患肢活动受限。x线片示股骨转子 间骨折。本组开放骨折l例,闭合骨折48例;其中粉碎性 1.0~1.5 cm处截断股骨颈。测量假体高度后扩髓并放植假 体。术中尽量复位固定大小转子及后内侧骨皮质骨折。大 转子骨折块用钢丝环扎或…8’字张力带固定.小转子则紧 贴股骨干环扎固定。后内侧骨皮质如粉碎严重无法复位, 应用骨水泥重建。 各组术中常规给予抗生素,根据失血量适当输血。常 规放置负压引流管,保留48—72小时后拔除。 骨折12例,严重骨质疏松3例。开放骨折予急诊清创缝 合,于皮肤牵引后2~7 d行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组本组43 1.3术后处理 例,采用硬膜外或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患侧髋关节适当 垫高,术中行C臂x线机透视。股骨近端外侧切口.钝性 剥离股外侧肌至股骨大转子,暴露股骨外侧皮质。于C臂 早期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练习,1周后坐起。骨质疏松 明显的患者术后给予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内固定组3周 后扶拐杖下地,定期复查x线,依x线情况决定患肢负重 X线机监测下,予以骨折闭合复位。保持复位后位置.依据 导向器选择合适进针点,导针水平通过股骨颈中心.C臂 时间及功能练习方案,见有骨痂形成后方可逐渐去拐负 重活动,防止髋内翻畸形的发生。半髋组2周后扶拐杖下 地。 x线机透视确认位置良好后,选择合适的DHS及侧方钢 板,常规固定。其中有2例在DHS上方加用1枚空心螺钉 1.4评价指标 患者于治疗后第1、2、3、6及12个月定期随访。摄x 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内固定位置等情况。于治疗后6个月 作者单位:511300广东增城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骨科 按Brumback评价标准Ⅲ评定患髋功能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年8月第1l卷第4期Lingnan Modern Clinics in Surgery.Aug.2011.Vo1.11 No.4 2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l期愈合,获随访6个月~1年,平均 8.2个月。DHS组2例发生内同定松动,骨折移位,经骨牵 引复位治疗,均发生髋内翻 余内同定组患者经x线片及 临床检查示术后10~15周骨折达临床愈合 :DHS手术治 疗组优28例,良12例,差3例;DCS手术治疗组优2例, 良1例:半髋治疗组优3例 3讨论 股骨转子问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仝 身骨折的3%~4%,占髋部骨折35.7%… 以往的观点认 为,由于股骨转子问的I仉运良好,股骨转子问骨折多采用 骨牵引等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但常 现髋【人j翻、肢体短 缩等后遗症,且 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 统感染、静脉栓塞、褥疮等严重并发症 、随着人们埘生活质 最要求的提高,以及内同定器械的完善,内同定手术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逐渐被医生及患者接受。 加压滑动鹅头钉板系统南粗螺纹钉、套筒接骨板、尾 部加压螺丝和接骨板螺钉构成,其特点是设计合理、结构 坚同、抗弯强度大、不易折断及不易发生髋内翻畸形,通 过控制性加压获得稳定性.同时保持良好的股骨颈干角。 套筒式连接方式能承受280 kg抗弯能力,有效地对抗内 翻剪力。负重时粗螺纹钉可沿套筒滑动,对骨折端产生动 力性加压作用,增加骨折部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且该 系统还有张力带作用,被认为是日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 折的理想内固定,成为股骨转子问骨折的常用标准同定方 法 】。应 I_}J加压滑动鹅头钉钉板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 折,有以下优点:①手术操作简单适用,采用经典手术切 LJ,解剖清晰,易于掌握②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患者容 易接受:③固定牢同,并且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具有动力 性和静力性双重加压作用.可早期下床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加压滑动螺钉应打到股骨头软骨下骨 10 mnl以内,并确保在股骨头颈的中心,这样能使骨折断 面产生动态的轴向加压,保持轴向滑动,刺激骨折断面 并促使其早期愈合。偏前偏后都不利于骨折愈合,且可使 髋螺钉松动,使髋内翻及髋螺钉向前上方切割的概率增 加。尖顶距有助于确定股骨头内拉力螺钉的深度和中心化 程度,可由此指标来预估标准斜形转子问骨折的治疗是否 成功 已经证实尖顶距<25 inn,一般可预测成功 。 DHS有一定失败率,本组DHS内固定2例失败,为Ⅳ 型骨折,南于股骨近端没有外侧骨皮质支撑,使用DHS内 固定.粗螺纹钊 沿套筒滑动,致使股骨近端外移,股骨f内 移,最后螺钉切出,内同定失败,骨折畸形,近端骨折块内 翻致钉头切出t4 ].如果患者骨质疏松,则更容易发生,相 应地延长了住院及卧床时间.常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 果。在Haidukewych E ]的报道中的一组病例中,使用DHS治 疗此种类型的骨折的失败率高达56%,对于此类骨折不应 选用DHS。DCS具有弥补外侧骨皮质的功能,但是如果骨 折更复杂,结果并不可靠。 对于小转子的撕脱骨折,虽然其属于股骨近端内侧的 支持结构,如果股骨距完整,可以不用尽力去复位,尤其是 在使H{DHS固定时候,即使复位,也无法使用拉力螺钉同 定,凶为鹅头钉的进针点刚好在小转子水平。 老年人转子间骨折部分为严重骨质疏松伴不稳定 骨折.股骨矩及股骨上段后侧骨皮质等主要的力学承载系 统受到破坏.应朋DHS.DCS内同定难以达到内同定稳定 及早期下床负重等要求,而且发生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率 可达16%~21%。有学者使用股骨头颈骨隧道内灌注骨水 泥,与髋螺钉组成“强力螺钉”接骨板作骨折内同定,治疗老 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问骨折,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8。 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应用人I 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 问不稳定型骨折19-10],以提供早期的关节活动及负重,减 少凶长期卧床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解决了一般内同定 不牢的弊端,避免因内同定不良造成的畸形愈合和骨不 连。可尽快使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至受伤前水平,有效防 止髋内翻及患肢短缩,在本组3例使用人] 股骨头置换 后,功能满意,没有发生卧床并发症。虽然终止性治疗尚 rl 2 3 有争议,同时某些骨折病例由于解剖标志失去正常,关节 ] 置换时角度不易把握.同时面临翻修困难等问题.远期疗 效有待报道。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手术治疗,作者认为最佳 手术时间为骨折后l周左右。手术原则为问接复位,坚强 内固定,早期活动,目前已有更多的内同选择,如PFN, PFNA,锁定钢板等,但价格较高。如果骨质疏松严重.关节 置换不失为一种选择。手术方案应综合考虑患者全身情 况、骨折的类型及骨质的特点。 参考文献 荣周威,王承武,骨折[M].北京:人民卫生 版社, 2004:908.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等.外科学[M].6版.北京: 人民卫生m版社,1999:1970—1972. Baumgaertner MR,Solberg BD.Awareness of tip—apex distance reduces failure of fixation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j.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British Volume,1997,79(6):969—971. Sliwka A,Zgoda M,G6rski R,et a1.Comparison of the ender’S nailing and dynamic hip screw(DHS)fi 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J].Chirurgia Narzad6w Ruchui Ortopedia Polska,2006,71(4):269—273. 刘家瑞.老年人股骨转子问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临床 对比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5(2):104— 106. Saarenpa ̄i I.Heikkinen T, Ristiniemi J.Func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dynamic hip screw and the gamma locking nail in 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a matched— pair study of 268 patients[J].Int Orthop,2009,33(1): 255-260.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年8月第11卷第4期Lingnan Modem injcs ! rge型 g. ! !: : 301  Israel TA, Berry DJ. Reverse [7] Haidukewych GL,obiquity ̄actures of the intertrochanteric region of the [9]Chan CK, Gurdev S.Gil1. Cemented hemiarthrop lasties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femur[J].J Bone Jiont Surg Am,2001,83一A(5):643— 650. [J].Clinorthop,2000,317(2):206-213. [1O]毕海勇,张树栋,刘可贵,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治疗 董万超,等.髋部螺钉加骨水泥治疗 [8] 郭继民,占晨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3,8(8):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创伤外科杂 300—301. 志,2006,8(4):325—327. 邻近延迟扩张皮瓣在躯干四肢创面修复 的应用 徐路生- 梁伟强z张金明 潘淑娟 【摘要】 目的 总结邻近延迟扩张皮瓣在躯干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03年4月至2008年7月期间。应用邻近延迟扩张皮瓣的方法修复8例躯干及四肢骨 外露创面,每例患者共需要2-3次皮瓣延迟手术,修复缺损的供区可直接缝合。结果8例患者 围手术期无扩张器外露及皮瓣血运障碍等并发症,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全部皮瓣成活,伤口愈合良 好 结论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的躯干四肢缺损区域,在难以应用局部皮瓣、带蒂皮瓣或扩张皮瓣 修复时,合理应用邻近延迟扩张皮瓣的方法修复以上缺损区,有效解决了皮瓣转移的长宽比值、 旋转半径及皮瓣成活面积,而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皮瓣;皮肤扩张;皮瓣延迟;难治性创面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6X(201 1)04—0301—03 Application of adjacent skin flap with delayed expansion in wound repair of the trunk and limbs Xu Lushenf,Liang Weiqianf, Zhang Jinminf,Pan Shujuan。.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The First People Hospitla of Foshan,Foshan,Guangdong 528000;2.Department of lPastci Surgery,Sun Yat—selt Memorial Hospita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djacent skin flap with delayed expansion in wound repair of the trunk and limbs. Methods From April 2003 to July 2008.the adjacent skin flap with delayed expansion were applied in repair wound of the trunk and limbs in 8 patients.All the patients were unde ̄aken 2 or 3 times of the delaying operations.The defect of donor site was repaired by directly suture. Results No perioperative dilator exposure or skin flap complications such as blood circulation disorders occu ̄ed in 8 patients,and all the skin flaps survived and the wounds healed wel1. Conclusions Some defects on the trunk and limbs under speeiM conditions are difficultly ̄eated with the surgery of local flap,pedicled flap or expansion flap. Application of the adjacent skin flap with delayed expansion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for the special defect,as been showed in the aspect ratio,radius of gyration and survival area of the flap. 【Key words】Skin flap;Skin expanding;Skin lfap delaying;Refractory wound 基金项目:佛山卫生局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8040) 作者单位:528000广东佛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整形外科(徐路生);51O12O广东广州中山大 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梁伟强,张金明,潘淑娟) 通讯作者:张金明E-mail:zxmrwk@yahoo.corn.cn (收稿日期:2011-06—07) ・临床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