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大纲.doc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大纲.doc

来源:意榕旅游网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341030

课程英文名称: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课程总学时:32讲课:30实验:2上机:0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有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的基础上,掌握质量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从而在处理企业的质量管理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通过介绍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以质量形 成的关键过程——生产制造过程为中心,详细论述质量控制图,抽样检验方法,系统可靠性的计 算及最优控制,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处理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相关工具、质 量检验、质量

成本管理、可靠性管理等;了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认证及质量功能展开等。

2. 能够把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中;

3. 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增强其作为 工业工程师的

基本工作能力。

(三) 实施说明

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突出实例教学,以例服人,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 目标。 2. 因学时所限,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且突出重点,精讲难点,有针对性地 解决理论和实

践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问题。

(四) 对先修课的要求

高等数学、概率论、应用统计学、机械制造基础、生产计划与控制 (五) 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参考教材每一章后面的习题或案例选取有针对性的作为课上练习或课后作业,对于习 题教师可以给

予一定的提示和讲解,对于案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习题或案例中的重点作 为课后作业由课上教师提示,课后学生自行完成;

2. 从相关参考书中选取典型的习题或案例作为课上练习或课后作业,目的是通过多做题、 多思考来帮助

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提髙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实践环节方面主要是通过设计性实验(工序质量控制)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 方法来分析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应用基本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3•成绩构成:总成绩为百分制。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3()% (其中1()%为出勤率和课堂表 现,10%为作业完成情况,10%为实验成绩)。

(七)参考书目

《质量管理学》,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科学出版社,2003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梁乃刚,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质量管理与控制》,张凤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质量管理与工程》,陈宝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二、 中文摘要

该课程主要介绍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质量管理相关工具、质量成本 管理等,并以质量形成的关键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为中心,详细论述质量控制图,抽样检验方 法,系统可靠性的计算及最优控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处理企业实际质量问题的能力。

三、 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1 2 3 3.1 3.2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工序质量控制

过程能力分析 控制图

工序质量分析与监控

4 4 8

4 4 6 2 4

2

2

4 4 6 4 2

4 5 6 6.1 6.2 7

抽样检验

质量成本管理 可靠性工程

系统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

4 4 6

质量管理体系 合计

2 32

2 30

2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质量管理概述

总学时(单位:学时):4讲课:4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介绍质量管理的发展,质量管理的基本术语、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及专家论质量管理。 重 点: 掌握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及专家质量观。 案例讨论: 以某产品或服务为例,结合专家的质量观点提出质量改进措施。

第2部分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总学时(单位:学时):4讲课:4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介绍质量管理的应用数据、分层法与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散布图 及新QCX具。 重 点:

熟练掌握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散布图 难 点:

直方图和新QCX具 习 题:

鱼骨图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直方图法、散布图作图与计算

第3部分工序质量控制

总学时(单位:学时):8讲课:6实验:2上机:0 第3.1部分过程能力分析(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介绍工序能力的含义、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评价及保证措施 第3.2部分控制图(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介绍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控制图的基本理论、计量值工序控制图、计数值工序控制图、 控制图的使用与观察分析 重 点:

掌握工序能力指数计算、工序能力评价、控制图的作图及观察分析 难 点:

计量值控制图的作图及观察分析 习 题:

工序能力指数计算及工序能力分析,计量值和计数值控制图的作图及分析 实 验:

以某产品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选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评价其工序能力并对工序过 程实施监控

(2学时)

第4部分抽样检验

总学时(单位:学时):4讲课:4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介绍抽样检验的基本术语、理论基础、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及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 重 点:

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计数及计量型检验 难 点:

计量型检验 案例讨论:

针对某产品原材料的采购过程实施计数标准型或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第5部分质量成本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4讲课:4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介绍质量成本的含义、质量成本项目构成、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 重 点:

掌握质量成本项目构成、合理质量水平的确定、质量成本的简单核算与分析 难 点:

通过质量成本报告对企业的质量成本进行核算与分析 讨 论:

通过国内外知名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案例,讨论质量成本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利润的重 要途径。

第6部分可靠性工程

总学时(单位:学时):6讲课:6实验:()上机:() 第6.1部分系统可靠性(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研究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系统可靠性的计算与分析,可靠性设计 第6.2部分 可靠性管理(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介绍可靠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可靠性管理与计划、设计过程和生产、使用过程的可靠性管理。 重 点: 掌握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熟练计算系统的可靠性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掌握可靠性管理的基 础理论,了解设计过程和生产、使用过程的可靠性管理 难 点:

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习题:

串联系统与并联系统、混联系统的可靠性计算与分析

案例讨论:

以具体产品为例进行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第7部分质量管理体系

总学时(单位:学时):2讲课:2实验:0上机:0 具体内容:

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 部审核。 重 点:

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的原则和四个过程。 案例讨论:

结合企业实际,讨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意义。

编写人:任金玉

审核人:任金玉 批准人:丁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去复制别入的生活。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却不知流了多少眼 泪。有

的入看似生活窘迫,实际上却过得潇洒快活。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收回 ・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 的活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