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113中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
卷(11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内能做功的是( ) A.阳光晒热棉被 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D.冷气使房间温度降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具在砂轮上摩擦时,只有刀具的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因为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内能是物体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是否燃烧无关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大小、温度变化量和吸放热多少无关
C.酒精的热值比汽油小,所以当质量相同的酒精和汽油完全燃烧时,汽油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当水和沙石的质量相同时,沙石的温度变化量一定比水大 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可以展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小叶轮转动,水蒸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6.如图所示是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蒸汽机、内燃机、火箭发动机、电动机都是热机 C.图中热机的效率是35% D.图中(1)处内容是“做功”
7.下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最接近 1A的是( ) A.电子手表中的电流 B.手电筒中的电流
C.家用电冰箱的电流 D.家用空调器的电流
8.如图所示给出了四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情形,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9.如图,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电线上,闭合开关时,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鸟不会触电,乙小鸟会触电 B.若灯泡短路,两只小鸟都不会触电 C.若灯泡开路,两只小鸟都触电
D.若甲小鸟两脚间的电线断了,两只小鸟都有可能触电
10.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1.2V B.6V,1.2V C.1.2V,6V D.1.2V,4.8V
11.学生在学习电流形成的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如图所示的水流形成的过程,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灯泡类似于水轮机
B.电源提供电压,抽水机提供水压 C.电压能推动电荷定向流动形成电流 D.灯泡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12.下列如图的选项中是根据事物连接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3.在热学研究中,能反映分子运动快慢的宏观物理量是 ;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一定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 14.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
15.如图所示,为四个用丝线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若D球带负电,则另外三个球中,一定带正电的是 ;可能不带电的是 .
16.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则两者相比较,甲物质的吸热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若甲的质量是乙的,乙吸收的热量是甲的,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17.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要经历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 次,做功 次. 18.装饰路旁小树的节日小彩灯(如图甲),可以烘托节日的气氛,但是小红发现,这个电路有一个缺点,如果一个小灯泡烧坏了,将使整串灯泡全部熄灭,所以他和同学一起改进了节日彩灯(如图乙),请你对她的方案分别从优缺点两方面作出简短的评价: (1) ; (2) .
19.小聪家里有一台透明门的电冰箱.她发现,当打开冰箱的门时,灯就亮;将门关上,灯就不亮了.电冰箱主要靠压缩机工作.请你设计一个方法,判断压缩机和电冰箱内的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答: .
20.在一本用电常识的书中,列出了使用白炽灯泡的常见故障,其中一项故障现象如表:从电路的组成来看,上述故障现象的原因可以概括成 ,请你针对其中的一种原因,给出安全,合理的检修方法:可能原因序号 ,方法: .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①灯泡的灯丝断了 灯泡不亮 ②灯头内的电线断了 ③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造成
21.楠楠同学在月考备考中,准备有:①透明塑料笔袋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板④铅笔芯⑤橡皮擦等物品.上述物品中,其中属于导体的有 (填入序号),在物理学中,常用 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2.如图所示,是小敏同学在某次实验探究中连接的电路.开关S2控制的是灯 ,电流表测量的是 的电流.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6分)
23.小聪设计了一个双向开关电路,可以接通和断开其中任一灯泡.请你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连接起来.
24.当你在野外的小帐篷中宿营时,你最需要一个小台灯了.请用一只小灯泡,两节电池,
导线和其它器材,做成一个有两种亮度的小台灯.将你的方案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的方框中.
25.某初中的同学们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1)小王在检查器材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他将对电流表的操作是: .
(2)改进后小王在测量支路A点的电流后,准备拆除电路重新连接以便测干路C点电流,小聪只变换了一根导线的一个线头就测出了干路中的电流,请在实物图丙中用笔画线画出改动的导线(先在原导线上打“×”,再更改接法).
(3)实验中在拆接电流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4)实验结束后小王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表所示,请你写出分析表格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通过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 实验 A处的电 B处的电 C处的电
次数 流IA/A 流IB/A 流IC/A 1 0.30 0.12 0.42 2 0.40 0.24 0. 3 0.60 0.30 0.90 26.如图1所示为同学们探究“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的装置给水和沙石加热,得到了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0 30 60 90 120 加热时间t/s 温度T/℃ 水 20 23 30 39 55 沙石 20 26 35 47 68 (1)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同学们在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控制相同的物理量是 ,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物理量是 .
(2)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c冰=2.1×103J/(3)在得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后,小明查比热容表发现c水=4.2×103J/(kg•℃),
(kg•℃),请你通过分析说明图2中哪个图象可以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 .
27.实验课上,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1)同学们从教材中发现了如表格:
一些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体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 银 铜 铁 锰铜合金 镍铬合金 电阻/Ω 0.016 0.017 0.096 0.44 1.1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电阻的大小跟 有关. (2)他们打算利用如图1的材料探究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请写出探究的思路 (3)关于实验中用来比较电阻大小的电路,同学们设计了两种方案(如图2所示),你建议同学们使用 (选填“甲”、“乙”)方案,理由是: . 28.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
(1)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多少?(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2)结合图中的信息,请你计算热机放出这些热量可以输出的有用功是多少?
(3)汽车已经是许多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请你具体说出使用汽车的一种污
染.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113中九年级(上)月考
物理试卷(11月份)
参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常见的扩散现象就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
A、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间有间隔,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故B符合题意;
C、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内能做功的是( ) A.阳光晒热棉被 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D.冷气使房间温度降低 【考点】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分析】内能的利用主要有两方面,即做功和加热物体,故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阳光晒热棉被,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属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不合题意;
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利用内能对外做功,不合题意; C、烧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利用物体内能做功,符合题意;
D、冷气使房间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刀具在砂轮上摩擦时,只有刀具的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因为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内能是物体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能的概念;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2)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3)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 【解答】解:
A、刀具在砂轮上摩擦时,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刀具和砂轮的内能都增大,故A错误;
D、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因此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
C、因为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是否燃烧无关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大小、温度变化量和吸放热多少无关
C.酒精的热值比汽油小,所以当质量相同的酒精和汽油完全燃烧时,汽油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当水和沙石的质量相同时,沙石的温度变化量一定比水大 【考点】燃料的热值;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 (3)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为Q放=mq,据此判断;
(4)物质吸热公式为Q吸=cm△t,结合题中条件,根据该公式进行判断. 【解答】解:
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故A正确;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大小、温度变化量和吸放热多少无关,故B正确;
C、已知酒精和汽油的质量相同,汽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由Q放=mq可知,在完全燃烧时,汽油放出的热量一定多,故C正确;
D、水和沙石的质量相同,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由变形公式△t=
可知,由于吸收热量
的关系未知,所以不能判断温度变化量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D.
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可以展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玻璃管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小叶轮转动,水蒸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考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液化及液化现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1)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内能,高温的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说明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动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4)水蒸气对外做功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A、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基本相同.故A正确;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小叶轮转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6.如图所示是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B.蒸汽机、内燃机、火箭发动机、电动机都是热机 C.图中热机的效率是35% D.图中(1)处内容是“做功”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热机的效率. 【分析】(1)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热机的种类分为:①蒸汽机;②内燃机;③汽轮机;④喷气发动机;
(3)根据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流向图求解出内燃机的热机效率; (4)热机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
A、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A正确;
B、蒸汽机、汽轮机、火箭的喷气发动机都属于热机,电动机不是热机,故B错误;
C、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即做有用功的能
量在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所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η=35%,故C正确;
D、热机通过做功把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器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B.
7.下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最接近 1A的是( ) A.电子手表中的电流 B.手电筒中的电流 C.家用电冰箱的电流 D.家用空调器的电流 【考点】电流的大小.
【分析】掌握常用电器的电流值范围或根据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根据我们对用电器电功率的了解和电功率的公式P=UI,分别算出这四个用电器的电流,就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
A、电子手表的电流约几微安,故A错误;
B、手电筒中所用的灯泡是小灯泡,对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我们在用伏安法测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经非常熟悉,它的额定电流约为0.2~0.3A.故B错误; C、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流约1A左右,故C正确;
D、家用空调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电功率约为1000W,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4A,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所示给出了四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情形,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小的是( ) A.
B.
C.
D.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分析】(1)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就是下面被连接的接线柱与滑片P之间的部分.
(2)当滑片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则电阻变大,变短则电阻变小.
A、【解答】解: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不
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为定值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不变,电阻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如图,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电线上,闭合开关时,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鸟不会触电,乙小鸟会触电 B.若灯泡短路,两只小鸟都不会触电 C.若灯泡开路,两只小鸟都触电
D.若甲小鸟两脚间的电线断了,两只小鸟都有可能触电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分析】当小鸟的两脚间有电压时会触电,没有电压时不会触电.
【解答】解:A、闭合开关,甲小鸟的两脚在同一根电线上,两点之间没有电压,没有电流流过,甲鸟不会触电;乙小鸟的两脚分别接触了电灯的两端(并联),有一定的电压,有电流流过小鸟身上,则会触电,故A正确;
B、若灯泡短路两只小鸟两爪之间不存在电压,没有电流通过,两只小鸟都不会触电,故B正确;
C、若灯泡开路,乙小鸟串联在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故会触电,而甲小鸟的两脚在同一根电线上,两点之间没有电压,没有电流流过,故C错误;
D、若甲小鸟两爪间的电线断了,甲会串联在电路中,乙小鸟的两脚分别接触了电灯的两端(并联),有一定的电压,有电流流过小鸟身上,故两只小鸟都会触电,故D正确. 故选C.
10.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1.2V
B.6V,1.2V C.1.2V,6V D.1.2V,4.8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分析】(1)分析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根据电压表所测电路确定两电压表的量程;
(2)确定电压表量程、最小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两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
电压表V1示数大于电压表V2示数,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压表V1量程是0~15V,电压表V2量程是0~3V;
(2)电压表V1量程是0~15V,最小分度值是0.5V,电压表示数U1=6V;电压表V2量程是0~3V,最小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是1.2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UV2=1.2V,由串联电路特点知,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UV1﹣UV2=6V﹣1.2V=4.8V. 故选A.
11.学生在学习电流形成的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如图所示的水流形成的过程,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灯泡类似于水轮机
B.电源提供电压,抽水机提供水压 C.电压能推动电荷定向流动形成电流 D.灯泡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考点】电路的组成.
【分析】类比法是物理学习的一种方法,它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现象和经验为依据,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合理想象,达到学习和探究新的物理规律. 【解答】解:
A.灯泡是利用电流来工作的,水轮机是利用水流来工作的,故A正确; B.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抽水机把水抽到高处提供水压,故B正确; C.电压类似水压,能推动电荷定向流动,形成电流,故C正确; D.灯泡工作时,将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D错误. 故选D.
12.下列如图的选项中是根据事物连接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分析】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两个开关分别控制支路灯泡.
【解答】解:A、两只灯泡并联,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两个开关分别控制支路灯泡,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下面的开关闭合后造成电源短路,不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三灯串联,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中间的开关闭合后,上面的灯泡被短路,不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3.在热学研究中,能反映分子运动快慢的宏观物理量是 温度 ;当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一定是因为他们的 温度 不同.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热传递. 【分析】(1)温度的实质是体现微观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运动越快温度越高,运动越慢温度越低;
(2)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运动论来看,温度反映了物体
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 (2)由于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且热传递的特点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故答案为:温度;温度. 14.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剧 . 【考点】分子的运动.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解答】解:烧菜时,菜的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所以我们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温度降低,分子运动速度减慢,所以闻到的香味变淡. 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剧.
15.如图所示,为四个用丝线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若D球带负电,则另外三个球中,一定带正电的是 BC ;可能不带电的是 A .
【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分析】(1)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2)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两个小球排斥时,两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当两个小球吸引时,两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解答】解:由图可知,BC排斥,说明BC带同种电荷;D球带负电,可见CD都带电荷;又CD吸引,故BC带正电荷;AB吸引,所以A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答案为:BC;A.
16.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则两者相比较,甲物质的吸热能力较 强 (选填“强”或“弱”),若甲的质量是乙的,乙吸收的热量是甲的,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3:1 .
【考点】热量的计算. 【分析】(1)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
(2)求出甲乙的质量之比和吸收热量之比,根据Q吸=cm△t求出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
【解答】解:
(1)由c甲:c乙=2:1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较大,则甲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较强; (2)由题知,甲的质量是乙的,乙吸收的热量是甲的, 则m甲:m乙=1:3,Q甲:Q乙=2:1,
由Q吸=cm△t可得,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
△t甲:△t乙=: =: =3:1.
故答案为:强;3:1.
17.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要经历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 2 次,做功 1 次. 【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
【分析】热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要经过4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返2次,飞轮转动2周,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要经历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2次,做功1次. 故答案为:2;1.
18.装饰路旁小树的节日小彩灯(如图甲),可以烘托节日的气氛,但是小红发现,这个电路有一个缺点,如果一个小灯泡烧坏了,将使整串灯泡全部熄灭,所以他和同学一起改进了节日彩灯(如图乙),请你对她的方案分别从优缺点两方面作出简短的评价: (1) 优点:一个小灯泡损坏其他的灯还可以工作 ;
(2) 不足:制造相同长度彩灯用较多的灯或连接电路时,比较复杂等 .
【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分析】根据电路特点分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要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
【解答】解:如图乙是每两个并联后再串联,这样当其中任一盏烧坏时,其余的仍然能并联连接在电源上,所以还可以工作.
这样做优点:一个小灯泡损坏其他的灯还可以工作;
不足:制造相同长度彩灯用较多的灯或连接复杂的电路时,比较麻烦. 故答案为:(1)优点:一个小灯泡损坏其他的灯还可以工作;
(2)不足:制造相同长度彩灯用较多的灯或连接复杂的电路时,比较麻烦.
19.小聪家里有一台透明门的电冰箱.她发现,当打开冰箱的门时,灯就亮;将门关上,灯就不亮了.电冰箱主要靠压缩机工作.请你设计一个方法,判断压缩机和电冰箱内的灯是串联还是并联?答: 因为冰箱门是透明的,所以关闭冰箱门,可以看到灯不亮,此时再观察一会儿,会发现压缩机照样可以工作.接着打开冰箱门,灯亮,压缩机也可以工作,说明二者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1)串联电路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工作.
【解答】答:因为冰箱门是透明的,所以关闭冰箱门,可以看到灯不亮,此时再观察一会儿,会发现压缩机照样可以工作.接着打开冰箱门,灯亮,压缩机也可以工作,说明二者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0.在一本用电常识的书中,列出了使用白炽灯泡的常见故障,其中一项故障现象如表:从电路的组成来看,上述故障现象的原因可以概括成 电路断路 ,请你针对其中的一种原因,给出安全,合理的检修方法:可能原因序号 ① ,方法: 换新灯泡 .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①灯泡的灯丝断了 灯泡不亮 ②灯头内的电线断了 ③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造成 【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分析】(1)电路故障分为电路短路和电路断路.短路时,电路中有电流.断路时,电路中无电流.
(2)根据故障找出安全,合理的检修方法. 【解答】解:
灯泡的灯丝断了,灯头内的电线断了以及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造成接触不良都属于断路现象.
①灯泡的灯丝断了;检修方法:换新灯泡;②灯头内的电线断了;检修方法:连接好;③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造成;检修方法:检查加固. 故答案为:电路断路;①;换新灯泡.
21.楠楠同学在月考备考中,准备有:①透明塑料笔袋②金属刀片③塑料三角板④铅笔芯⑤橡皮擦等物品.上述物品中,其中属于导体的有 ②④ (填入序号),在物理学中,常用 电阻 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考点】导体;电阻.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分析各物体的导电性能,然后答题;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解答】解:①透明塑料笔袋、③塑料三角板、⑤橡皮擦都不容易导电,都是绝缘体; ②金属刀片与、④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
在物理学中,常用电阻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故答案为:②④;电阻.
22.如图所示,是小敏同学在某次实验探究中连接的电路.开关S2控制的是灯 L2 ,电流表测量的是 干路 的电流.
【考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流的测量.
【分析】要判断开关S2控制的是哪盏灯,就看开关与哪盏灯串联;要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电流,就看电流表与哪盏灯串联,串联在哪条电路上.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S1、电流表之后分成两条路,一条经过灯L1回到负极;另一条经过灯L2、开关S2回到负极.开关S2与灯L2串联,所以开关S2控制的是灯L2;电流表接在干路上,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电流. 故答案为 L2,干路.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6分)
23.小聪设计了一个双向开关电路,可以接通和断开其中任一灯泡.请你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连接起来.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分析】由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再连接实物. 【解答】解:
由图可知,双向开关控制两个灯泡,S接上时L1亮,S接上时L2亮,由此连接实物如图所示:
.
24.当你在野外的小帐篷中宿营时,你最需要一个小台灯了.请用一只小灯泡,两节电池,
导线和其它器材,做成一个有两种亮度的小台灯.将你的方案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的方框中.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分析】①当 灯的电压改变 了,灯的亮度变改变 了,可以增加一个电阻与灯串联,将开关与电阻并联,通过开关的开关与闭合来改变 灯的电压;
②可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 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 灯的亮度.
【解答】解:①要改变灯的亮度可改变 灯的电压,所以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一个电阻,将电阻与灯串联,再将开关S2与电阻并联,如下面的图1所示:
闭合开关S1,当开关S2断开时,灯与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的电压小于电源;
当S2闭合时,电阻被短路,电路中只有灯,灯的电压为电池电压,灯的电压变大,灯变亮;
或②将变阻器与开关、灯串联,如下图2所示;
通过移动滑片改变 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 灯的亮度.
25.某初中的同学们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1)小王在检查器材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他将对电流表的操作是: 将电流表指针调零 .
(2)改进后小王在测量支路A点的电流后,准备拆除电路重新连接以便测干路C点电流,小聪只变换了一根导线的一个线头就测出了干路中的电流,请在实物图丙中用笔画线画出改动的导线(先在原导线上打“×”,再更改接法).
(3)实验中在拆接电流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写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4)实验结束后小王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表所示,请你写出分析表格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通过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 实验 A处的电 B处的电 C处的电 次数 流IA/A 流IB/A 流IC/A 1 0.30 0.12 0.42 2 0.40 0.24 0. 3 0.60 0.30 0.90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分析】(1)根据检查器材时电流表出现指针有偏转回答; (2)根据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改动;
(3)从开关的断开与否、电流表在电路中的接法、量程的选择、电流表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方面回答;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解:(1)将电流表指针调零;
(2)原电路中,电流表测量支路A点的电流,要测干路C点电流即总电流,电流表应接在干路上,所以将连接灯L2的右接线柱与电流表正接线柱间的连接去掉,将灯L2的右接线柱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连起来;如下图所示:
(3)①断开开关;②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③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电流表接线柱连接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4)分析表中3组数据有,通过A处的电流IA与通过B处的电流IB之各等于通过C的电流IC,即IA+IB=IC,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故答案为:(1)将电流表指针调零; (2)如上图所示;
(3)①断开开关;②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③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④电流表接线柱连接要正确,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4)分析表中3组数据有,通过A处的电流IA与通过B处的电流IB之和等于通过C的电流IC,即IA+IB=IC,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6.如图1所示为同学们探究“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分别用相同的装置给水和沙石加热,得到了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0 30 60 90 120 加热时间t/s 温度T/℃ 水 20 23 30 39 55 沙石 20 26 35 47 68 (1)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同学们在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控制相同的物理量是 初温和质量 ,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物理量是 加热时间相同 .
(2)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水的吸热能力比沙石强 .
c冰=2.1×103J/(3)在得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后,小明查比热容表发现c水=4.2×103J/(kg•℃),(kg•℃),请你通过分析说明图2中哪个图象可以正确的描述冰的熔化过程 由c=△t=
得,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更慢,所以甲
图正确 .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分析】(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时,需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控制物质的初温和质量,实验过程中需控制其吸收相同的热量; (2)分析表中数据,结合热量计算公式得出结论;
(3)冰熔化时,温度升高,熔点为0℃,同时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熔化为水后,温度变化变慢,据此选出正确的图象. 【解答】解:(1)在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控制的物理量是物质的初温和质量,实验中需要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而加热时间反应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因此实验中要控制加热时间相同;
(2)分析表中数据,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加热相同的时间,沙石的温度变化较快,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要加热更长的时间,可知水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可得出的结论为:水的吸热能力比沙石强;
(3)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由c=
得,△t=
,质量相同的水和冰吸收相同的热量,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所以水升高温度比冰升高温度缓慢,故甲正确. 故答案为:(1)初温和质量;加热时间相同;(2)水的吸热能力比沙石强; (3)由c=
得,△t=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水的温
度变化更慢,所以甲图正确.
27.实验课上,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1)同学们从教材中发现了如表格:
一些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1mm2的导体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 银 铜 铁 锰铜合金 镍铬合金 电阻/Ω 0.016 0.017 0.096 0.44 1.1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电阻的大小跟 材料 有关. (2)他们打算利用如图1的材料探究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请写出探究的思路 (3)关于实验中用来比较电阻大小的电路,同学们设计了两种方案(如图2所示),你建议同学们使用 乙 (选填“甲”、“乙”)方案,理由是: 电流表的示数比灯泡的亮度能更为准确的比较出电流的大小,进而判断出电阻的大小 .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2)用控制变量的思维分析,即选择材料、长度相同但横街面积不同的电阻丝进行实验即可;
(3)根据电阻是阻碍电流大小的因素,而与其串联的灯泡通过灯泡的明暗程度可以反映电流的大小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灯泡的亮暗比较两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如果要精确比较,还是要用电流表.
【解答】解:(1)比较表中数据可知,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不同;说明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2)选择材料、长度相同但横街面积不同的电阻丝BD分别接入图乙所示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出其接入电路的电流,即电流大的那一次所接入电路的电阻小,故据此就能比较它们电阻的大小;
(3)据图可知,若甲图中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大小相差不大时,单纯的看灯泡的亮度是不能判断的,所以应该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这样电流表的示数比灯泡的亮度能更为准确的比较出电流的大小,进而判断出电阻的大小;故选择乙图更为合理. 故答案为:(1)材料;(2)选择材料、长度相同但横街面积不同的电阻丝BD分别接入图乙所示电路,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出其接入电路的电流,即电流大的那一次所接入电路的电阻小,故据此就能比较它们电阻的大小;
(3)乙;电流表的示数比灯泡的亮度能更为准确的比较出电流的大小,进而判断出电阻的大小.
28.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
(1)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多少?(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 (2)结合图中的信息,请你计算热机放出这些热量可以输出的有用功是多少? (3)汽车已经是许多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请你具体说出使用汽车的一种污
染.
【考点】燃料的热值. 【分析】(1)知道汽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Q放=mq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由能流图得出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值,可得到内燃机的效率,再根据热机效率公式计算输出的有用功;
(3)内燃机燃料在气缸中燃烧,排放大量氮氧化合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汽车发动机工作的声音和汽笛声也会对人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解答】解:(1)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 Q放=mq=0.1kg×4.6×107J/kg=4.6×106J;
(2)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内燃机的效率:η=100%﹣33%﹣30%﹣7%=30%, 由热机效率公式η=
可得,热机输出的有用功:
W有用=Q放η=4.6×106J×30%=1.38×106J;
(3)燃料燃烧时,排放大量氮氧化合物,会造成空气污染(或者汽车发动机工作的声音和汽笛声也会对人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答:(1)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4.6×106J; (2)这些热量可以输出的有用功是1.38×106J;
(3)燃料燃烧时,排放大量氮氧化合物,造成空气污染(或者汽车发动机工作的声音和汽笛声也会对人们生活的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2017年1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