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的探讨

来源:意榕旅游网
新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的探讨许 燕 邱 超(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四川广汉)摘 要 当前,国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支持不断加大,滋生了一些问题。破解这一问题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的难题,积极探索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当下高校贫困学生认定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关键词 学生资助 贫困学生认定 高校教育资助1 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工作现状社科院2010年公布的《中国高校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报告》称,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平均月消费水平为1 060元,并且这一数据存在地域性差别,即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多,北部少;而大多数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存在主观上的差别,对于同一标准,在不同学校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方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别。如果全国执行同一评定标准,这对于西部地区的学生明显是不公平的。2015年,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对全院400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困难学生的人均年收入不足6 000元,而西安市2015年的最低人均年收入为22 756元,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家庭总收入明显低于这一水平;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月生活费为626元,低于西安市市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78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去寒暑假,在校一年的生活费支出大概在6 500元左右,如果加上每年的学杂费6 500元,那么一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开销为13 000元。也就是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读书一年相当于家庭一年收入的2倍,在没有获得国家救助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支出占到整个家庭的70%左右,而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于偏远的农村,超过八成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人口超过5人,就家庭支出而言,60%以上的家庭要负担超过两个孩子的学费。如果其中一人已经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负担一定会加重。由此可见,进行必要的国家资金保障,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而要做到精准帮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2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1)认定信息准确性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的认定信息是由当地政府出具的,很多时候只是通过一张证明来说明情况,这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没有达到标准的人也会被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真正贫困的学生由于短期内不能完善学校要求的各项手续证明,反而被漏掉,没有资格被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认定程序与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就目前的家庭经基金项目:新时代下民航高校资助模式的探索与发展研究(十九大专项)(项目编号:SJD2018-30)。作者简介:许燕(1991.07—),女,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及思政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邱超(1987.08—),男,汉族,四川内江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及心理辅导方面的研究工作。2018.No23󰀹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而言,大多数高校还是沿用学生自主申请,班级核实信息推荐,学院整体把握,学校审批通过的老模式,在学生申请及班级评议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不能够保证公平公正。在学院的层面对于人数的分配也有一定的制约,不能保证能评则评,所以容易激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干部、学生与学院之间的矛盾。同样,学校在审批的过程中一切以学院的评定报送为准,并不做细致调查或突击抽查,整个审批报备的过程并不透明,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关注。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难点的应对策略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核心还是对相关信息的准确收集与整理。学生报送的信息大体可以分为学生个人信息、家庭基本信息、在校表现以及获奖情况四个方面,通过对以上信息的准确录入,能够快速筛选和排除一批不符合学校要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这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和维护,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当学生家庭或个人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将这一信息反馈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小组,保证评定小组能够通过客观情况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2)提升信息的准确性是做好认定工作的关键。对学生提供的上述信息,学校及评定小组应该通过电话、视频及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核查,确保学校数据库中的信息的准确性。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是由国家民政部门统一印制,这一表格并不能满足每一个学校对于学生的信息了解,同时这一数据大多数是由学生自己填写的,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所以,学校需要进行细致认真的甄别,确保所有录入大数据库中的信息都能够经得起各方的检验。我们的评定小组需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日常生活消费记录等多种形式,实现对信息的修正与更新。3)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评认定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程序和评定制度应该建立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梳理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借助第三方评定计算软件,对各种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地计算,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量化考核,划定贫困等级,实现精准帮扶。量化考核是最为科学合理的方式之一,但是其难点在于量化考核模型的建立和软件开发的客观性,对于不同程度的困难应该增加适当的比重,是建立模型的核心。学校应该加大制度建设,通过动态调整和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下去,为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梦想腾飞保驾护航,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国家和学校的关爱。参考文献[1]秦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2]徐丽红.社会权利视域下的中国现行高校帮困资助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郑岚.高校贫困生资助认定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4]梅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