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模式及关键技术措施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模式及关键技术措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日畜牧兽医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模式及关键技术措施 陈田聪,谢达祥,陈晓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530021) 摘要:目前,南美白对虾在我国沿海各大省市均得到广泛养 殖.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悉心养殖,从而 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产量、降低养殖风险,在此情况下显得至 关重要 本文基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经验、管理技术以及相关 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提出几种较为合理实用的南美白对虾淡水 养殖模式并指出相关的技术实施情况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关键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自从1987年成功引入南美白对虾后,相继 在沿海各个省份进行养殖并开始向内陆水域推广。南美白对虾 是一种原产于南太平洋沿岸水域.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快,能在 低盐度环境中生长且肉质鲜美的世界养殖产量很高的三大优良 虾种之一。 广西的南美白对虾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具有养殖面积广、 养殖历史长、自然条件好、有养殖技术支撑以及政府的重视和扶 持等优势。但也面临着设施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产业链不完整、 苗种受制于人等困境和不足。因此.我们意识到应该开展对南美 白对虾的淡水养殖模式进行合理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南美白对 虾的经济效益 1大棚养殖模式 利用大棚进行养殖南美白对虾是一种较为新兴的养殖模 式.通过此模式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养殖温度问题,提高产量, 而且在大棚内.春季和秋季均可养殖南美白对虾。大大提高了市 场竞争力.为养殖户带来较多盈利空间。 由于是在大棚内养殖.所用的池塘与一般的养殖池塘会有 所差别。第一.应当根据养殖场的实际环境来确定养殖池的具体 深度.一般可以将虾池的深度设置在1.6~1.8m左右.第二,需要 通过池塘比较完善的水循环系统.从而实现快速的进水抽水的 换水操作 第三,应保证池塘能够获得充足的水源,并且水质中 的营养成分能够达到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需求lll。同时,可以在虾 池中安置适合数量的增氧机.通过增氧机来实现实时对虾池进 行供氧操作.以此提高虾池中的水体溶解氧含量。 大棚的主要架构:基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需求和大棚搭建 过程有可能发生的一些具体情况.对于所用大棚的搭建应该满 足下列几个要求:第一.大棚在构架中主要为人字形,如此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材料、降低难度以及搭建大棚的所用实际成 本。第二.可以采用木制框架结构.显著提高所建大棚的整体使 用强度.同时.还可以多次利用木制搭架,显著降低搭建工程的 材料使用成本.并且在搭建之后方便拆卸。第三,所覆盖的塑料 薄膜应以0.5 0.7mm的薄膜为主.颜色可以选择白色.透光性要 比较好。第四.大棚底部薄膜与堤坝的密封是做好防风的最好办 法。 2高位池养殖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广西“八桂学者”项目资助 基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特点.在此提出南美白对虾高位池 养殖技术.这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养殖技术。通过恰当的高位 池养殖技术.可以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降低养殖风险。该 养殖模式关键在于修建一个不同于普通池塘的高位池来进行养 殖南美白对虾 与普通池塘不同的是.高位池旁边需要搭设一个面积占高 位池的1/10的用于沉淀、消毒、肥水的蓄水池。在整个虾池的搭 建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养殖场所的实际地理环境情况.科学规划 蓄水池的相关修建情况,使其水质沉淀、肥水、水质消毒等相关 具体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基于养殖池的面积大小和具体的生态 环境应当适量在虾池附近和其中安放增氧机.其中以水轮式或 叶轮式相结合的增氧机为最佳的搭配组合:修建单独的进水口、 排水121.并且保证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严格分离,避免两个系统 混淆.影响养殖池水质 需要注意的是水质好坏关系到南美白对虾是否会患病.因 此需要结合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特点进行良好科学地水质管理, 确保虾苗在良好的水体中生长 经理论与实践证实理想养殖南 美白对虾的水体环境最佳pH值在8.0 8.5之间.一旦对虾生活 的水体环境的DH值不在8.0 ̄8.5这个范围时,可以通过在养殖 过程中对虾池进行全池泼洒适量的生石灰、增加碳源如黄糖.发 酵多糖等或定期及时更换虾池池水来调理水体中微生物结构达 到及时调节水质的DH值。 3混合养殖模式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逐渐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 大.由于养殖前期工程规划的前瞻性滞后.片区养殖系统及生态 功能淆乱致使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各种养殖病害,比如:白斑病、 桃拉病毒综合症、烂眼、红腿病、烂鳃病、黑鳃病等等。而且这种 危害和影响越来越严重.如今已成为南美白对虾生产发展的主 要制约因素之一 因此.思考如何有效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危 害.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 殖过程而言十分关键 通过广泛科学探究和深人生产实践.我们 发现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混合养殖技术.能够卓有成 效地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及病害的蔓延.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 和成功率。具体应用有如下两种养殖模式: 3.1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合养殖 3.1.1池塘和设施条件 f11池塘一般是用在农业用田上挖沟筑堤建设而成的养殖池 塘.或是一般可养鱼的池塘都可以。不限制面积大小.一般 0.667~1.667hm2左右较为合适.方便进行拉网操作:水深1.6~ 1.9m:需要注意的是池塘所处的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水源充沛、 水质良好 f2)池塘一般在4月底前及时清除池中淤泥,在每667m2池 塘泼洒混合溶液(生石灰120 kg+茶籽饼60kg)。过滤加水之后在 池塘中种植伊乐藻、苦草等水生植物,同时.投放大约250 300kg 的新鲜螺狮于每667mz池塘之中 f3)在虾池的四面修建作为防逃墙的配套设施,并且,结合具 47 ———— ■ 曼量I; 强L n g al h y b ree 体情况设置南美白对虾二次淡化暂时养殖池.根据虾池的具体 3-2-3养殖密度 情况增加一定型号的抽水机、增氧机等相关设备。 3.1.2养殖操作技术要点 (1)一般情况下.经常在5月上旬放养南美白对虾的虾苗和 地膜池塘的放苗密度大致为3.8 .万尾/667m::土池塘南 美白对虾放苗密度应在大约. .万尾,667mz 土池塘和地膜 池塘均套养经过标粗体长2~5cm的罗氏沼虾苗 3.2.4顺序 尾/667m2 河蟹的蟹苗。选购无特定病原、健壮的南美白对虾的虾苗.规格 大约在 . 的范围内.可以用氧气袋运回后.放在暂时养 当池水盐度为l0左右时 先投放南美白对虾苗.在放苗7d 之后往池塘中逐渐加淡水.并且要注意施加一些肥用以稳定池 殖池中适应一段时间.再用置于装有福尔马林液的桶中浸泡大 约3Omin(一般来说每吨水加药 1。或大塘套小塘的办法进行 后将其放人到大塘 塘的水质.当养殖池中的水盐度降低到7左右f大概在投放南美 白对虾苗 后1后放养罗氏沼虾苗 苗种标粗至3~c。暂时养殖期间不仅要投喂专用饲料.还应当 注意水温以及虾池的水体水质.大约 ~ 进行养殖;河蟹一般购买 整个养殖过程的大致收获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1#一4#地膜池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收获统计表 只左右幼蟹:鱼种大小在 ~ 左右。每 只。 放养量为南美白对虾 .1万尾.幼蟹 (2)饲料投喂虾进入大塘后可投喂专用蟹虾饲料.一般按照 在池塘中虾蟹重量的4%~6%来合理设置每日饲料的具体投喂 量.一般将饲料日总量的 下午 在每天早晨 ~ 投喂完毕.在 3: 期间进行二次投喂.在投喂的后期可以适当增加 投喂一些虾、蟹的补充喂料,一些经轧碎的肉类、南瓜等物料。 3.2南美白对虾与罗氏沼虾混合养殖 据报道.广西北海市的养殖户陈某在面对逐渐严重流行的 南美白对虾病害.改变以往单一养殖南美白对虾方式,秉持着 “健康、生态、高效”养殖发展新理念.从 年开始在自家的养 结语 殖池塘中进行合理密度的南美白对虾混合养殖少量罗氏沼虾的 养殖新方法的尝试l引。经过一些年来的养殖实践.发现相比于周 通过介绍三种较为具体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分别是:大 棚养殖模式、高位池养殖模式、混合养殖模式,以此来优化南美 围其他养殖户用单一养殖模式.套养罗氏沼虾的南美白对虾鲜 少发病、产量高。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关于苗种的放养 3.2.1时间 白对虾养殖模式.从而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和明显降低 其感染各种病原的风险。 参考文献 首批养殖应在五月上旬.水温应稳定在大约22℃以上在进 f 1肖金远.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 用U1.北京农业, 一. 行投苗较为合适。次批养殖可在七月下旬或八月初放苗。注意: 放苗1~2d前要先检查一下水温 3.2.2模式 主要以南美白对虾养殖品种为主.其中混合养殖少量的罗 氏沼虾 【2】黄佳鸣,沈亚萍,黄建丁,等.印尼东部瑟兰岛南美白对虾 高位土池健康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 【 产养殖. 一36. 一. 勇.南美白对虾套罗氏沼虾生态健康养殖技术U].水 (后接第5O页) 5-2.1专家顾问团队 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遗传育种、繁殖、营养、疫病防控、牧 草生产等专业的专家组成协调新品种(系)鉴定。 5.2-2技术服务团队 体、数据测定费用、信息管理平台、大数据库、优质牧草种子采购、 专家顾问团队、技术服务团队、技术培训、个血缘的冻精采购费 用、部分设施设备的采购费用等予以补贴和奖励。 5.4建立协同体权益共享或补偿机制 ~人专家顾问团队 专家团队主要 承担培育肉牛新品种(系)的可行性评估和制订、完善技术路线及 提倡恒产支撑恒心的产业发展理念.积极完善科研成果(产 权)保护和共享机制.以充分调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的积极性。 参与养殖企业在协议框架内通过高度协调与高度融合。遵 循尼伦伯格法则.核心群协同企业按贡献大小享受培育肉牛新品 种(系)项目各级配套资金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对扩繁场实行 见犊补母奖励和实行一对一技术服务 6建议 以市畜牧局及乡镇动物防疫站、乡镇冷配站为技术依托,组 成30 4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具体负责:配种,培育肉牛新品种 (系)方案的实施,扩繁群和核心群基础母牛的挑选,数据测定、建 档。饲养技术指导与服务、疫病防控等。 5.3奖补政策 涟源市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以振兴乡村战略为契机, 市人民政府出台财政支持政策.在主体投资由养殖场承担 的情况下.建立培育涟源市黑牛品种(系)市级财政专项基金 充分利用现有优质资源,积极推进肉牛新品种(系)建设,推动涟 源市农业由大市向强市转变.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f池),每年市财政投入(预算)资金 万元,对扩繁场、核心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