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研究概况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研究概况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30卷第10期 ・瀚南中运攘忐  ̄o1.30 No.10 162・ 2014年l0月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ct 2014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主要检测方法及 相关指标研究概况 苏立硕 ,王贤良 ,毛静远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关键词]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检测;指标;综述,学术性 [中图分类号]R259.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705(2014)10—0162—02 动脉及微血管的总体反映,并不能提示具体的病变。 1.4 心脏磁共振显像(Cardiac Magn ̄ic Resonance,CMR) 冠脉微循环由冠状动脉微血管组成,冠状动脉微血管 指直径<150txm的血管(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 等),冠脉微循环对维持心肌组织和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和功 心脏磁共振显像(CMR)是近些年应用于临床的一项诊断技 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冠脉微循环障碍发病机 制包括血管内皮损伤、机械性压迫、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 术,被认为是目前无创评估 段抬高心肌梗死后冠脉微血 管损害的金标准。该方法的原理是在冠脉血流流人心肌组 织的同时,通过检测纵轴迟缓改变和spin一标记技术检测心 微栓塞等…。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再通后无复流、慢血流和x 综合征。中医学认为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机多属心络受 肌灌注,联合核磁检测左室的几何形状和功能,对冠脉微循 环进行检测 。但该检奁通常不能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后 立即进行,从而影响了冠脉微循环检查的实效性。 综上,目前临床应用的冠脉微循环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有创检查和无创检查,两种检查技术都可以较为直接地反 映冠脉微循环功能,但是两种方法要求都较高,检测方式和 过程相对复杂。 损、血瘀络阻 述如下。 。现将其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研究综 1 冠脉微循环障碍的检测方法 1.1 冠脉造影及血流影像判断 现冠脉造影及血流影像 判断主要方法有TIMI血流分级(TIMI flow grades,TFG)、TI— MI血流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s,CTFC)法、TIMI心 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ffusion grades,TMPG),此类 2冠脉微循环障碍相关实验室指标 2.1 纤维介素(fgl2) fgl2是一种促凝血凶子,本质为分子 量约65KD的蛋白质,通过直接酶切凝血酶原使其转化为凝 检测方法可敏感地反映冠脉内皮细胞功能变化 ,反映冠 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间接评估冠脉微循环是否存在障碍。 但此检测方法会有主观评判带来的差异,且不能准确表现 微血管的损伤。 1.2心肌声学造影(MCE) 心肌声学造影是将微空泡声 学造影剂注入外周静脉或冠状动脉内,当微空泡通过心肌 血酶而介导凝血过程,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 血栓形成 ’” 。 12蛋白是急性期时相蛋白,在正常心脏组 织中不表达fgL2或很少表达” 。fgl2主要表达于巨噬细 胞、血管内皮细胞、滋养层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表达较少,孑F 微循环时,二维或多普勒超声作用于微空泡,进而将心肌微 循环显影的一种诊断技术 。该技术可以对心肌灌注情况 进行定性评价,可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心肌微循环的诊断 方法 ,也可用于判断干预治疗对再灌注损伤后能否减少 炎症反应 。 1.3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lfow reserve.CFR) CFR 炎症因子、内皮损伤、病毒感染刺激下,内皮细胞和巨噬细 胞表面表达可明显增高。有实验表明 l2在有微血栓形成 的冠脉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程度高 。研究发现fgl2高 度表达的微血管壁多有微血管内皮损伤,部分血管管腔可 见血栓样物质,血管内皮损伤导致 2的高度表达,后者参 与并促进了冠脉微血管原位血栓的形成过程 。 是通过检测血流速度来反应血流量,在最大充血刺激反应 时获得最大血流量能力的测量 。CFR受心外膜冠脉狭 2.2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内皮具有机械屏障接受和传递信 息作用,还具有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可以合成和分泌血管活 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L2)、血管收缩[大J子 内皮素一1(ET—1)、血管紧张素I1等,从而调节血管舒缩功 窄程度和微循环功能的双重影响,特别是当冠脉大血管没 有明显狭窄时,反映了冠脉微循环状态 。此方法是冠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202799) 第一作者:苏立硕,男,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治 通讯作者:王贤良,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治,E—mail:xlwang1981@126.corn 第l0期 苏立硕,王贤良,毛静远,等: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指标研究概况 ・163・ 能,其中ET一1、NO,对维持血管基础张力起主要作用,是评 价内皮功能障碍的参考指标 ,内皮素一1是迄今发现的 最强的缩血管活性多肽 ,其引起的血管收缩、心肌缺血、 代谢紊乱和细胞增殖等是与血管损伤有关疾病的共同致病 因素,其主要分布在心血管系统,通过激活钙通道增加内 流,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同时具有类似生长因子的作 用,能促**滑肌细胞增殖介导的血管收缩心肌缺血代谢 紊乱和细胞增殖等,是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疾病的共同致 病因素 191。NO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抗动脉粥样硬化递质, 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抑制白细胞粘附 和迁移、减少氧自由基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抑制血 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作用,是内皮依赖性舒张所必 需的 。有学者认为冠脉内皮功能障碍是以冠脉和(或) 外周循环血中ET一1的增加、第二信使NO及环一磷酸腺苷 c(AMP)的生成减少为特点。研究表明患者运动高峰时 ET—l含量明显增高,NO无变化,而正常组ET一1有下降趋 势,NO有上升趋势,提示ET一1/NO比例失衡在冠脉微循环 障碍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与内皮素直接作用 于血管平滑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加剧,冠脉舒张储备功能 减低有关,而且与ET一1/NO平衡失调密切相关 …。丁荣 晶等 发现,患者运动负荷后ET一1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心肌灌注异常总评分之间呈明显 正相关性,提示ET一1是发生心肌缺血的重要介质之一,ET 1升高的程度与心肌缺血的程度、范围密切相关。研究分 析表明,血浆ET一1浓度与冠脉微循环障碍引发的心绞痛 发作症状呈正相关关系 。 2.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vwF位于12号染色体短 臂内,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糖蛋白,通过激活血小板,参与 血栓形成 。血浆vWF水平升高是动脉内皮损伤和功能 不良的标志,与动脉血栓性疾病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 “ 。 vwF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目前被认为是反映内皮细胞功能 的最好指标之一。血中vwF升高是冠心病形成发展的一个 危险因素。vwF在血栓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通 过以下几个途径:(1)在高切应力或者血管内皮损伤条件 下,通过与血小板的偶联引发了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促发 了血栓形成的起始,依赖于vWF与GPIb的结合。(2)与内 皮下结缔组织的多种胶原结合,胶原结合可以诱导vwF结 构构像的改变,降低其与VIII因子的亲和力,促使凝血因子 VIII的释放,通过VIII因子激活,参与了纤维素性血栓的形 成。(3)通过充当凝血 子VIII载体蛋白,在纤维素性血栓 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vwF在高切应力下对血 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 vwF对于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有着重要的预测价值 。 综上所述,目前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多认为与 冠脉微血栓相关细胞因子及内皮损伤因子密切相关,此类 指标检测多用于实验室,尚未在临床广泛应用。 3小 结 目前对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报道主要有临床检查 和实验室指标检测,包含临床观察和基础实验,实验室检测 指标多从内皮损伤角度探索,因此今后临床诊断、治疗及基 础实验均可从内皮损伤相关指标切入研究。关于冠脉微循 环障碍的研究,基础实验较少,从基础走向临床再回到基础 的过程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闫磊,童嘉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概述及研究进展[J].现 代医学,2013,41(8):589—591. [2]史载祥.冠脉微循环障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日友好 医院学报,2005,19(6):362—364. [3]李英华.冠心病微血管病变的中医诊疗[J].辽宁中医药大 学学报,2007,9(3):63—65. [4] 于睿,兰宇.“以络论冶”心肌微循环障碍[J].中华中医药学 刊,2008,26(4):828—829. [5] 卢少平,杨哗,高连如.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血清内皮 素一1与TIMI—FC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 (2):91—93. [6] 陈祥禹,刘乾,赵学忠.心肌声学造影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 用[J].吉林医学,2007,29(3):412—414. [7] 李爱莉,柯元南,李宪伦,等.无创性心肌声学造影评价急性 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冠脉微循环的实验研究[J] 中日友好医 院学报,2009,23(3):166—171. [8] Christiansen JP,Leong—Poi H,Klibanov AL,et a1.Noninvasive imaging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using leukocyte—targeted contrast eehocardiography[J].Circulation,2002,105(15): 1764—1767. [9] Melikianl N,Keamey MT,Thomas MR,et a1.A simple thermodilu— tion technique to assess coronary endothelium——dependent micro— vascular function in humans:valid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coro— nary lfow reserve[J].Eur Heart J,2007,28(18):2188—2194. [10] Fearon WF,Farouque HM,Balsam LB,et a1.Comparison of eoro— nary thermodilution and Doppler velocity for assessing coronary lfow reserve[J].Circulation,2003,108(18):2198—2200. [11] 张俊杰,陈绍良.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介入诊治中的应 用[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4,43(5):273—275. [12] Waller C,Hiller KH,Albrecht M,et a1.Microvaseular adaptation to coronary stenosis in the rat heart in vivo:a serial magnetic reso— nance imaging study[J].Microvasc Res,2003,66(3): 173一I82 [13]Zhu CL,Yan WM,Zhu F,et a1.Fibrinogen—like protein 2 ifbro- leukin express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isease progression in murine hepatitis virus type 3一induced fulminant epatitis and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hepatitis B[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28(11):6936—6940. [14]Rychlik DF,Chien EK,Wolff D,et a1.Cloning and Tissue Expres— sion of the Tissue Prothrombinase Fgl——2 in the Sprague—-Dawley 第30卷第10期 ・阕南中匠振忐 Vo1.30 No.10 Oct 2014 1J ]1jl64・ 2014年10月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中医x0t-究进展 李 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关键词] 高血乐病;失眠;综述,学术性 f中图分类号]R259.441,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济南,250014) [文章编号]1003—7705(2014)10—0164—0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根据长期临床观 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调查,片测量初中生的身高、体 质量和血压。结果显示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与收缩压均有 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长期失眠的患者很容易 诱发高血压病。 察,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两者相互影 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血压 和睡眠的相关性,研究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病机,对其防治 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中医研究 进展综述如下。 1高血压与失眠的关系 2高血压病合并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 纪莎等 认为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在于素体肝肾之阴 潜在不足,加之长期七情过JHj,五志过极,耗伤正气,损害真 [ [ 1.1 高血压导致失眠涂淑华等” 对100例急性高血压病 住院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有79 例失眠,发生率为79%。王彭辉等 调查研究高血压病患 者210例,发现108例(51%)出现失眠。冯德翠l3 对63例 元。肝气郁滞日久,势必水不涵木,厥阴邪火翕然而起,上 扰清窍,升降失度,头痛、目眩、耳呜、烦躁、心悸、失眠诸症 丛生。李应辉等 认为失眠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主诉, 血压异常可引起欠眠。病机多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 化火,肝火扰动心神,神不得安而致失眠。肾水不足不能L 济于心,则心火独亢而形成肾阴亏虚,心火亢盛之型,心肾 不交而致不寐;或脾胃虚弱,嗜酒肥甘,思虑劳倦伤及于脾, ] 年龄在60~78岁不等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其中 4O例(64%)在住院期及出院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综上可以看出,高血压是导致失眠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1.2 失眠导致高血压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 分析了784名年龄在55岁以上并存在睡眠障碍的男性的数 据,调查显示,这些人在研究开始时均没有患高血压病,但 大约3年后,高血压病患者已达243名 。任艳峰等 采 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潍坊市852名初中生进行匹兹堡睡 Rat[J].J Soc Gyneco|lnvestig,2003.10(2):67—73. 余秋实.FGL2和TNF一0【在急性心肌梗死外周m中的表达 和意义[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熊信林,谢建,王朝晖,等.大鼠冠脉原位血栓模型中纤维介 使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宿食壅遏于中, 积而生热,可致痰热扰心而不眠。 肖雪等 认为高血压病伴失眠发病率以中老年为多, 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肝肾阴虚为主,标实以阳亢、痰 湿、血瘀为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劳逸无 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491. 徐灵建,王文云.活血化瘀法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 素一l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成药,2002, 24(7):519—521. Mendolicchio GL,RuggeriZM.New perspectives on von Wille- 素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11): 2087—2091. brand factor functions in hemostasis and thrombosis[J]Semin Hematol,2005,42(1):5—141. 赵洋,张金国.心脏X综合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132—134. Ba ̄unek L Endothelins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f J]Vnitr Lek,2000(46):49—53. 柴小计,吴金涛,杨朝宽.血浆高敏C反应蛋 、血管性血 友病因子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相关忡 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7): 心脏X综合征与相关细胞因子研 703—704. 王贤良,毛静远,王恒和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5(5):272—274. 丁荣晶,吕朝霞,贾三庆.内皮素、内皮素/一氧化氮比值与 Reininger AJ vWF attributes—impact On thrombus fimnalion[J]. Thromb Res,2008(122):9—13. 心脏X综合征心肌血流灌注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 2007,24(4):241—243. 陈华,罗心平,丁建平.血管性血友病圈子在心m管疾病中 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2):229—232. 丁荣晶,吕朝霞,周素敏,等.心脏x综合征患者内皮素一1、 内皮素一I/NO比值与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性研究[J].中 (收稿日期:2014—04—04) 作者简介:李栋,男,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疑难病辨证论治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