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究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180·

| 工程设计 | Engineering Design2019年第3期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究

于 涵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摘 要:近年来,由传统的建筑施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同时随着人类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开始在满足公共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做出优化性绿色建筑设计。国家也大力倡导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贯彻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达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构建和城市自然生态化可持续持久发展的目的。本文将以绿色建筑设计在中国的现状为切入口,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特点与相关应用,力图促进21世纪中国的公共建筑设计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设计理念;应用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志码:A󰀃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19.03.087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建筑方面同样为社会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公共建筑带来的促进效果尤其可观。然而,有的公共建筑在设计上一味追求华而不实的外观,没有考虑到作为公共建筑应有的实用性和环保性,这在中国建筑行业内并不是个例。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是行业必要也是社会需要,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传统的建筑施工格局,但可以使其更加绿色节能,促进建筑的绿色环保发展。因此,在公共建筑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应当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1 绿色建筑设计在中国的现状

事实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早在房地产行业在国内兴起之际便出现了,而且在建筑业一直以来的发展道路上,相关部门对生态环保、绿色节能以及降低污染排放是越发重视,还制定颁布了不少的相关法律法规,让绿色建筑设计行业逐渐规章化,甚至是在财政上,政府部门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良性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绿色建筑大开方便之门。并为了帮助企业更完善全面的构建职能机构、设立设计,制定了政策来推动绿色建筑企业的发展,企业间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一起探讨,共同进步。由此可见,中国的绿色建筑业发展在总体上是可观,有一定的建树,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设计原则

(1)和谐原则。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渐变得岌岌可危。建筑同样是影响之一,建筑业发展在空间选择、建造拆除等过程都会对自然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必须遵守“和谐原则”,落实体系与系统的和谐方面。

(2)保护原则。保护原则即“节约和保存土地”原则,在进行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在整体规划的过程中就开始考虑,对生产、生活等土地使用间的比例关系要仔细考量,促进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在能耗方面,可以通过蓄热、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等方式来减少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不可再生资源和会造成污染的资源的使用。

作者简介:于涵(1997—),女,本科,研究方向:绿色建筑设计。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03-0180-02 (3)适地原则。“适地原则”是指在所有的城市

建设或者单体建设项目中,都要根据建设的地点,做出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评价,以评估为基础,再谈设计建设。“适地”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在于地方文化习俗,城市气候特征和建筑物之间的关联与特点,还要根据分布在环境中的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来进行建筑物的设计。

(4)舒适性原则。舒适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上较难把控,因为它与建筑成本,资源利用及能源的消耗之间的关系相冲突,尤其是建筑施工及建筑的维护管理过程里,舒适原则几乎得不到体现,更多是采用隔热性能强的材料来实现人类的居住舒适性。

(5)经济原则。绿色建筑物承担了整个城市体系的所有问题,在建造、使用和维护等过程都比较复杂,而且投入相对较高,但绿色建筑中所使用的高科技完全可作为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直观反映。当然,这不表示绿色建筑中的一些功能必须要利用高超的科学技术来实现,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选用合适的材料、技术,也是绿色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

3 绿色建筑设计的程序与要求

(1)程序。绿色建筑设计的普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论证需求、设计方案、评价寿命周期与设计施工图纸。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选择恰当的步骤。

(2)要求。目标论、过程论是绿色建筑设计中意义相对重大的两个要求。目标是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多方面的目标设定,总结出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出绿色建筑基本的整体框架。过程论指在绿色建筑理论中引入时间维度概念,把这当做一个持续概念来看,它将存在于绿色建筑整个寿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4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4.1 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表示的是建筑物的整个设计阶段中,根据基本的规范要求将合理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出来只是基本,在建筑物的使用、保养、维修以及再利用等构成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上,要有更加全面的设计。不仅要估计这些环节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期间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对建筑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一个建筑工程不只是建筑物存在的期间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以此为基础,不断的向四

2019年第3期周扩展,尽可能全面考虑到每一个和建筑有关的环节,就是所谓的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4.2 合理分配资源

绿色建筑设计的本质是合理分配资源,杜绝资源浪费,让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而只有建筑的基本功能已经得到了满足,才能考虑资源配置的问题。满足基本功能是指公共建筑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正常结构与功能在投入使用之后能得到很好的实现,而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能够在减少建筑成本的同时,将公共建筑的功能更好的完成,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效益。

5 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5.1 公共建筑外部的设计

公共建筑应当和自然环境保持高度的协调统一,这就需要对公共建筑外部的设计给予重视,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之一。具体的措施:在设计公共建筑的绿化时,充分调用创新创造思维,把城市原有的人文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融入到公共建筑当中去,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资源;对于公共建筑旁边的绿化区域,为了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好能尽量扩大绿化面积。5.2 公共建筑内部的设计

(1)声光环境系统。声音和光线是公共建筑中两个重要的环境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对光环境主要是通过用新型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如太阳能,空气能等来代替电能,供应照明的消耗。其次,便是倡导在室内最大限度的使用自然光和节能电器,节能灯具等来减少能耗。对声环境来说,在设计建筑物内部结构的时候,设计师可以将卧室位置和噪音来源分布在相反的位置,还可以在室内使用隔音材料,增强是建筑物门窗的隔音性能,提高舒适性。

(2)能源系统。传统的公共建筑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能,这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污染,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在能源系统方面,主要是增大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启用新能源两个方面。要达成这两点,设计者首先应当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其次需要针对新能源的使用制定一个科学合理且完善的改进计划,最后还要考虑公共建筑的艺术观赏性与能源的有效融合及和谐共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开发利用施工地现有的生态能源,尤其是几大可再生绿色能源: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5.3 采光、通风的合理设计

采光与通风是公共建筑非常重要的部分,直接与公共建筑的使用与实际功能相挂钩。而传统的公共建筑采光与通风基本上是依靠电力设备实现,导致了巨大的电能消耗,因此公共建筑中的采光与通风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这方面,业内最普遍的做法都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采光方面,设计者首要考虑的是利用太阳光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已经代替了很多不可再生能源,而通过太阳光来实现室内采光,是面前最为高效节能的一种方法。而且,太阳光源还拥有一定程度的消毒杀菌作用,能够净化公共建筑室内的一部分空气。至于通风方面,首选也是自然通风,良好的自然通风能够净化一定的室内空气,即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效果,让人们感到更加舒适。

Engineering Design | 工程设计 |

·181·

6 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

6.1 新型绿色能源系统的应用

随着中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新型绿色能源系统逐渐扩大了其应用规模。以绿色无污染、可再生为新能源的评判标准,太阳能和风能是所有新型绿色能源中使用最多,范围最广的两种。太阳热能被太阳能转换器收集转化,能够变成人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所需能源。而风能的主要应用是风能发电,以此来代替过去的石化燃料发电,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不难预见的是,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将会一直进行下去,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绿色能源代替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转化系统。

6.2 公共建筑的门窗系统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门窗系统上的应用主要是因为过去的门窗、玻璃幕墙都消耗了较大的能源,为此,业界研究出了以下两种方式对门窗系统做出了相当程度的改进。

(1)选择新型的门窗材料。科学技术不停发展进步的今天,门窗材料已经研发出了新品,在各方面性能上都针对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进行了升级,例如:新型的高性能玻璃具有强防辐射性和高保温效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2)应用新型的结构形式。门窗系统的安装结构在新型门窗材料与新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其热工性、气密性等方面也跟着提升,甚至在门窗的功能上,不仅仅是隔离功能,甚至能起到一定的过滤防护效果,大大提升了公共建筑的稳定性能。

6.3 在当地人文历史特色方面的应用

为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现代化的公共建筑已经完全“占领”了我们生活的城市。然而,对每一个城市而言,作为城市标志的建筑物不应该是充满科技现代化气息的高楼大厦,而应当是承载了一个城市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和该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的建筑物。它们不一定要做古做旧,也可以拥有鲜明的现代化元素,但不能像批量生产出来的那样规范、冷硬。因而,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和当地的人文环境相融合、相适应、相吻合。这样既能体现出城市本身的文化底蕴、历史内涵,也能够突出城市建筑的特色,提升城市居民的荣誉感与自豪心理。

7 结束语

绿色建筑源于现代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之间的冲突,是人们开始重视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力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体现,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对公共建筑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本文从多个层面阐述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设计特点和实际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力求推进公共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公共建筑与城市人文内涵的有机融合,实现绿色节约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匙静,石立峰,王立群.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分析[J].石

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26.[2]袁俊伟.试论公共建筑设计中绿色节能设计[J].建筑工程,

2017,31(23):384-385.[3]栾元晖.如何看浅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J].

赤峰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10):5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