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构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构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来源:意榕旅游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构成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07-08T08:14:41.958Z 来源:《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20年第1期 作者: 王建苗1 李静2[导读] 预制建筑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钢结构,二是木结构,三是混凝土结构。 1身份证号码:33062219710401XXXX 2身份证号码:42062419840622XXXX

摘要:预制建筑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钢结构,二是木结构,三是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的施工方法受资源、稳定性和强度的干扰,不适合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发展。钢结构建筑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从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来看,预制混凝土建筑是预制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与传统施工相比,预制混凝土房屋具有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实现了资源节约。但是,由于目前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施工中受施工规模的限制,在推广中存在诸多障碍,导致预制构件造价的增加,也影响了整体的发展速度。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造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造价控制措施。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构成;降低成本;措施

导言:在当今建筑节能环保中,装配式建筑被国家列为建筑业新的发展方向。国家大力支持建筑节能环保工程建设,走新型建筑产业化道路。然而,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到目前为止,预制房屋的比例还不到15%。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等原因,总装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装配式建设项目大多由国家投资,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在这种形势下,响应国家号召,开始进行装配式建设的。高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投资总装建设项目的积极性。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装配式工程项目成本的研究是一项比较紧迫的任务。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念

预制混凝土建筑物是指利用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施工现场拼装而成的建筑物,包括预制管道、外围防护结构、设备安装位置、建筑物整体结构等,等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预制混凝土建筑可分为装配式整体结构和全装配式结构两种。装配式整体结构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中,将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装,然后浇筑混凝土和水泥浆,从而形成完整的预制混凝土建筑结构,预制构件在连接过程中一般采用钢套管等技术,这不仅可以既保证了预制结构的稳定性,又起到了良好的抗震效果。 2特点

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预制混凝土建筑具有明显的优势。预制构件是事先详细设计制造的,其精度和平整度优于一般混凝土结构,安装误差率相对较低。此外,由于采用机械化生产预制混凝土建筑构件,避免了许多不利的人为因素,质量更加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成型、浇注、养护等复杂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改善员工生产环境的同时,也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3装配式建筑各生产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3.1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根据预制混凝土建筑的施工特点,制定推广政策。而当地政府也需要加大对预制混凝土建筑的支持力度。其次,根据预制混凝土房屋的施工方案和管理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和措施,政府领导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加大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促进预制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最后,在预制混凝土建筑设计阶段,充分论证了设计内容的产业化和规范化。在预制混凝土建筑构件的生产中,大部分构件都是按照生产要求设计的。因此,有必要确保设计体系的建立,降低设计难度,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依据。 3.2构件生产阶段成本控制

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预制构件混凝土建筑的推广力度,对构件生产企业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此类企业实施税收减免。组装件在生产中属于工业生产,应按工业生产企业支付。但在我国税制中,工业税是建筑企业的两倍,增加了构件生产企业的经济负担。要实现促进生产,必须通过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各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其次,根据生产线的生产特点和生产工艺,为减少机械磨损,建立了与构件一致的模板使用周期。 3.3运输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预制构件的运输中,要根据构件的尺寸、数量和类型,选择科学合理的运输方式。通过规划合理的运输方式和科学的运输路线,可以保证车辆具有较高的利用率,降低运输中零部件的成本投入。其次,在预制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构件生产需要选择最近的工厂进行加工,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距离。同时,通过提前对线路进行检查,严格控制车辆通行时间,减少交通流高峰时段的分量运输。最后,在构件运输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大型预制构件进行保护运输,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运输架进行更普遍的保护,以降低成本消耗。

3.4安装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是在预制混凝土建筑施工中,要加大对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安装人员掌握较强的安装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保证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安装速度和安装效率的提高,降低人员的投入成本,保证预制构件的科学施工。其次,根据预制混凝土房屋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制定与工程相适应的构件安装顺序,避免各类构件安装顺序混乱。在一些大型构件的安装中,应采用临时固定,以保证安装过程的安全。第三,在组件安装过程中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如BIM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构件安装过程的模拟,减少安装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通过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及时发现安装隐患,减少施工中的碰撞,保证安装质量。 3.5发挥生产规模效应

中国的预制构件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建设项目相比,预制构件市场占有率较小,预制构件生产的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未能体现工业化、高效、优质、经济的明显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成本,从而影响了建设单位的积极性。例如,由于生产规模的影响,PC组件的固定成本在总装建设项目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只有随着总装建设工程量的不断增加,PC组件的土地、设备、模具等摊销费用才能相应减少。因此,各地要完善配套政策实施细则,扩大预制构件市场需求,扩大PC组件产能,形成规模经济。此外,现阶段,宜依托试点,整合资源,加快培育集组装件设计、生产、施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和一大批专业化生产建设企业。 3.6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预制构件建筑有许多关键技术有待解决。要发展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的构件连接技术,进一步加强对PC构件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提高PC构件的保温、防水、节能等各项性能,提高PC构件的精度提高施工现场的安装效率。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预制构件基础研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建筑企业解决预制构件关键技术和产业发展困难,加大预制构件各种配套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预制构件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编制和试验等技术的实施,推进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此外,还要注重人才培养。我国预制构件的推广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工人需要时间培训,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全产业链体系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装配施工实践者的整体素质,保证施工产品质量。 3.7加强质量监督,重视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强调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由于预制厂生产了大量的预制构件,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前提是施工队伍专业化,现场构件安装连接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目前,由于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的不完善,构件质量验收过程中缺乏过程和行业监督机制,监理部门和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监督。此外,企业还应注意现场管理,如现场构件堆放顺序应与施工、吊装顺序一致,堆放位置也应在相应垂直运输设备的工作范围内,从而降低现场二次运输成本,提高吊装效率;合理安排工期,减少重型吊装设备队伍的使用。这些措施可以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快速施工的优势,从而节约成本。 结束语

我国装配式建筑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但由于成本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于政府的补贴和鼓励政策。政府、开发商、施工单位要共同努力,解决造价高、技术不成熟的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红,耿博慧,齐宝库,雷云霞,栾岚.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13(09):102-105. [2]贾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3]贾宏俊,许云萍.基于AHP的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7):79-83. [4]王玉龙.浅议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与对策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08):125-128. [5]黄端.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成本控制问题与措施研究[J].建设科技,2018(07):63.

[6]谢俊,蒋涤非,周娉.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预制率与成本研究[J].建筑结构,2018,48(02):33-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