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4-12-23T14:14:30.1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4年第9期供稿 作者: 李 晨[导读] 建筑施工向来人口流动性大、从事行业人员众多,直接执行施工的人员大多是农民工。
李 晨
南京河西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10019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而建筑安全也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几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逐渐上升,其中因素也颇为复杂。为降低事故发生率,应加强企业的危险源辨识度、有理据的进行风险预测、并合理的控制风险,做到科学、系统、直观的防护各种可能发生的隐患,保证建设施工的顺利完成。本文针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结合实际总结了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建筑施工向来人口流动性大、从事行业人员众多,直接执行施工的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对于安全意识的认识很少,这是建筑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演越烈,施工企业势必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注意对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控制。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够合理
如今建筑业不断壮大,有些开发商并没有严格实施建筑市场的要求,有些监理单位、施工企业没有做到符合要求的安全检测,由于监管不严、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建筑施工已经形成了有法不依、甚至违规施工的现状。对于这些问题,我国虽然在建筑法的相关条例中做出明文规定,施工前必须取得施工安全许可证,同时规范了招投标管理,对施工质量安全,竣工验收备案等进行把关。但上述行为在中国建筑施工管理方面还是屡见不鲜,这不但会导致国家各种税费流失,还会使工程面临失控的现象,造成各类需要重视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企业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项目成本,促使相关部门在监管施工中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甚至还有开发商以企业垫资施工、拖欠施工款项和合同费用的方式来实施工程项目。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增加了施工企业的压力,导致施工企业敷衍了事,给建筑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执行者都是以农民工为主,这些农村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而且农民工的流动性大,这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第三,建筑市场一直是被多方相关行业所争相抢夺的,有些企业和建筑企业没有直接关联,却想尽办法掺进建筑市场,他们并没有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管理上的专业团队,只派出几个相关的技术人员监管工程实施,其他的专业性强的施工,全部包分给不同的相关专业团队来实施,他们和建筑工程企业并没有连带关系,各自做各自的工作,忽视了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而公司派去的技术人员因为要管理监测各个部门的效率,多数都忽视了施工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严格按照要求体察安全问题是尤为困难的。
(三)安全应对措施不够完善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并不精通建筑施工安全规范,无法掌握应对安全隐患时需掌握的应对措施,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临时出现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很多建筑施工中工人们施工时用到的脚手架搭建不合格,在用电上更是危险重重,电源裸露在外,电线过于老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技术上对于施工安全的保障也是有限的,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管理技术上的要求也越来越科学。20世纪末,一些西方科技发达的国家就已经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上运用信息技术来增加安全系数,而中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少部分的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相对于西方国家我过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完善。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现场的隐患排查
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切实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近年来,我国各地就出现了不在少数的施工安全事故,仅是08年,浙江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71起,死亡人数达100余人。比较重大的事故就出现3起,死亡人数达到30人之多。就这样的情况来看,我国建筑施工的管理创新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准备好可能会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目前现场多发的事故主要是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等各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要认真仔细的查看。05年7月末,一处施工工地发生基坑坍塌事故,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8人受伤,事后经调查,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检查基坑。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严加看管建筑施工现场。第二,严格制定项目应急预案并按规定进行演练和完善,提高施工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第三,要改变技术管理,吸取过去的经验,改变固有的技术应用模式,引用新的安全防护技术,在安全防护管理上实现建筑安全专业化、技术化的融入建筑安全施工当中,有效提高建筑安全,提升整体专业化水平。第四,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加入信息技术的运用,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会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二)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提高主体责任意识,整体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这是建筑安全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施工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出一个互相监督,互相传播安全意识的良好氛围,培养他们辨析危险源、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及面对突发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让施工安全管理警钟长鸣,提升施工人员的忧患意识,确保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整体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同时要注意所有工作人员必须要求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才能按照要求执行相应任务,促使项目更加顺利的进行,达到互进互利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分解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并进行考核,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与责任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员。建筑施工的分工经常不明确,一些企业有时候会出现一人多管的现象,甚至出现有些管理人员都只是走个过场,到施工场地看
一眼就走的状态,这种现象根本无法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得以及时解决。所以及时改变建筑施工的人员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选拔施工人员的时候不能选择没有责任心,说走就走的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 结束语:
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止是关乎企业的名声,更是联系着所有施工人员及其家庭。只有在规范的体制下才会有高系数的安全,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建筑施工本就是危险性极高的行业,只有做好预防措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管理技术,切实保障施工安全,才能使企业获得利润,极大的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所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完善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走向。 参考文献
[1]廖友常,雷志远,翁申富.贵州省桐梓县洪村坝-大竹坝煤矿大竹坝井田勘探地质报告[M].2011(08) . [2]建设部工程质量与行业发展司.全国建筑施工安全形势分析报告[J].建筑安全.2011.20(4):8-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