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一、实验名称:模拟细菌的繁殖

? 实验目的:使学生感悟到细菌繁殖的速度与数量都非常惊人? 实验材料:8个透明杯子,无数颗豆子。? 实验步骤:

? 1、将8个同样的透明杯子按

1—8编号。

,会计算细菌繁殖的数量。

? 2、在1号杯中放入一颗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3、在2号杯中放入两颗豆子个杯中应放入多少颗豆子?

? 实验现象:3号杯子放4个、4号杯子放8个、5号杯子放16个、6号杯子放32个、7号杯子放64个、8号杯子放128个

? 实验结论:细菌成倍地增长,繁殖相当迅速。

,代表第一代分裂后的第二代细菌

? 4、以此类推,在其她各

? 二、实验名称: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实验目的:植物能量来源于何处? 实验材料:燃烧匙、酒精灯、淀粉、沙? 1、点燃酒精灯? 2、把燃烧匙里放入淀粉? 3、用酒精灯给淀粉加热

? 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淀粉会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淀粉里含有能量

子或湿毛巾

? 实验步骤: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三、实验名称:常见能量控制装置

? 实验目的:让学生感悟到能量控制装置可以节省能源? 实验材料:一段铅笔芯、一节电池、几节导线、一个小灯泡? 实验步骤: ? 1、把线路连接起来? 2、改变铅笔芯的长度

? 3、通过改变铅笔芯的长度从而改变灯泡的明暗? 实验现象:

?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长时? 当铅笔芯的长度较短时

,灯泡较暗,灯泡较暗

? 实验结论: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

? 四、实验名称: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体现不同的鸟喙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 实验材料: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实验步骤:

? 1、把学生分成四组。

? 2、每组用不同的工具分别拾取不同的食物。? 3、记下拾取“食物”的数量。

? 4、每组把拾取“食物”的数量展现给同学。? 5、比较这些数字

? 实验现象:用不同的工具拾取不同的“食物”性使得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

,拾取的数量不同。

? 实验结论:鸟喙的多样

,适应不同的环境。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五、实验名称:显微镜观察常见细菌

? 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并了解细菌的特点? 实验材料:显微镜、几种常见的细菌装片? 实验步骤: ? 1、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略偏左,安装好目镜与物镜

?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

?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通光孔

? 4、把一个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左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

? 5、把所要观察的细胞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用压片

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瞧到白亮的视野。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为止,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瞧清物象为止

? 7、左眼向目镜内瞧,同时,使瞧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 实验现象:细菌很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并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实验名称:风动装置的制作

? 实验目的:能自己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装置改进方案,使学生了解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

,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

,提出

? 实验材料:卡纸、风车轴、高粱杆、小

金属片、支架、鼓体、橡胶膜、鼓膜卡圈、鼓槌、橡皮筋、串珠、轴卡圈等。? 实验步骤:

? 1、用卡纸设计制作一个纸风车? 2、将支架插接成型

,并将风车用卡圈固定在细轴上。

,固定在支架上,最后把两块

,再照图将风车轴、串珠、高粱秆穿在一起

金属片对应地插在高粱秆上。? 3、把橡胶膜套在鼓体上? 4、用鼓槌缠绕橡皮筋

,做成小鼓,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使鼓槌一端与鼓面相接

,另一端与金属片部分相触。

? 实验现象:风车的转动带

? 5、把风车放在有风的地方动了金属片的振动

,让风车转起来,使小鼓发出声音。

,金属片的振动又带动了鼓槌的动,从而使鼓槌敲击了小鼓。

:风能→机械能→

? 实验结论:风车的转动使小鼓发出了声音速度与发出的声音。

,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就是

声能? 注意:橡皮筋的松紧、风车轴的转动就是否流畅,鼓的材料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鼓敲击的

? 七、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电磁铁的性质

? 实验材料: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大头针? 1、将漆包线按同一方向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 3、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

? 实验现象: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实验结论:电磁铁就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接通电源,用铁钉的尖端接近大头针

,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步骤: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八、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大头针? 1、先假设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线两端与一节电池的两级连接起来

,把有固定匝数的电磁铁的导,去吸引大头针,记下大头针的数目

,按此方法,分别记下

,,

? 实验步骤:

使用两节电池、三节电池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用三节电池的两极与缠绕一定匝数的电磁铁两端连接起来记下此时大头针的数目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分别记下此时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 2、再假设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用通上电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

,用此时通上电的

,按此方法还就是用三节电池依次增加线圈的匝数

? 3、比较实验中所记录下的数字? 实验现象:随着电池节数的逐渐增多? 随着线圈匝数的逐渐增多

,磁性也逐渐加强

,磁性也逐渐加强

,电池节数越多,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

? 实验结论:磁性大小与电池节数与线圈匝数有关磁性越强。

? 九、实验名称:太阳炉的制作? 实验目的:按要求会制作太阳炉

,分析出太阳炉转化能量的过程? 实验材料:铝箔、厚纸

板、直尺、塑料布、一杯水、温度计、胶带、剪刀等? 实验步骤: ? 1、在纸板上划线? 2、将铝箔亮面朝外

,并用刀背或剪刀背沿线再划一次,平铺在纸板上并抹平

,用胶带粘好,做成纸盒

? 3、将纸板的三边折起来

? 4、选用不同的材料从外面将纸盒包起来? 实验现象: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慢慢热起来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实验结论:太阳炉就是一种由光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烧水、做饭等

,太阳炉可以获取很高的热能,可用来

? 十、实验名称:太阳系模型制作

? 实验目的:让同学们了解组成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尺子、橡皮泥等? 实验步骤:

? 1、把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距离,并记录下来。

? 2、用2厘米(或5厘米、10厘米都可以)代表一个天文单位星到太阳的距离。? 3、以“太阳”为圆心

,分别以换算后各“行星”到“太阳”之间的“距离”为半径

,形成太阳系的模型图。

,做成一个太阳

,画出

,按比例换算出模型中各大行

1、5亿千米作为一个天文单位

,表示各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 实验材料:白纸、铅笔、绳子、

各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图

? 4、选择适当的材料做“行星”,将它们放置在模型图中各自的运行轨道上系模型。

? 十一、实验名称: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

,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 实验材料

:绳

? 实验目的: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

子、灯泡或手电筒、地球仪、分别写有春夏秋冬字样的卡片? 实验步骤:

? 1、在桌上用绳子做一个圆圈把地球仪放在绳圈上

,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

;把台灯放在圆圈的中央

,模拟太阳。? 2、

,用橡皮泥在地球上做个记号代表自己的位置。

,并让地轴指向正确的方向。观察“太阳”直射“地

? 3、把地球仪放在“夏至”的位置上球”的位置。

? 4、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球”位置的变化。在移动地球仪的过程中? 5、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

,移动地球仪,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太阳”直射“地,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就

实验现象:在春、夏、秋、冬四个位置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六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十二、实验名称:星空模拟

,同时培养学生坚持长

?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观察星空、研究星空的兴趣? 期观察星空的科学探究能力。

? 实验材料:圆柱形的空纸筒、黑色纸、胶水或橡皮筋、手电筒、剪刀? 实验步骤:

? 1、将一只空纸筒的底部剪去。? 2、用黑纸另做一个圆筒盖? 3、到野外观察星空扩大。

? 4、回到房间,将一支手电筒放在纸筒中观察到的星座就呈现在天花板上了。丽。

,朝向天花板,关掉室内电灯,打开手电,于就是野外? 实验现象:野外瞧到的星星呈现在天花板上

,非常美

,用胶水或橡皮筋将它固定在圆筒上。

,用针来回旋转使洞

,把观察到的星星或星座用针“记录”在黑纸盖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