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140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
(21)申请号 201420390511.4(22)申请日 2014.07.15
(73)专利权人天津市奥利达燃气设备技术有限
公司
地址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华苑产
业区(环外)海泰发展二路3号(72)发明人陈耀祯 章崎平 李永胜 荀浩亮马艳(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杨慧玲(51)Int.Cl.
B01D 53/76(2006.01)B01D 53/5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氨水气化器筒体呈柱形,其上、下两个平面分别连接上、下封头,筒体与基础板相连,且筒体通过法兰与上盖连接,蒸汽盘管置于筒体内,蒸汽入口管穿过上盖进入筒体内与蒸汽盘管入口相连通,冷凝水出口管穿过筒体的下方筒壁与蒸汽盘管出口相连通,氨水蒸气出口管穿过上盖进入筒体内,筒体下封头底部留有氨水排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排管多且排布紧凑,冷凝水不会形成积郁,蒸汽充分和管壁接触,有效的利用换热面积,有利于壳程换热系数的提高,继而本气化器的气化量较高。CN 204051408 U CN 20405140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1)、筒体(2)、蒸汽盘管(3)和上盖(4),所述筒体(2)呈柱形且全封闭,筒体(2)的底端与基础板(1)连接,顶端与上盖(4)连接,所述蒸汽盘管(3)置于筒体(2)内,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还包括蒸汽入口管(6)、冷凝水出口管(7)、氨水入口管(8)、氨水蒸气出口管(9)和氨水排净管(10),所述蒸汽入口管(6)穿过上盖(4)进入筒体(2)内与蒸汽盘管(3)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管(7)穿过筒体(2)的下方筒壁与蒸汽盘管(3)出口相连通,所述筒体(2)的筒壁下方设有一氨水入口管(8),所述氨水蒸气出口管(9)穿过上盖(4)进入筒体(2)内,所述筒体(2)下封头底部留有氨水排净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侧壁上设有上液位计口(14)和下液位计口(15),所述上液位计口(14)和下液位计口(15)之间连接液位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侧壁上设有水温度计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顶部开有氨水蒸汽压力计口(13)和气氨出口铂热电阻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顶部开有放空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盘管(3)以蛇管形式置于筒体(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顶部开设有安全阀出口(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1)留有地脚螺栓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由无缝钢管或者钢板卷制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套管(5),所述冷凝水出口管(7)通过隔热套管(5)与筒体(2)紧密连接。
2
CN 204051408 U
说 明 书
一种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脱硝系统部件装置的气化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热电厂新上项目提出了脱硝要求,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是比较常用的脱硝方法。氨水气化器成为SNCR技术中主要设备之一。传统的氨水气化器其具有结构较复杂,造价高,操作管理不便,管内不能承受较高的压力且安装繁杂。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氨水气化器冷凝水排水不畅,蒸汽不能充分和管壁接触,出现半管加热的问题。氨水沸腾空间小,不利于气液分离致使壳程换热系数降低。[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包括基础板、筒体、蒸汽盘管、上盖和隔热套管,所述筒体呈柱形且由无缝钢管或者钢板卷制而成,筒体为全封闭结构,筒体的底端与基础板焊接相连,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主要由基础板支撑整台设备,所述基础板留有地脚螺栓孔,可固定于地面上。筒体顶端焊接相连法兰,所述上盖与法兰采用螺栓连接,所述蒸汽盘管置于筒体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蒸汽入口管、冷凝水出口管、氨水入口管、氨水蒸气出口管和氨水排净管,所述蒸汽入口管穿过上盖进入筒体内与蒸汽盘管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水出口管穿过筒体的下方筒壁与蒸汽盘管出口相连通,且冷凝水出口管通过隔热套管与筒体紧密连接,所述筒体的筒壁下方设有一氨水入口管,所述氨水蒸气出口管穿过上盖进入筒体内,所述筒体下封头底部留有氨水排净口。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水蒸汽从浸没在氨水中的蒸汽盘管内通过,蒸汽冷凝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氨水吸收热量后气化并过热后输出。[0006] 具体流程为氨水从氨水入口管通入筒体内,蒸汽从蒸汽入口管进入筒体内的蒸汽盘管中,在蒸汽盘管通过与氨水换热,蒸汽传递热量自身降温后,再从冷凝水出口管流出,液氨经过吸收蒸汽盘管中蒸汽冷凝释放的热量气化并过热,气体从氨水蒸气出口管输出,在使用完毕后,桶内剩余氨水可由氨水排净口排出。[0007] 筒体侧壁上设有上液位计口和下液位计口,上液位计口和下液位计口之间连接液位计。通过液位计上显示的液位刻度,来决定往筒体内通入的氨水的多少。在筒体侧壁上设有水温度计口,进而测出筒体内的氨水温度。筒体的顶部开有氨水蒸汽压力计口和气氨出口铂热电阻口,通过铂热电阻来测量筒体内氨气的温度是否达到输出标准。在筒体的顶部还开有放空口,可放空筒体内的氨气。筒体的顶部开设有安全阀出口,在筒体内气压过高时,可通过安全阀出口及时放气,避免危险的发生。
[0008]
所述蒸汽盘管以蛇管形式置于筒体,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蒸汽在桶内停留较长时
3
CN 204051408 U
说 明 书
2/3页
间,使得蒸汽与氨水充分换热,且蒸汽冷凝后的凝结水靠自重流下,不会形成积郁,由于冷凝水排水通畅。
[0009] 安全阀出口的设置和现场显示仪表及远传变送器的设置,可实现安全连锁功能,增加了气化器的安全性。
[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相同的筒体直径内,排管最多,且排布比较紧凑;蒸汽管采用上进下出解决了冷凝水排放难题,冷凝水靠自重流下,不会形成积郁,由于冷凝水排水通畅,蒸汽充分和管壁接触,避免了半管加热的问题,更有效的利用换热面积,氨水在大空间内沸腾,有利于气液分离,使沸腾一直处于核态沸腾,有利于壳程换热系数的提高;筒体外设置液位计,有了液位监控和低限报警,防止液位过低导致的气化量降低;将换热管材质更改为不锈钢,便于防腐蚀,能够承受高压;将盘管直接浸没在氨水中,提高水侧传热系数,减少了设备的换热面积;目前已经投入生产设计的最大型号的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的气化量已经达到了1100Nm3/h。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结构示意图[0012] 图中:
[0013] 1-基础板 2-筒体 3-蒸汽盘管[0014] 4-上盖 5-隔热套管 6-蒸汽入口管[0015] 7-冷凝水出口管 8-氨水入口管 9-氨水蒸汽出口管
[0016] 10-氨水排净管 11-水温度计口 12-气氨出口铂热电阻口13-氨水蒸汽压力计口 14-上液位计口 15-下液位计口
[0018] 16-安全阀出口 17-放空口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002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础板1、筒体2、蒸汽盘管3、上盖4和隔热套管5,筒体2呈柱形且由无缝钢管或者钢板卷制而成,筒体2为全封闭结构,筒体2的底端与基础板1焊接相连,蒸汽加热盘管式氨水气化器主要由基础板1支撑整台设备,基础板1留有地脚螺栓孔,可固定于地面上。筒体2顶端焊接相连法兰,上盖4与法兰采用螺栓连接,蒸汽盘管3置于筒体2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蒸汽入口管6、冷凝水出口管7、氨水入口管8、氨水蒸气出口管9和氨水排净管10,蒸汽入口管6穿过上盖4进入筒体2内与蒸汽盘管3入口相连通,冷凝水出口管7穿过筒体2的下方筒壁与蒸汽盘管3出口相连通,且冷凝水出口管7通过隔热套管5与筒体2紧密连接,筒体2的筒壁下方设有一氨水入口管8,氨水蒸气出口管9穿过上盖4进入筒体2内,筒体2下封头底部留有氨水排净口10。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水蒸汽从浸没在氨水中的蒸汽盘管3内通过,蒸汽冷凝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氨水吸收热量后气化并过热后输出。[0022] 具体流程为氨水从氨水入口管8通入筒体2内,蒸汽从蒸汽入口管6进入筒体2内的蒸汽盘管3中,在蒸汽盘管3通过与氨水换热,蒸汽传递热量自身降温后,再从冷凝水出口管7流出,液氨经过吸收蒸汽盘管3中蒸汽冷凝释放的热量气化并过热,气体从氨水蒸
4
CN 204051408 U
说 明 书
3/3页
气出口管9输出,在使用完毕后,桶内剩余氨水可由氨水排净口10排出。[0023] 筒体2侧壁上设有上液位计口14和下液位计口15,上液位计口14和下液位计口15之间连接液位计。通过液位计上显示的液位刻度,来决定往筒体2内通入的氨水的多少。在筒体2侧壁上设有水温度计口11,进而测出筒体2内的氨水温度。筒体2的顶部开有氨水蒸汽压力计口13和气氨出口铂热电阻口12,通过铂热电阻来测量筒体2内氨气的温度是否达到输出标准。在筒体2的顶部还开有放空口17,可放空筒体2内的氨气。筒体2的顶部开设有安全阀出口16,在筒体2内气压过高时,可通过安全阀出口16及时放气。[0024] 蒸汽盘管3以蛇管形式置于筒体2,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蒸汽在桶内停留较长时间,使得蒸汽与氨水充分换热,且蒸汽冷凝后的凝结水靠自重流下,不会形成积郁,由于冷凝水排水通畅。[0025] 此外,设备本体设有安全阀出口16,现场显示仪表及远传变送器,实现安全连锁功能。
[002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5
CN 2040514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