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意榕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726807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4.12

(21)申请号 201820427763.8(22)申请日 2018.03.28

(73)专利权人 盐城市东港药物化工发展有限公

地址 224500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

头罾村(72)发明人 唐强 张立 王洪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代理人 倪钜芳(51)Int.Cl.

B01D 17/032(2006.01)B01D 17/1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包括:分液罐(1):分液罐(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和放空孔(15),底部设置有重相液出口(12),侧面设置有轻相液出口(13),罐体为分液装置(14);进料管(2):进料管(2)与进料口(11)连接为一体;重相接收罐(3):重相接收罐(3)通过重相液输送管(4)与重相液出口(12)连接;轻相接收罐(5):轻相接收罐(5)通过轻相液输送管(6)与轻相液出口(13)连接;放空管(7):放空管(7)与放空孔(15)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相界面明显、操作简单、失误率低以及装置简单的优点。CN 208726807 UCN 20872680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液罐(1):分液罐(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和放空孔(15),底部设置有重相液出口(12),侧面设置有轻相液出口(13),罐体为分液装置(14);

进料管(2):进料管(2)与进料口(11)连接为一体;重相接收罐(3):重相接收罐(3)通过重相液输送管(4)与重相液出口(12)连接;轻相接收罐(5):轻相接收罐(5)通过轻相液输送管(6)与轻相液出口(13)连接;放空管(7):放空管(7)与放空孔(15)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相液出口(13)与轻相接收罐(5)的高度差≥5cm;所述轻相液出口(13)与重相液输送管(4)最高处的高度差≥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装置(14)为竖管安装,上端为粗管(141),下端为细管(142),在粗管(141)中放置有配重球(1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141)内径为D1,细管(142)内径为D2,配重球(143)的直径为D3,轻相液的密度为ρ重相密度为ρ其中1,2,配重球(143)的重量m的范围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球(143)的球体表面为密封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141)内径D1、细管(142)内径D2、配重球(143)的直径D3的大小关系为D1>D3>D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和放空孔(15)对称设置;所述进料口(11)、放空孔(15)、重相液出口(12)和轻相液出口(13)的内径大小相同。

2

CN 208726807 U

说 明 书

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两相分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0003]1.通过视镜观察,肉眼判断两相分界面,来达到分相的目的,成本最低,但是人为判断容易判断失误,特别是两相颜色接近时,分相界面难以判断。[0004]2.通过萃取分离机进行分相,优点是分相效率高,但对流速的控制要求高,容易出现夹带现象,设备成本高,维护不便。

[0005]为使得两相分离更为简单自动化,设计本发明的自动分相装置,通过自动分相装置进行分相,此装置在蒸馏过程中馏分的液液分离利用效率很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解决了分相界面难以判断容易误判以及设备成本高的问题。[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8]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包括:[0009]分液罐:分液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和放空孔,底部设置有重相液出口,侧面设置有轻相液出口,罐体为分液装置;[0010]进料管:进料管与进料口连接为一体;[0011]重相接收罐:重相接收罐通过重相液输送管与重相液出口连接;[0012]轻相接收罐:轻相接收罐通过轻相液输送管与轻相液出口连接;[0013]放空管:放空管与放空孔连接为一体。[0014]自动分相装置的设置简单,很好的解决了液液分相界面不好判断的问题,防止分相时错过界面,简化操作流程,从而能搞简洁快速的完成液液分相的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轻相液出口与轻相接收罐的高度差≥5cm;所述轻相液出口与重相液输送管最高处的高度差≥2cm。

[0016]轻相液出口的位置高于轻相接收罐,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利于轻相液流出,轻相液出口与重相液输送管最高处具有一定高度差使得重相液与轻相液具有一定的液位差,利于分离的完成。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分液装置为竖管安装,上端为粗管,下端为细管,在粗管中放置有配重球。

[0018]进一步地,所述粗管内径为D1,细管内径为D2,配重球的直径为D3,轻相液的密度为ρ重相密度为ρ其中配重球的重量m的范围为1,2,

3

CN 208726807 U[0019]

说 明 书

2/4页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球的球体表面为密封面。

[0020]配重球为密封面,在两相分离的终点易于阻隔轻相液进入细管中,分离得到的重相液和轻相液杂质含量少,其中配重球的质量控制在如上范围内,才可实现两相分离终点可控。

[0021]进一步地,所述粗管内径D1、细管内径D2、配重球的直径D3的大小关系为D1>D3>D2。[0022]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和放空孔对称设置;所述进料口、放空孔、重相液出口和轻相液出口的内径大小相同。

[0023]三者直径大小关系如此设置才可实现配重球作为终点控制装置,所有的内径设置相同,便可使用相同外径的管道,才材料上较为简洁,可重复使用,节约建材。[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25]1.自动分相装置的设置简单,很好的解决了液液分相界面不好判断的问题,防止分相时错过界面,简化操作流程,从而能搞简洁快速的完成液液分相的操作,避免人为操作失误;

[0026]2.轻相液出口的位置高于轻相接收罐,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利于轻相液流出,轻相液出口与重相液输送管最高处具有一定高度差使得重相液与轻相液具有一定的液位差,利于分离的完成;

[0027]3.配重球为密封面,在两相分离的终点易于阻隔轻相液进入细管中,分离得到的重相液和轻相液杂质含量少,其中配重球的质量控制在如上范围内,才可实现两相分离终点可控;

[0028]4.三者直径大小关系如此设置才可实现配重球作为终点控制装置,所有的内径设置相同,便可使用相同外径的管道,才材料上较为简洁,可重复使用,节约建材。附图说明

[0029]图1为自动分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0]图2为分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中,1-分液罐,11-进料口,12-重相液出口,13-轻相液出口,14-分液装置,141-粗管,142-细管,143-配重球,15-放空孔;[0032]2-进料管,3-重相接收罐,4-重相液输送管,5-轻相接收罐,6-轻相液输送管,7-放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

[0036]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包括:[0037]分液罐1:分液罐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和放空孔15,底部设置有重相液出口12,侧面设置有轻相液出口13,罐体为分液装置14;[0038]进料管2:进料管2与进料口11连接为一体;

4

CN 208726807 U[0039]

说 明 书

3/4页

重相接收罐3:重相接收罐3通过重相液输送管4与重相液出口12连接;

[0040]轻相接收罐5:轻相接收罐5通过轻相液输送管6与轻相液出口13连接;[0041]放空管7:放空管7与放空孔15连接为一体。[0042]具体地,所述轻相液出口13与轻相接收罐5的高度差为5cm;所述轻相液出口13与重相液输送管4最高处的高度差为2cm。[0043]具体地,所述分液装置14为竖管安装,上端为粗管141,下端为细管142,在粗管141中放置有配重球143。[0044]具体地,所述粗管141内径为D1,细管142内径为D2,配重球143的直径为D3,轻相液的密度为ρ重相密度为ρ其中配重球143的重量m的范围为1,2,

[0045][0046]

具体地,所述配重球143的球体表面为密封面。

具体地,所述粗管141内径D1、细管142内径D2、配重球143的直径D3的大小关系为D1

>D3>D2。

具体地,所述进料口11和放空孔15对称设置;所述进料口11、放空孔15、重相液出

口12和轻相液出口13的内径大小相同。[0048]实施例2

[0049]如图1和图2所示,

[0050]一种两相自动分相的装置,包括:[0051]分液罐1:分液罐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和放空孔15,底部设置有重相液出口12,侧面设置有轻相液出口13,罐体为分液装置14;[0052]进料管2:进料管2与进料口11连接为一体;[0053]重相接收罐3:重相接收罐3通过重相液输送管4与重相液出口12连接;[00]轻相接收罐5:轻相接收罐5通过轻相液输送管6与轻相液出口13连接;[0055]放空管7:放空管7与放空孔15连接为一体。[0056]具体地,所述轻相液出口13与轻相接收罐5的高度差为8cm;所述轻相液出口13与重相液输送管4最高处的高度差为4cm。[0057]具体地,所述分液装置14为竖管安装,上端为粗管141,下端为细管142,在粗管141中放置有配重球143。[0058]具体地,所述粗管141内径为D1,细管142内径为D2,配重球143的直径为D3,轻相液的密度为ρ重相密度为ρ其中配重球143的重量m的范围为1,2,

[0059][0060][0047]

具体地,所述配重球143的球体表面为密封面。

具体地,所述粗管141内径D1、细管142内径D2、配重球143的直径D3的大小关系为D1

>D3>D2。

具体地,所述进料口11和放空孔15对称设置;所述进料口11、放空孔15、重相液出

口12和轻相液出口13的内径大小相同。

[006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

5

[0061]

CN 208726807 U

说 明 书

4/4页

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6

CN 20872680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