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意工案捉术 理论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防火对策 刘云松 (齐齐哈尔市公安消防支队富拉尔基大队。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少,收效大,能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并能弥补资金和技术力量的不足,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火灾安全隐患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多发的原因,阐述了劳动密集型企业预防火灾事故的具体措 施,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企业;防火;防火对策 0 前言 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少,吸收劳动力多,技术操作要求不高,能 解决更多的就业人口,为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利于弥补资金和 技术力量的不足,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目前,我国的劳动密集型 企业遍及各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带来一系 列的火灾安全隐患问题,劳动密集型企业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群 死群伤,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由此可见,加 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火灾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劳动密集型企业火灾多发的原因 1.1 防火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密集型企业对具体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各个环节没 有予以明确和规范,有的企业消防制度过于笼统空洞,适用性不强, 有的虽然建立了防火巡查检查和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但只是纸上 谈兵,在实际工作中制度成了摆设。在一些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中, 出现很多违章操作现象,有的在厂区内货物乱堆乱放,用电用气得不 到应有的保障,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无法控制。 1_2防火基础设施的匮乏。 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未经消防审核,导致消防水源、电气线路 等基础设施上存在很多问题,有的企业室内外消火栓的数量严重不足, 消防用水严重缺少,一些消防给水管网管径过细,水压过低,无法满 足消防用水的需要,还有的尚未建成消防供水设施,有的防火道路难 以供消防车辆通行,厂区的消防车难以靠近;,有的厂区给水管道过细, 甚至有些地区还未铺设供水管网,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有的厂 区连必要的灭火器材都没有配置,有的未按要求设置消火栓,一旦发 生火灾,很难得到及时控制,责会造成大灾。 1.3防火安全意识淡薄。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多为普通群众,无火灾消防管理经验, 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厂区内电线乱拉乱接,有的盲目蛮干,违章操 作,很多工种选用无上岗证人员操作,很多厂区的生产和生活不分, 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在检查中电线乱拉乱接,没有依法申报消防 设计审核和验收,导致一些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严重不足等 火灾隐患。 1.4防火安全管理不到位。 有些密集型中小企业,没有做好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一些电线乱 拉乱扯,职工乱扔烟头,有的业主对消防设施的投入极为吝啬,造成 企业的消防硬件上不去,而灭火器材人为破坏和丢失现象又十分严重, 有的企业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管理混乱。 2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防火对策 2.1加大消防监督力度。 在开展企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同时,安监部门要组织对密 集型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整改火灾隐患,并因地制宜地利用河流、地下水来调整车间的楼层位 置,对那些拒不整改火灾隐患的厂区要按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彻底 解决车间与仓库的防火分隔等老难题。 2.2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首先是认真开展防火自查,劳动密集型企业应重点检查室内外}肖 火栓系统的运行情况,用火用电情况,加强对车间、仓库的防火巡查, 保证企业能自觉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企业防火安全 工作的领导,把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企业也要按照规章制 度的要求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规范消防安全责任制,增加消防基础设 施投入,及B,/#I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易爆危险物品等重点部位的安 全隐患,并自觉接受监督,提高密集型企业的自防自救能力。其次是 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抓好密集型 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业主正确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防 安全的关系,对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坚持先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的原则,使其员工掌握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特别是对火 灾危险性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使员工了解生产工艺、原料性质 与火灾的危险性的关系,同时要做好}肖防宣传,坚持“灭火逃生技能 不掌握不放过 的原则,提高员工安全自救的能力。 2.3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劳动密集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具有特色的防火工作机制, 明确消防基础建设工作的具体目标,改善消防安全环境,严格按照规 定搞好消防规划和设计,制订解决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的具体方案, 改变防火等级低、消防水源缺乏等不良状况,对天然消防水源加以合 理利用,并整改电气线路,完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防火安全条件,逐 渐提高安全防火意识。 2.4做好安全管理。 (1)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选址、规划和设计上 严格把关,对企业厂房、库房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把好建 筑工程的注册登记和执照年检时应严格把关,依法合理安排民营企业 的生产和生活用地,建设部门要认真抓好外来劳务人员的管理和安全 工作。 (2)掌握合理的逃生自救方法。劳动密集型企业可通过各种有 效宣传,定期组织员工到消防站参观,掌握企业内部电气设备方面的 技术管理水平。对员工的特殊工作实行持证上岗,杜绝违规操作和有 关电气设备隐患的失控漏管,企业应当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促使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技能,积极引导员工认真思 考企业的防火技能,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企业要积极做好员工的心 理指导,,在危难时利用原有的疏散通道,估计火势的发展和蔓延势态, 正确的脱离险境,不得盲目利用管道逃生,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防止 使电梯因失控或变形而不能行走,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 3结语 总之,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逐渐增多,做好劳动密集型企业 的消防安全管理,对于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我 们应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做到及时督促整改, 依法限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火灾隐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S]. [2]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汇编[s】. [3]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