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88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生态化趋势有利于提高教育的()。A.内部效度B.内部信度C.外部效度D.外部信度答案:C解析:生态化的关键词是“自然”、“外部效度”。2.在等距随机抽样过程中,间隔距离的计算方法为()。A.R=N/nB.R=n/NC.R=n×Ni/ND.R=n×N/Ni答案:A解析:考察等距随机抽样间隔距离的计算方法,会算了,可以由实例入手来帮助自己找答案,也可以形象记忆公式,如:群总(N)拿棍子(/)打小样(n)。3.项目的难易程度指的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答案:D解析:信度关键词是“一致性”,效度关键词是“真实性”,区分度关键词是“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难度关键词是“难易程度”。4.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要遵循()。A.六字方针B.七字方针C.八字方针D.九字方针答案:A解析:查阅文献资料的六字方针是“侦察、浏览、细读”。5.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态度、社会规范的影响,导致测定值成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类误差是(A.社会研究误差B.社会倾向误差C.社会系统误差D.社会规范误差答案:C解析:00881这门课里,只有一个叫做“社会系统误差”的,其他都是混淆项。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A.观察研究B.实验研究C.行动研究D.调查研究)。)。知识桥爱学习答案:A解析: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观察研究。7.对偶故事法属于()。A.访谈法B.调查法C.投射法D.观察法答案:D解析:观察法的间接观察法分类中,包括谈话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创设情景法。除了单选,还易考多选,要清晰区分观察法的多种分类,每个分类下具体有什么。8.如果访谈对象对现场记录有所忌沛,可以采用()。A.笔录B.录音记录C.速记D.简记答案:B解析:无论是笔录、速记还是简记,都是要在当着访谈对象的面用笔来记录的,因此排除,选择不动声色的录音记录。9.实验室实验可以严格控制变量,能较精确地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A.共变关系B.函数关系C.差异系数D.相关系数答案:B解析:实验室实验能较精确地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为是用数学工具来进行计算分析的,所以是函数关系。课上已强调多次。10.下列不属于获得问卷的理论建构方式的是()。A.理论推导方式B.因素分析方式C.实证标准方式D.方法推导方式答案:D解析:问卷的理论建构方式有理论推导方式、因素分析方式、实证标准方式。11.以适宜的形式从相关的报告中抽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总结的积累文献的方法是()。A.抄录式B.提要式C.标记与批语式D.札记式答案:B解析:抄录式的关键词是“摘抄”,提要式的关键词是“抽取”,标记与批语式的关键词是“符号”,札记式的关键词是“心得、体会”。12.幼教经验的记录、归纳和总结都应当具有()。A.理论性B.目的性C.统一性D.客观性答案:D解析:幼教经验的记录、归纳和总结都应当具有客观性。13.“计划一实施一观察一反思”这一行动研究循环圈模式的提出者是()。知识桥爱学习A.勒温B.埃里奥特C.块伯特D.凯米斯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在于“循环圈模式的提出者”,提出者是勒温,凯米斯只是一个修改者、完善者。14.如果我们要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使用()。A.算术平均数B.差异量数C.地位量数D.相关量数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集中趋势”,指向集中量数,集中量数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差异量数的关键词是“离散程度”,包括两极差、标准差、方差、平均差。地位量数的关键词是“所处的位置”,包括次第量、等级量、百分等级、标准分数。相关量数的关键词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关系”。1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A.定量分析B.假设检验C.实验设计D.相关分析答案:C解析: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学前教育科学假设的特点有()。A.推测性B.根据性C.矛盾性D.解释性E.接轨性答案:ABDE解析:学前教育科学假设的特点有推测性、根据性、不矛盾性、解释性、接轨性。17.抽样时为了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应该考虑的因素有()。A.年龄B.性别C.职业D.文化背景E.主试自身的素质答案:ABCD解析:抽样时为了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被试自身的素质。18.代表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是()。A.标准差B.中位数C.方差D.离差E.两极差答案:ACE解析:差异量数的关键词是“离散程度”,包括两极差、标准差、方差、平均差。19.描述记叙法是学前教育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描述记叙法的有(A.数字评定量表法B.图示评定量表法C.累计评定法D.轶事记录法E.系列记录法答案:ABC)。知识桥爱学习解析:描述记叙法包括日记描述法、系列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数字量表法、图示评定量表法、累计评定法属于等级评定法。20.下列对行动研究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有()。A.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目标:为行动而研究B.边行动边研究,注重研究环境的现场性:在行动中研究C.行动者既是行动研究者又是行动应用者:对行动进行研究D.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扬长避短E.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螺旋过程答案:ABCDE解析:行动研究的特征包括以上五点。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学前教育现象是由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序列组成的整体结构,具有明显的_____系统性____。22.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来源很多,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来源于理论、来源于实践和来源于_规划。23,取样观察法包括时间取样观察法和____事件取样观察法。24.我国古代的“采风间俗”、“咨询乡老”属于学前教育研究类型的__访谈研究。25.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系统操纵自变量的程度和内外效度的高低,可把实验分为前实验、__准实验_和真实验。26.搜集文献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是___有用性_________。27.3、5、7、8、2、19、15、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7.5________。28.总体参数的估计可分为点估计和____区间估计________。29.在一项实验中,必有三种变量:自变量、____因变量____和无关变量。30.从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不同来分,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分为____合作模式_、支持模式和独立模式。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分层随机取样答:分层随机取样是指研究者根据已有的某种标准(与研究目的相关),(1分)将研究的总体分为若类,每类称为一层,然后根据每层群体数与总体数之比率,确定从各层中抽取数。(2分)32.时间取样观察法答:时间取样观察法是在一个确定的短时间阶段里观察被试,(1分)主要记录行为现与否,行为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2分)33.学前教育实验研究答: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是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有计划地逐步操纵实验变量,(1分)观测与这些实验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1分)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科学研究方法。(1分)34.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答: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1分)对幼儿教师和实际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先进的知识桥爱学习教育工作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概述,(1分)使之上升到幼儿教育理论一定度的一种总结性研究。(1分)35.推论统计答:推论统计是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部的数据资料信息,推论全局的情形。(2分)内容包括总参数特征值的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部分。(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简述课题选择的原则答:(1)进取性原则;(0.5分)(2)需要性原则;(0.5分)(3)意义性原则;(1分)(4)创造性原则;(1分)(5)前沿性原则;(1分)(6)可行性原则。(1分)37.简述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局限性答:(1)访谈研究相对于其他研究手段,花费的时间、精力和物力都较多。(1分)(2)访谈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受谈话执行者的能力、水平、态度等限制。(1分)(3)访谈研究所获得的资料难以量化。(1分)(4)访谈研究尽管有很大的适用范围,但并不是所有研究问题都适宜采用访谈技术。(1分)(5)访谈研究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情绪状态制约,以及访谈对象思考问题时间短等特点的影响。(1分)38.简述学前教育实验研究论文写作的程序答:(1)确定类型;(1分)(2)草拟提纲;(1分)(3)写作初稿;(1分)(4)修改定稿。(2分)39.简述等级评定法的优缺点答:(1)优点:①操作简便易行,省时省力。(1分)②主试只需极少训练,就能掌握此法。(1分)③使用范围广泛;便于核查。(1分)(2)缺点:①资料可靠性较小。易造成评定等级误差。(1分)②难以分析行为的原因。(1分)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0.论述执行研究方案可能遇到的不合作类型与解决方法知识桥爱学习答:(1)被试不合作。(1分)①被试的情绪不好,或身体不适。被试与研究者不熟悉,被试惧怕研究者,或者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1分)被试的自我中心影响。(1分)②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要依据被试的心理特点,否则将会事倍功半。(1分)(2)家长的不合作。(1分)①方法:当对幼儿进行研究时,一定要向家长讲明搞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取得幼儿家长的支持与合作。(2分)(3)数师的不合作。(1分)①方法:应让每一个教师明确在本研究中的角色,取得合作。(2分)41.论述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答:(1)为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的兴起做了很好的前期方法论准备和实践探索工作。(2分)(2)是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中介。(1分)(3)是大教育研究结构层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1分)(4)教师参与学前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更彻底。(1分)(5)使較育研究方法产生变革。(1分)(6)沟通幼儿园、家庭与社会。(1分)(7)为广大幼儿数师提供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案例。(2分)(8)是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1分)七、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42.研究6岁儿童是否可以入学,以年龄为自变量,设置六个6岁儿童实验班和六个7岁儿重对比班,每班40人,男女各一半,实验班和对比班儿童条件基本相似,实验在正常教学中进行,所受教育一致。一年实验后,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学习负担、语文和算术学习成绩四个指标,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比较。在初入学阶段,6岁儿童掌提知识的速度及适应学校生活能力等方面不知7岁儿童,但一学期后,这种差异逐渐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6岁儿童已具备小学的基本能力,可以入学。问题:结合材料仔细阅读,你认为现场实验与实验室实验,哪种的外部效度高?为什么?答:(1)现场实验的外部效度高。(2分)(2)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真实的教育情景中进行,(1分)不像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控制条件,这样研究的对象是真实的事件,所反映的教学效果也是真实的,(2分)教育过程中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也不至于给完全控制掉。所以,现场实验比实验室实验更能够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3分)结合材料说明。(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