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岔连续梁支架验算报告

道岔连续梁支架验算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附件二 道岔连续梁支架设计验算

一、支架布置原则

安溪东站双线大桥道岔连续梁支架采用满堂碗扣支架。梁体为等高度,等宽度连续箱梁,截面形式为单箱单室。箱梁顶宽12.9m,顶板厚度37.5~56.5cm,腹板厚度45~85cm,底板厚度31~50cm,于支承处,箱梁顶、底、腹板局部加厚,连续梁段共计设6道横隔梁,边横隔梁厚为1.3m,中横隔梁厚1.6m,高度都为2.6m,且箱梁在墩台附近的均有实心段和腹板加厚段的共同特点.

则支架总体布置原则为:

1)腹板下支架立杆间距30×90cm(横×纵);加厚段立杆间距30×60cm(横×纵) 2)普通顶、底板段立杆间距不大于90×90cm(横×纵);顶底板变厚段(梁端2.0m):90×60cm(横×纵)

3)翼缘板荷载较小支架立杆间距为120×90cm(横×纵)全部支架横杆步距不大于120cm。

4)横断面支架布置结构为3×120cm+3×60cm+4×90cm+3×60cm+3×120cm。 立杆组合及横杆步距:立杆采用LG300、LG240、LG180、LG120四种型号自由组合,满足支架在不同高度条件下顺利搭建。底托底横桥向采用10×15方木铺底。横杆采用HG30、HG90、HG120三种型号,横杆步距60、120cm。

顶托上横桥向铺设15×10cm方木分配梁,顺桥向采用15×10cm方木背楞,腹板下间距20cm或普通段30cm,方木上铺设底模。底模、侧模及箱梁内模均采用优质竹胶板(2.0cm)拼装、制作而成。

支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支架纵向横向外侧均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为保证满堂支架纵横向稳固,考虑将支架与墩柱固接,即每层横秆采用“井”字结构套接墩身,结构形式见下图。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页共17页 二、荷载及荷载组合 1、混凝土连续梁荷载Q1 连续梁横断面、纵断面、平面图如下图所示。钢筋混凝土容重取为26.5 kN/m3。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2页共17页 1)箱梁腹板处混凝土最大面荷载:2.6×26.5=68.9kN/m (计算纵向横向)

箱梁腹板处混凝土均布面荷载:2.043×26.5/1.2=45.12kN/m2 (计算立杆) 2)箱梁普通段顶底板处混凝土面荷载(顶底板处荷载分布较均匀): (0.375+0.31)×26.5=18.15kN/m2

两端顶底板加厚区按最大计算:(0.565+0.5)×26.5=28.22 kN/m2

3)翼缘板厚度为0.35~0.68m,混凝土面荷载:8.35~12.22 kN/m2,均布面荷载为1.42×26.5/3.6=10.45N/m2

4)超灌系数

超灌系数按1.05取值。

2、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2=1.0kN/m2。

3、 浇筑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2kN/m2。

4、模板及支撑

模板及支撑荷载Q4=1 kN/m2。

三、荷载组合

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其中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强度计算: 1.2×(1.05×混凝土梁荷载+模板及支撑荷载)+1.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浇筑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

刚度计算: 1.05×混凝土梁荷载+模板及支撑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浇筑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

四、支架力学参数

钢管:钢管杆件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在横杆步距为1.2m时,顶杆外漏不超过60cm时,单根钢管容许承载力[N]=30kN。

方木:采用松木,弹性模量E=10000 N/mm2,抗弯强度[σw]=14 N/mm2,抗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3页共17页 剪强度[τ]=2.3 N/mm。纵向方木采用横截面100×100mm。其抗弯模量I=1003*100/12=8333333 mm4,W=1002*100/6=166667 mm3. 横向方木采用150×100mm,I=1503*100/12=28125 000 mm4,W=1502*100/6=375000 mm3

竹胶板:竹胶板厚度15mm,E=6000 N/mm2。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2

其中 W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 =0.55

U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1.25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1

经计算得:风荷载标准值Wk =0.7×0.55×1.25×1=0.481 kN/m2。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0.85×1.4×0.481×2.6×0.9×0.9/10=0.12KN/㎡

五、箱梁腹板处支架受力计算

1、纵向方木受力计算

箱梁腹板位置,支架间距取为0.3×90cm(横×纵),横向方木与支架纵向间距相同,纵向方木间距为0.20m。

钢管支架纵横向间距为30×90cm(横×纵),因此,取0.9m长的纵向方木,按简支梁进行受力计算。

1.1 强度计算

腹板位置梁高最高为2.6m,纵向方木的横向间距0.20m,纵向方木直接承受竹胶板传递的混凝土面荷载,纵向方木承受所受的混凝土最大重量为:2.6×0.20×26.5=13.78kN/m

纵木在0.9m跨度上所受线荷载:

1.2×(1.05×13.78+1×0.2)+1.4(1+2.0)×0.20)]=18.44kN/m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4页共17页 所受弯矩: M=ql*l/8 =18.44×0.9×0.9/8=1.87kN·m 弯曲应力: σ=M/w =1.87/0.167=11.19N/mm2 < 14 N/mm2 所受剪力:Q=18.44×0.9/2=8.3 kN

抗剪应力:τ=3Q/2A=3×8.3×1000/2/100/100=1.25 N/mm2< 2.3 N/mm2 纵向方木受力满足。 1.2 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荷载:

1.05×13.78+1×0.2+(1+2.0)×0.20 =15.27kN/m

f=5qL4/384EI1=5×15.27×9004/(384×10000×8333333)=1.57mm <900/250=3.6 mm 满足要求 2、横向方木受力计算 2.1 强度计算

横向方木上方承受由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下方支点为钢管支架。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为ql=18.44×0.9=16.6kN,横向方木的跨度0.6m,横向方木采用15×10cm,I=1503×100/12=28 125 000 mm4,W=1502×100/6=375000 mm3

纵向方木间距为0.20m,根据最不利荷载布置,纵向方木布置在横向方木跨中时为最不利位置,对其位置进行检算:

所受弯矩:M=PL/2=16.6×0.3/2=2.49kN.m

弯曲应力: σ=M/w =2.49/0.375=6.64N/mm2 < 14 N/mm2 所受剪力:Q=P/2=8.3kN

抗剪应力:3Q/2A=3×8.3×1000/2/150/100=0.415 N/mm2< 2.3N/mm2 受力满足。 2.2 刚度计算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5页共17页 刚度验算荷载:

18.44×0.9=16.6kN

f=5Pl3/162EI1=5*16.6×1000×9003/(162×10000×28125000)=1.33 mm <600/250=2.4 mm 满足要求 3、钢管支架的受力

3.1 腹板下侧的立杆荷载:

腹板下加密杆范围内箱梁砼面荷载:2.043×26.5/1.2=45.12kN/m2。 施工荷载:Q2=1kN/m2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2 kN/m2 模板荷载:Q4=1 kN/m2

a) 纵、横向间距即0.9m×0.3m段内梁混凝土及模板的自重F1 F1=( Q1+ Q4)×0.9×0.3=(45.12+1)×0.9×0.3=12.45kN b)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 施工荷载Q2

F2=(Q2+ Q3)×0.9×0.3=(2+1)×0.9×0.3=0.81kN c) 横杆作用在立杆上的重量F3

横杆共计3层, 单根立杆上连接有沿顺桥向和横桥向水平杆各4根,共12根,横杆长度30cm、90cm各一半。

F3=(6×2.3+6×3.46)×9.8/1000=0.34kN d) 立杆自重F4

立杆高度取底板下的立杆高度3.75m ,0.6+2×1.2+0.6 F4=3.6×3.84×9.8/1000=0.12kN 3.2 单根立杆轴向力

N=1.4(F2) +1.2(F1+ F3 +F4)

=1.4×0.81 +1.2×(12.45+0.34+0.12) =16.6kN<30KN

3.3 单肢立杆稳定性计算

N≤Af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6页共17页 式中:A——立杆横截面积; 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 f——钢材强度设计值。 i=√𝐴 =0.0158m l=1.2+2×0.6=2.4m

λ=𝑖 =1×2.4/0.0158=152<[λ]=250

长细比满足规范要求,查《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得, 稳定系数φ=0.301

3-4

=16.6×10/(0.301×4.89×10)=112.7MPa< f =205MPa φA

𝐼

𝜇𝑙

N

因此,支架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考虑风荷载影响:

112.7+120000/5080=136.3< f =205MPa 因此考虑风荷载情况下支架稳定性满足要求。

六、普通段顶板及底板处的钢管支架受力计算

1、纵向方木受力计算

以断面图示为例,箱梁底板和顶板支架间距取为90×90cm(横×纵),纵向方木间距为0.30m。

钢管支架纵横向间距为90×90cm(横×纵),因此,取0.9m长的纵向方木,按简支梁进行受力计算。

1.1 强度计算

顶板及底板位置梁厚为0.375+0.31=0.69m,纵向方木的横向间距0.30m,所受的混凝土重量为:0.69×0.30×26.5=5.5 kN/m

纵木在0.9m跨度上所受线荷载:

1.2×(1.05×5.5+1×0.3)+1.4(1+2.0)×0.30)]=8.55kN/m 所受弯矩: M=ql*l/8 =8.55×0.9×0.9/8=0.87kN·m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7页共17页 弯曲应力: σ=M/w =0.87/0.167=5.21N/mm2 < 14 N/mm 所受剪力:Q=8.55×0.9/2=3.85 kN

抗剪应力:τ=3Q/2A=3×3.85×1000/2/100/100=0.58 N/mm2< 2.3 N/mm2 纵向方木受力满足。 纵向方木受力满足。 1.2 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荷载:

1.05×5.5+1×0.3+(1+2.0)×0.30 =7kN/m

f=5qL4/384EI1=5×7×9004/(384×10000×8333333)=0.717 mm <900/250=3.6 mm 满足要求 2、横向方木受力计算 2.1 强度计算

横向方木上方承受由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下方支点为钢管支架。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为ql=8.55×0.9=7.7kN,横向方木的跨度0.9m,横向方木采用15×10cm,I=1503×100/12=28125000 mm4,W=1502×100/6=375000 mm3

纵向方木间距为0.30m,根据最不利荷载布置,纵向方木布置在横向方木跨中时为最不利位置,对其位置进行检算:

2

所受弯矩:M=1/3Pl=1/3×7.7×0.9=2.31kN.m

弯曲应力: σ=M/w =2.31/0.375=6.16N/mm2 < 14 N/mm2 所受剪力:Q=P=8.55kN

抗剪应力:3Q/2A=3×8.55×1000/2/150/100=0.43 N/mm2< 2.3N/mm2 受力满足。 2.2 刚度计算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8页共17页 刚度验算荷载: 8.55×0.9=7.7kN

f=5Pl3/162EI1=5×7.7×1000×9003/(162×10000×28125000)=0.62 mm <900/250=3.6mm 满足要求 3、钢管支架的受力

3.1 底板下侧的立杆荷载:

底板下范围内箱梁砼面荷载:Q1=(0.375+0.31)×26.5=18.15 kN/m2。 施工荷载:Q2=1kN/m2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2 kN/m2 模板荷载:Q4=1 kN/m2

a) 纵、横向间距即0.9m×0.9m段内梁混凝土及模板的自重F1 F1=( Q1+ Q4)×0.9×0.9=(18.15+1)×0.9×0.9=15.5kN b)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 施工荷载Q2

F2=(Q2+ Q3)×0.9×0.9=(2+1)×0.9×0.9=2.4kN c) 横杆作用在立杆上的重量F3

横杆共计3层, 单根立杆上连接有沿顺桥向和横桥向水平杆各6根,共12根。

F3=(12×3.46)×9.8/1000=0.41kN d) 立杆自重F4

立杆高度取底板下的立杆高度3.75m ,0.6+2×1.2+0.6 F4=3.6×0.384×9.8/1000=0.14kN 3.2 单根立杆轴向力

N=1.4(F2) +1.2(F1+ F3 +F4) =1.4×2.4 +1.2×(15.5+0.41+0.14) =22.62kN<30KN

3.3 单肢立杆稳定性计算

N≤Af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9页共17页 式中:A——立杆横截面积; 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 f——钢材强度设计值。 i=√𝐴 =0.0158m l=1.2+2×0.6=2.4m

λ=𝑖 =1×2.4/0.0158=152<[λ]=250

长细比满足规范要求,查《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得, 稳定系数φ=0.301

3-4

=22.62×10/(0.301×4.89×10)=154.2MPa< f =205MPa φA

𝐼

𝜇𝑙

N

因此,支架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考虑风荷载影响:

154.2+120000/5080=177.8MPa< f =205MPa 因此考虑风荷载情况下支架稳定性满足要求。

七、箱梁腹板两端加厚区的钢管支架受力计算

1、纵向方木受力计算

箱梁腹板位置,支架间距取为30×60cm(横×纵),横向方木与支架纵向间距相同,纵向方木间距为0.20m。

钢管支架纵横向间距为60×60cm(横×纵),因此,取0.6m长的纵向方木,按简支梁进行受力计算。

1.1 强度计算

腹板位置梁高最高为2.6m,纵向方木的横向间距0.20m,纵向方木直接承受竹胶板传递的混凝土面荷载,纵向方木承受所受的混凝土最大重量为:2.6×0.20×26.5=13.78kN/m

纵木在0.6m跨度上所受线荷载: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0页共17页 1.2×(1.05×13.78+1×0.2)+1.4(1+2.0)×0.20)]=18.44 所受弯矩: M=ql*l/8 =18.44×0.6×0.6/8=0.83kN·m 弯曲应力: σ=M/w =0.83/0.167=4.97N/mm2 < 14 N/mm2 所受剪力:Q=18.44×0.6/2=5.53 kN

抗剪应力:τ=3Q/2A=3×5.53×1000/2/100/100=0.83 N/mm2< 2.3 N/mm2 纵向方木受力满足。 1.2 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荷载:

1.05×13.78+1×0.2+(1+2.0)×0.20 =15.27kN/m

f=5qL4/384EI1=5×15.27×9004/(384×10000×8333333)=1.57mm <900/250=3.6 mm 满足要求 2、横向方木受力计算 2.1 强度计算

横向方木上方承受由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下方支点为钢管支架。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为ql=18.44×0.6=11.1kN,横向方木的跨度0.6m,横向方木采用15×10cm,I=1503×100/12=28 125 000 mm4,W=1502×100/6=375000 mm3

纵向方木间距为0.20m,根据最不利荷载布置,纵向方木布置在横向方木跨中时为最不利位置,对其位置进行检算:

所受弯矩:M=PL/2=11.1×0.6/3=2.22kN.m

弯曲应力: σ=M/w =2.22/0.375=5.92N/mm2 < 14 N/mm2 所受剪力:Q=P=11.1kN

抗剪应力:3Q/2A=3×11.1×1000/2/150/100=0.56 N/mm2< 2.3N/mm2 受力满足。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1页共17页 2.2 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荷载:

18.44×0.6=11.1kN

f=5Pl3/162EI1=5*11.1×1000×9003/(162×10000×28125000)=0.89 mm <600/250=2.4 mm 满足要求 3、钢管支架的受力

3.1 腹板下侧的立杆荷载:

腹板下加密杆范围内箱梁砼面荷载:3.45×26.5/1.8=50.79kN/m。 施工荷载:Q2=1kN/m2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2 kN/m2 模板荷载:Q4=1 kN/m2

a) 纵、横向间距即0.6m×0.6m段内梁混凝土及模板的自重F1 F1=( Q1+ Q4)×0.6×0.3=(50.79+1)×0.6×0.3=9.32kN b)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 施工荷载Q2

F2=(Q2+ Q3)×0.6×0.6=(2+1)×0.6×0.6=1.08kN c) 横杆作用在立杆上的重量F3

横杆共计3层, 单根立杆上连接有沿顺桥向和横桥向水平杆各4根,共12根,横杆长度60cm。

F3=12×2.3×9.8/1000=0.27kN d) 立杆自重F4

立杆高度取底板下的立杆高度3.75m ,0.6+2×1.2+0.3 F4=3.6×3.84 ×9.8/1000=0.14kN 3.2 单根立杆轴向力

N=1.4(F2) +1.2(F1+ F3 +F4) =1.4×1.08 +1.2×(9.32+0.27+0.14) =13.2kN<30KN

3.3 单肢立杆稳定性计算

2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2页共17页 N≤Af

式中:A——立杆横截面积; 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 f——钢材强度设计值。 i=√𝐴 =0.0158m l=1.2+2×0.6=2.4m

λ=𝑖 =1×2.4/0.0158=152<[λ]=250

长细比满足规范要求,查《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得, 稳定系数φ=0.301

3-4

=13.2×10/(0.301×4.89×10)=89.86MPa< f =205MPa φA

𝐼

𝜇𝑙

N

因此,支架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考虑风荷载影响:

89.86+120000/5080=118.5MPa< f =205MPa 因此考虑风荷载情况下支架稳定性满足要求。

八、顶板及底板加厚段的钢管支架受力计算

1、纵向方木受力计算

以断面图示为例,加厚段箱梁底板和顶板支架间距取为90×60cm(横×纵),纵向方木间距为0.30m。

钢管支架纵横向间距为90×60cm(横×纵),因此,取0.6m长的纵向方木,按简支梁进行受力计算。

1.1 强度计算

顶板及底板位置最大梁厚为0.565+0.5=1.07m,纵向方木的横向间距0.30m,所受的混凝土重量为:1.07×0.30×26.5=8.51 kN/m

纵木在0.6m跨度上所受线荷载: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3页共17页 1.2×(1.05×8.51+1×0.3)+1.4(1+2.0)×0.30)]=12.34kN/m 所受弯矩: M=ql*l/8 =12.34×0.6×0.6/8=0.56kN·m 弯曲应力: σ=M/w =0.56/0.167=3.33N/mm2 < 14 N/mm2 所受剪力:Q=12.34×0.6/2=3.7 kN

抗剪应力:τ=3Q/2A=3×3.7×1000/2/100/100=0.57 N/mm2< 2.3 N/mm2 纵向方木受力满足。 1.2 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荷载:

1.05×8.51+1×0.3+(1+2.0)×0.30 =10.14kN/m

f=5qL4/384EI1=5×10.14×6004/(384×10000×8333333)=0.21 mm <900/250=3.6 mm 满足要求 2、横向方木受力计算 2.1 强度计算

横向方木上方承受由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下方支点为钢管支架。纵向方木传下来的集中力为ql=12.34×0.6=7.4kN,横向方木的跨度0.9m,横向方木采用15×10cm,I=1503×100/12=28125000 mm4,W=1502×100/6=375000 mm3

纵向方木间距为0.30m,根据最不利荷载布置,纵向方木布置在横向方木跨中时为最不利位置,对其位置进行检算:

所受弯矩:M=1/3Pl=1/3×7.4×0.9=2.22kN.m

弯曲应力: σ=M/w =2.22/0.375=5.92N/mm2 < 14 N/mm2 所受剪力:Q=P=7.4kN

抗剪应力:3Q/2A=3×7.4×1000/2/150/100=0.74 N/mm2< 2.3N/mm2 受力满足。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4页共17页 2.2 刚度计算 刚度验算荷载: 7.4×0.9=6.66kN

f=5Pl3/162EI1=5×6.66×1000×9003/(162×10000×28125000)=0.53 mm <900/250=3.6mm 满足要求 3、钢管支架的受力

3.1 底板下侧的立杆荷载:

底板下范围内箱梁砼面荷载:Q1=(0.565+0.5)×26.5=28.355 kN/m。 施工荷载:Q2=1kN/m2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2 kN/m2 模板荷载:Q4=1 kN/m2

a) 纵、横向间距即0.9m×0.9m段内梁混凝土及模板的自重F1 F1=( Q1+ Q4)×0.6×0.9=(28.355+1)×0.6×0.6=10.57kN b)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荷载Q3, 施工荷载Q2

F2=(Q2+ Q3)×0.6×0.9=(2+1)×0.6×0.9=1.62kN c) 横杆作用在立杆上的重量F3

横杆共计3层, 单根立杆上连接有沿顺桥向和横桥向水平杆各6根,共12根。

F3=F3=(6×2.30+6×3.46)×9.8/1000=0.34kN d) 立杆自重F4

立杆高度取底板下的立杆高度3.75m ,0.6+2×1.2+0.6 F4=3.6×3.84×9.8/1000=0.14kN 3.2 单根立杆轴向力

N=1.4(F2) +1.2(F1+ F3 +F4)

=1.4×1.62 +1.2×(10.57+0.34+0.14) =15.53kN<30KN

3.3 单肢立杆稳定性计算

2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5页共17页 N≤Af

式中:A——立杆横截面积; 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 f——钢材强度设计值。 i=√𝐴 =0.0158m l=1.2+2×0.6=2.4m

λ=𝑖 =1×2.4/0.0158=152<[λ]=250

长细比满足规范要求,查《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得, 稳定系数φ=0.301

3-4

=15.53×10/(0.301×4.89×10)=105.5MPa< f =205MPa φA

𝐼

𝜇𝑙

N

因此,支架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考虑风荷载影响:

105.5+120000/5080=129.1MPa< f =205MPa 因此考虑风荷载情况下支架稳定性满足要求。

九、箱梁翼缘板处的钢管支架受力计算

以断面图示为例,箱梁翼缘板最大厚度为0.6m小于跨中顶板与底板厚度之和0.67m,支架形式与顶底板下方支架相同,故而受力满足要求,不再另行计算。

翼缘板处支架间距为120×90cm(横×纵),纵向方木间距为0.30m,跨度为0.9,横向方木跨度为1.2m,采用150×100cm方木,翼缘板处荷载较小,根据以上箱梁顶底板区域检算情况,纵横向方木以及钢管承载力都完全能满足要求,此处不再计算。

十、钢管支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箱梁各区段钢管承载力的计算情况可知,立杆单杆最大承受重量为16.6kn,每个底托下纵向垫10×10cm方木(或宽度不小于10cm的槽钢),垫层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6页共17页 砼中力学扩散角为35度,则每个底托作用到土基的上的作用面积为(0.2×0.7×2+0.1)×(0.2×0.7×2+0.1)=0.144m2,则土基受到的压应力为:σ=16600÷0.144=115kpa<处理标准=150kpa。

十一、支架地基处理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地基承载力小于120kpa的采取原地面换填100cm石渣,重型压路机分2层碾压密实,处理后实测承载力不得低于150KPa。另外为防止局部不均匀沉降,承载力试验要有足够密度,支架地基范围内5×5m网格施测。粗粒料处置层承载力检测合格后,浇筑20cm厚C20砼表面硬化封闭垫层,垫层既能分散立杆应力也能防止雨水和养护水渗入地基影响承载力。垫层顶面标高要高于原地面20cm以上,并且将原地修整成向外侧1.5%的横坡,确保雨水能及时排走不汇集到现浇梁支架地基附近,原地面排水确有困难地段,则在支架地基周围开挖环场矩形截水沟,沟内采用砂浆抹面,有组织的将水引出场区。垫层上顺桥铺设10×10cm方木(或宽度不小于10cm的槽钢),立杆底托支撑在方木上。支架地基处理形式见下图。

十二、 检算结论

(1)所有立杆必须设扫地杆。钢管接头应相互错开。底部一层横杆步距为0.6m,其余部分横杆步距为1.2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高度不能超过60cm,如有超过,需另加一层横杆,才能确保支架稳定。

(2)为保证支架体系的稳定性,顺桥向每4.5m设1道通长剪刀撑。横向每隔2跨设1道剪刀撑。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7页共17页 (3)支架立杆布置:实心梁、腹板及加肋板处梁高为2.6m,立柱加密,横向间距为0.3m,纵向间距不大于0.9m;顶底板区域:纵横向间距均不大于0.9m。梁端顶底板加厚区域:立柱加密,横向间距为0.9m,纵向间距不大于0.6m;翼缘板区域:横向间距为1.2m,纵向间距不大于0.9m

(4)纵向方木为10×10cm,横向方木为15×10cm。

(5)立杆下底托垫方木或槽钢的尺寸不小于10cm,地基处理后检测承载力不小于150kpa,硬化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cm.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 第18页共1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