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浅谈城乡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以山东省为例 赵建玲 临沂276000) (临沂市文物局,山东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 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 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 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是 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 划、城乡建设规划,从而有利于增加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加 强文物保护的组织领导,有利于贯彻文物保护的领导责任制。新型城 镇化建设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挑战的通知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3山东省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的人口和户籍城镇化率分别达到了53.6%和43.8% 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 左右,两项数字均局全国前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作为文物 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进入 资源大省,山东省文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 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 史性突破。为加强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山东 国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许多地方在城镇化 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忽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 (一)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确保城乡建设中的文物安全。在 遗产尤其是乡村、社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大量乡土传统 城乡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把文 文化遭受破坏、走向消亡的速度甚至伍加快。如何在城乡建设中加大 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落实好文物保护责任,为 1城乡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文物保护的机构队伍建设、项目并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上升,城乡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 审批、齐抓共管机制等方面不断规范,真正使“五纳入”和“四有” 展,但是有不少建设项目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一些珍贵 要求落到实处,促进文物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乡建设的牺牲品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 (二)正确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在基本建设、旅游 况: 开发等工作中要坚持文物保护先行的原则,切实保护好相关文物,落 一是有些地方领导和干部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保护的主动性不 实真实性保护、发展中保护、整体性保护措施,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 强。有些领导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视为房地产开发,滥拆滥建,对待历 强文物利用,使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实施“乡村记 史遗存,不是经过仔细的调查研究,鉴别哪些是好的,哪些要留的, 忆”工程,顺应文化遗产丰富地区城乡建设的迫切需要,把保护和传 哪些要拆的以及采取怎样适当的措施把好的留下来,并且在新建的过 承传统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过程中,打造乡村、社区的传统文化遗 程中怎样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单纯地图大、图快、图政 产保护平台,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不断丰富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内 绩。有些地方把传统历史遗存一扫而光,全部建成新房新楼。有些地 涵和成效,成为山东省在实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探索保护齐鲁传统 方热衷于外国样式:有些地方热衷仿占建筑,拆了历史文物重建,对 文化遗产新模式的措施。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加大了 历史文物构成毁灭性破坏。二是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缺乏,对历史文化 对近现代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的比重,像胶东海草房等一批农村传统 遗产的价值缺乏认同感。群众由于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能正确 文化的代表符号也于去年在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和第四批省级重点文 认识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的历史价值、不可再生性以及在经济发 物保护单位时,被正式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中的作用,认为古民居不就是破房子,擅自拆除、改建,违规修缮 (三)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文物管理执法。在城镇化建设中毁坏文 古民居建筑的现象经常发生,以致许多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建筑 物事件不时被报导出来,折射出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文物保护的困境和 被破坏、被消灭,传统本色和历史文化内涵逐渐消失。三是历史文化 难度,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文物管理执法。一是利用广播电 遗产保护机制不健全。我国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纳入规划相对其他发 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 达国家较晚,文物保护的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相对滞后。在目前城乡 法律法规的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依法保护利用文物的浓厚氛围。 建设中,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遗产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较好地 二是文物部门要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规范化管理,划定必要的 落实保护机制和出台相关村镇保护规划及其办法,没有考虑城乡建设 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分情况设置专门机构 和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保护相互配套、相互协调的建筑和改造方 或专人负责管理,健全保护员档案、巡查制度和巡查记录,有效防范 案。 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田野文物安全。三是文物执法部门要加强对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 涉及文物保护的基本建设项目、不可移动文物和文物市场的监管,确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传 保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加大对文物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打击和 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保 防范文物犯罪联合长效工作机制,强化联合执法,有效震慑文物违法 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注意保留村庄原始 犯罪。 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化建设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管理好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维 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新机遇。一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于国家从战 系中华民族血脉,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 略高度全盘思考城镇化战略与历史文物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 神,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快 把历史文物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促使各级政府和相 城乡建设的同时,理应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充 关职能部门充分重视。二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历史文物保护搭建了一 分发挥文化遗产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 个全新的支撑“平台”,各级政府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济发展双赢。 【6]高亮.论视觉传迭设计中艺术形式语言的建构与拓展[J】 美术大 [9]常言平.招贴设计多维形态的研究与探索[D].山东:山东大学,2008 观,2008,(11). [7]杨曼.论招贴的发展及其现状[¨.文艺生活,2009,(12) 作者简介 【8】高瑜.对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冲击力的初探【D].西安:西安美术学 王洁(1 9 8 2一),女,汉族,山东诸城人,现任职于山东经贸职业学 院,2007. 院,讲师,本科,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