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冷水机组IPLV试验方法的探讨 王文治,彭飞,朱丰雷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阐述了依据国家标准GB/T18430.1—2o07k ̄K冷冷水机组IPLv数值的目的和意义,着眼于 水冷冷水机组性能试验方法基本原理,对检测过程中的误区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保证测量准确性提 供参考。 关键词:IPLv;COP; 污垢系数 DOI:10.39695.ISSN.2095—3429.2013.03.013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429(201 3)03—0049-03 Issue for Testing IPLV of Water Chilling Packages WANG Wen—zhi,PENG Fei, ZHU Feng-lei (Hefei GeneralMachineryResearchInstitute,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Shows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testing IPLV of water chilling packages on GB/T18430.1—2007.focuses on the basic methods of performance test for warter chilling packages,analysis of errors and influences of the test,provides the references to make sure accurate test results. Key words:IPLV;COP;foulingfactor 0 引言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的收紧、碳排放的控制,以 及冷水机组能效标准GB 19577—2004的执行,在此形 势下,冷水机组能效逐步提高,机型更加细分。一是容 本的考虑;另一方面,由于强制性能效标准GB 19577— 2004中采用了COP,因此,厂商倾向于采用COP。但是 为了更好地评价机组运行的实际全年能耗水平,采用 是比较合理的[1],另外,GB 19577的修订倾向采纳 ASHRAE关于冷水机组能效评价的两种方式[21。所有这 些情况都突显了IPLV在评价冷水机组能效方面的重 要性,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测试和计算冷水 机组的IPLV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文对 法进行了探讨。 试验方 量向超大型发展,有些厂商已生产出容量10 000kW左 右的机型;二是向小型化发展,如制冷量500kW以下 的,采用高转速、磁悬浮轴承;三是半封闭机组与开式 机组相互竞争,都采取了各种措施优化设计,促进了能 效的大幅提高。由于机型、市场的更加细分,采用什么 样的方式来作为比较区分冷水机组优劣的平台,是制 冷空调行业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 1 I PLV的背景及其计算方法[3I4】 由于冷水机组在额定工况下的运行时间占总运行 目前,冷水机组标准GB/T 18430.1-2007中虽同时 有C0聊 两种能效评价要求,一方面,厂商出于成 时间的比例较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偏离额定工况的 作者简介:王文治(1983一),男,沈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制冷设备检测工作。 蝴 I 49 情况下运行;采用单一的CO尸考核已无法反映机组在 热恶化,且随着强化换热技术的应用,污垢热阻对传热 过程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在测试过程中,要预期这种 影响。 全年运行的实际情况。针对机组使用情况的变化,各国 的产品标准均采用了多点测试评价的方法用于产品的 能效评价。因此,IPLV的计算要从建筑(功能和负荷特 性)的角度来看待冷水机组,要考虑当地气象参数、建 筑负荷特性及冷水机组的负荷特性的适应性。 根据文献[3]、[4]的分析,将我国划分成4个气候 区,根据典型公共建筑模型,统计出我国l9个典型城市 城市空调供冷负荷及各负荷段机组运行小时数,得出4 个负荷点的部分负荷权重,再与这4个负荷点的cDP进 行加权得到一个单一的数值来评价冷水机组的部分负 荷性能系数,即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如公 式(1): IPLV=2_3%X +41.5%Xfl+46.1%X +10.1%X6 (1) 国标GB/T18430.1—2007中定义机组蒸发器的水侧 污垢系数为0.O18m ・℃/kw,冷凝器的水侧污垢系数为 0.044mz・cc,kw。而水侧污垢系数增加对机组性能的影 响是与换热器的类型、结构、换热管的数量和强化形式 有关。根据GB/T18430.1-2007附录c的计算要求编制 Excel计算表格,分别得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修正温差 和 。在试验时,按照表2的操作工况进行试验。 表2部分负荷试验工况 式中 一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 一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 注:Q一机组的名义制冷量,kW; 一蒸发器的水侧修正温差,℃ Y一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 6—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 冷凝器的水侧修正温差,℃。 2 IPLV试验条件的的确定 2.1仪器仪表要求 一其中,蒸发器出水温度和冷凝器进水温度的采集 偏差控制在±O_3CC以内,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水流量偏 差控制在±5%以内。 2.3试验数据有效性确认 般地,水冷冷水机组制冷量的主要检测方法为 液体载冷剂法,即以此作为最终测得的冷量值,校核检 测方法多为机组热平衡法l 5_。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必须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仪器仪表,具体见表1。 表1仪器仪表精度 按照上述方法,测量计算得到的机组制冷量要与 校核冷量进行比较,也就是负荷率分别为100%、75%、 50%、25%时热平衡偏差B(%)应为: 。-5_(0.07 x F)+…8…33.3 ) (2) 式中D 一满负荷时进出水温差,℃; F一设定的负荷率,%。 试验计算四个额定负荷点的热平衡偏差应分别在 公式(2)的偏差范围内,测试数据才有效。对于不同满 负荷温差,不同负荷率的热平衡偏差要求按照公式(2) 计算如图1所示。 此外,在仪器仪表与测试设备连接方面要做到正 确安装,如测量水温,温度探头要深入管道中心,流场 上游要有混流装置,以使测得的温度能反映整个流体 的温度;对于采用井式测温度的,还要采用易导热的薄 壁金属套管,内注导热填充剂,保证有足够的热响应速 3准确测试coP- ̄n/PL 对于可以连续卸载的冷水机组,如果实测的各负 荷点制冷量在名义制冷量的±2%以内,则4个额定负 度。电源电压的测量点,要尽可能接近机组附近,以最 小化线路损失导致功率测量的偏差影响等。 2.2模拟水侧污垢系数的修正温差 荷点实测的c0阿以直接代人公式(1)来计算胱 ; 对于可以卸载到25%以下,但不能恰好在额定部 分负荷点的±2%以内的冷水机组,应采用内插法计算 3个额定负荷点的COP(100%负荷除外),如例1。 随着机组投入使用,换热表面产生的污垢会使传 5。I 媾 : 加 \ \ m 5 0 \、、 l 一满负荷温差为3℃ 据来计算剩下的额定部分负荷点的 COP。对于上述后2种情形得到的COP, \\ 、、~I 一满负荷温差为5℃ j 一满负荷温差为8℃ 5 0 57 7 6\堡 L 可以用于公式(1)来计算 —~~~ ,如例2。 \—~I 、—~ 、~ ~——~ 、—~ — ~ h— ~—~— — ——妪 衰减系数 ,用以模拟由于机组不 ———~~ ———~ 蕞 = r— ~ =—-1 能卸载到最小负荷时,造成压缩机循环 启停导致的能效下降。计算表达为: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O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co c机组部分负荷百分数/% 图1 机组部分负荷百分数与热平衡偏差曲线 D。Pm (3) 式中Q 一实测制冷量,kW; 尸m一实测输人总功率,kW; 一3.1 例1 衰减系数,由公式(4)和(5) 计算。 (4) 1台具有7个能级的名义制冷量为840kW机组的测 试数据,见表3。 表3例1测试数据 CD=(一0.13・LF)+I.13 三 咒 式中 F一负荷系数; LD一表2中规定的相应负荷数; Q见一满负荷制冷量,kW; Q尼一部分负荷制冷量,kW。 3.2例2 1台具有2个能级的名义制冷120kW机组的测试数 据,见表5。 表5例2的测试数据 襄4内插额定负荷点对应的COP 额定负荷点 100% 由表3的数据,通过 内插法得到额定负荷点 COP。kW/kW 4.88 75% 5O% 25% 6.O5 6.99 6.87 对应的COP,见表4,将内 插过程绘制成曲线,如图 2所示。 对于机组的最小负 荷不能卸载到25%、50% 在例2中,测试点1是机组在满 .‘.~ .- 一 —一 ■一 ■ 负荷条件下运行参数,测试点2、3 和4是在机组最小负荷条件下的运 行参数。额定75%负荷点,可以通过 、、1 \ \1 内插得到,COP75%=5.83;额定50%和 25%负荷点,可通过上述公式(3)得 ● 到,C =1.036,COP ̄o=6.80;CD25% =1.084,C0 5%=7.06。 0 25 50 75 100 机组负荷百分数/% 图2额定负荷点∞P内插 4结语 测量水冷冷水机组的IPLV,事 前要了解机组两器的详细参数,计算好模拟水侧污垢 (下转第56页) 或75%的,则可以通过内插法计算相应的额定部分负 荷点的COP,同时通过衰减系数和最小负荷的测试数 总第l51期第34卷Il 5 l N /20 13 期o.3总第 第卷柴油锅炉:柴油热值以lO100kcal/kg(1 1.74kWh/kg) 表6节能改造节能量分析 计算,锅炉效率以85%计算,柴油价以8.5元/kgj,-t-。则单 位制热量能耗费:8.5/1 1.74/0.85=0.852元/kWh。 冷水机组:原有冷水机组标称制冷效率为4.0,冷 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作为机组附件,用电量大约为 机组的40%。则单位制冷量能耗费:0.80/1/4.0 X 1+0.40)=0.28元/kWh。 风冷热泵机组及冷热回收热水机组:标称制热效 率为3.8,考虑到化霜因素,冬季效率以3.8 X 0.85=3.23 计;冬季极端低温效率以3.8 X 0.7=2.66计;标称制冷效 率为3.5。循环泵作为机组附件,冬夏季用电量大约为机 组的30%。则单位制冷/热量能耗费:0.80/1/3.23 X (1+0.30)=0.322元/kWh(冬季制热);0.80/1/2.66 X (1+0.30)=0.39 1元/kWh(极端低温制热);0.80/1/3.5 X (1+0.30)=O.297;V ̄/kwh(制冷)。过渡季节制热效率以3.8 计算,考虑到热回收运行,需开启2组水泵。过渡季节循 环泵用电量大约为机组的55%。则单位制热量能耗费: 0.80/1/3.8×(1+0.55):0.327元/kwH(过渡季节制热)。 根据上节的负荷计算及本节的单位制冷/热量能 耗费计算,节能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见表5。 根据上述分析,对本次节能改造节能量进行统计, 注:柴油标准煤折算系数1.4571kgce/kg;电标准煤折算系数0.3kgce/kWh。 见表6 润。达到了社会、用户、节能公司三赢的效果。 5结语 该系统今节能效益及节能量均达到预期指标。本 参考文献: [1]宋孝春.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蓄冷空调)(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4. 次改造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但使用能单位规避 了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而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标准煤消耗及碳排放。同样,节能服 务公司在完成示范性的样板工程中,也从客户节能改 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陆续地收回了投资、取得了利 (上接第51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3—04—19 修回日期:2013—05—16 系数的修正温差,明确试验条件,测量部分负荷的COP 时,机组的负荷率要符合计算 所规定的要求,不 虽然能综合 可外插法计算部分负荷点的COP,不能卸载到最小要 求负荷的要以衰减系数补偿。最后, 考量冷水机组的能效水平,但仅限产品问比较时采用 的指标,T程实例上同型号产品比较宜使用IPLV,对 于多台机组组成的系统更要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参考文献: 【l】刘圣春,马一太,刘秋菊.季节能效比(sEER)与综合部分负荷值(I— PLV)的一致性分析【JJ.制冷与空调,2008(6). [2】ANSI/ASHRAE,IES Standard 90.1-2010,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T—Conditi0ning Engineers,Inc.Energy Standard for Buildings Except Low—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3]周辉.同济大学,办公建筑空调能耗指标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f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005. [5]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0870—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 机组性能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6】Air-Conditioning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Institute.ANSI/AHRI Stan— dard 550/590(I-P)Performance Rating of Water-Chilling and Heat Pump Water-Heating Packages Using the Vapor Compression Cycle[S]. 收稿日期:2013—04—24 修回日期:2013—05—27 56 I 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