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钟电路基本原理

时钟电路基本原理

来源:意榕旅游网
 1? 时钟供电电路组成

时钟电路主要由时钟发生器(时钟芯片)、Hz晶振、电容、电阻和电感等组成。

●? 时钟芯片时钟芯片主要有ICS. Winbond、 PhaseLink. C-Media、IC. IMI等几个品牌,主板上见得最多的是ICS和Winbond两种,如图6-1、图6-2所示。 ●? 晶振

时钟芯片通常使用的晶振,如图6-3所示。

晶振与电容组成一个谐振回路,从晶振的两脚之问产生的频率输入到时钟芯片,如图6-4所示。

判断品振是否工作,可以用万用表测量晶振两脚分别对地是否有电压(以上),这是晶振工作的前提条件,再用示波器测量晶振任意一脚是否有与标称频率相同的振荡正弦波输出(这是最准确的方法)。在没有示波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新的晶振和谐振电容,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 2?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的1=作原理图,如图6-5所示。

时钟芯片有电压输入后(有的时钟芯片还有一组电压),再有一个电源好信号,表示主板各部位所有的供电止常,于是时钟芯片开始工作。

晶振两脚产生的基本频率输入到时钟芯片内部的振荡器,从振荡器出来的基本频率经过“频率扩展锁相网路”进行频率扩展后输入到各个分频器,最后得到不同频率的时钟输出。

初始默认输出频率由频率选择锁存器输入引脚FS(4:0)设置,之后可以通过IIC总线再进行设置。

多数时钟芯片都支持IIC总线控制,通过一根双向的数据线(SDATA)和一根时钟线( SCLK)对芯片的时钟输出频率进行设置。

图6-5中:

48MHz? USB与48MHz? DOT为固定48MHz时钟输出;3V66(3:1)共3组为的66MHz时钟输出:

CPUCLKT (2:0)共3组为CPU时钟输出;CPUCLKC (2:0)共3组为CPU时钟输出,与CPUCLKT互为反相;PCICLK (6:0)共7组为 33MHz的PCI时钟输出,输出到PCI插槽,有多少个PCI插槽就使用多少组。

主板的时钟分布如图6-6所示,内存总线时钟由北桥供给,部分主板电路设计有的内存时钟发生器,如图中虚线所示。

外频进入CPU后,乘以CPU的倍频就是CPU实际的运行频率。例如外频是200MHz,CPU的倍频是14,那么CPU的实际运行频率是:200MHz×14=。前端总线的频率是外频的整倍数。例如外频足133MHz,CPU需要使用的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那么就必须将133MHz外频4倍扩展,即133MHz×4=532MHz≈533MHz。 3? 时钟电路故障检测

时钟电路故障通常足:全部无时钟,部分无时钟,时钟信号幅值(最高点电压)偏低。

其表现是开机无显示或不能开机。

诊断卡只能诊断PCI插槽或ISA插槽有无时钟信号,并不代表主板其他部分的时钟就正常。最好使用示波器测量各个插槽的时钟输入脚或时钟芯片的各个时钟输出脚,看其频率和幅值是否符合,这是最准确的方法。

现在的CPU外频都已达到200MHz或更高,所以要测量CPU外频,要求示波器的带宽应在200MHz以上。

在无示波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万用表来测时钟信号的幅值。PCI、AGP插槽的时钟信号幅值应该在以上,CPU的时钟信号应在以上。时钟电路故障可以简单地分为时钟芯片故障和时钟芯片外围电路故障。

对于全部无时钟的故障,主要原因有:时钟芯片外围无供电输入、谐振回路不工作、时钟芯片损坏,前二者就属于时钟芯片外围电路故障。

对于部分无时钟或时钟幅值偏低的故障,主要原因有:与时钟输出引脚相连的电阻断路或对地短路、时钟芯片内部部分电路损坏。 相应的检测流程图如图6-7和图6-8所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