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范本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精选练习题含答案解析Ⅱ683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11 单选题-1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大的是 A物质氢键吸附强弱的差别 B物质分子大小的差别 C物质在两项溶剂中分配比的差别 D物质解离程度的差别 E物质折光率大小的差别 【答案】A 【解析】 聚酰胺吸附色谱:一般认为系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至于吸附强弱则取决于各种化合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离子交换色谱法:具有酸性、碱性及两性基团的分子,在水中多呈解离状态,据此可用离子交换法或电泳技术进行分离。凝胶过滤法:也叫凝胶渗透色谱或排阻色谱,系利用分子筛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 单选题-2 上述药物中,结构中具有酰胺键且碱性较弱的生物碱是 A槟榔碱 B小檗碱 C延胡索乙素 D吗啡 E秋水仙碱 【答案】B 【解析】 本组题考查生物碱的结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吗啡分子中具有酚羟基,为两性生物碱;槟榔碱属于简单吡啶类,呈液态,具有挥发性;秋水仙碱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且分子中具有酰胺键,基本不显碱性; 2 / 11 小檗碱属于季铵碱;延胡索乙素为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单选题-3 鉴定生物碱的试剂 A季铵生物碱 B伯胺生物碱 C仲胺生物碱 D叔胺生物碱 E酰胺生物碱 【答案】E 【解析】 生物碱分为:①强碱(Pka>1 1),如季铵碱、胍类生物碱;②中强碱(Pka7~11),如脂胺、脂杂环类生物碱;③弱碱(Pka2~7),如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类生物碱;④极弱碱(Pka<2),如酰胺、N-五元芳杂环类生物碱。 单选题-4 木香的主产地是 A表面红棕色,味甜而特殊 B表面灰黄色,气微,味微甜 C表面黄棕色,气芳香,味苦辛 D表面类白色,气微,味微苦 E表面具环节,味微甘,略苦,嚼之带黏性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性状特征。黄芪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气微,味微甜。甘草表面红棕色、暗棕色或黑褐色,有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气微,味甜而特殊。川贝母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气微,味微苦。木香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 3 / 11 纹、纵沟及侧根痕,气芳香,味苦辛。 单选题-5 饮片中厚片为 A草酸钙结晶 B碳酸钙结晶 C硅质 D树脂 E糊粉粒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鉴定。草酸钙结晶加硫酸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加硫酸溶解的同时有气泡产生;树脂、糊粉粒加硫酸均可溶解;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单选题-6 主要有效成分为倍半萜的中药是 A黄酮类 B有机酸类 C萜类 D甾体类 E有机胺类 【答案】C 【解析】 薄荷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很复杂,油中成分主要是单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还有非萜类芳香族、脂肪族化合物等几十种,如薄荷醇、薄荷酮、醋酸薄荷酯、桉油精、柠檬烯等 单选题-7 4 / 11 患者,男,40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脉弦滑,治疗选用越鞠丸。药物组成为醋香附、川芎、炒栀子、苍术(炒)、六神曲(炒)。醋香附的炮制作用为 A增强活血调经作用 B增强润滑作用 C增强补血止血作用 D增强破血作用 E既增强补血作用,又缓和润滑作用 【答案】A 【解析】 酒当归,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强。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土炒当归,既能增强入脾补血作用,又能缓和油润而不滑肠。可用于治疗血虚便溏,腹中时痛。 单选题-8 对羟基苯甲酸酯在明胶空心胶囊中作 A增光剂 B增稠剂 C遮光剂 D防腐剂 E增塑剂 【答案】D 【解析】 明胶是空心胶囊的主要囊材。另外,还要加入适当的辅料,以满足制备和不同产品的要求,保证囊壳的质量要求。常用的有:①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可增加囊壳的韧性与可塑性;②增稠剂,如琼脂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③遮光剂,如二氧化钛,可防止光对药物氧化的催化,增加光敏性药物的稳定性;④着色剂,如柠檬黄、胭脂红等可增加美观,便于识别;⑤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可防止胶液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发生霉变;⑥增光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可增加囊壳的光泽; 5 / 11 ⑦芳香矫味剂。如乙基香草醛等,可调整胶囊剂的口感等。 单选题-9 属于萘醌类化合物的是 A汉黄芩素 B紫草素 C葛根素 D黄芩苷 E大黄素 【答案】E 【解析】 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的一系列紫草素及异紫草素衍生物。大黄素属于羟基蒽醌结构类型;汉黄芩素、葛根素、黄芩苷等属于黄酮类。 单选题-10 寒凉性所示的功效有 A助火 B耗气 C伤阳 D敛邪 E伤津 【答案】C 【解析】 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单选题-11 蟾酥在采收加工过程中忌用 6 / 11 A蕲蛇 B蛤蚧 C乌梢蛇 D牛黄 E鳖甲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动物药蕲蛇、乌梢蛇的性状特征。“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为蕲蛇的专属性特征。“剑脊“为乌梢蛇的专属性特征。牛黄(“乌金衣“和“挂甲“)、蛤蚧、鳖甲无上述特征。 单选题-12 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火焰的中药材是 A全草 B果实 C种子 D虫癭 E孢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来源。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虫寄生而形成。 单选题-13 呈扁平长条形,全体共22个环节,从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的药材是 A金钱白花蛇 B蛤蚧 7 / 11 C蕲蛇 D牛黄 E鳖甲 【答案】B 【解析】 蛤蚧: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形,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口内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进口蛤蚧多为砖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呈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有5趾,除第一指趾外,均具爪;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面具吸盘。尾细而坚实,几与体长相等,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明显的6~7个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单选题-14 浸渍法宜选用的温度为 A水 B甲醇 C丙酮 D四氯化碳 E石油醚 【答案】A 【解析】 常用溶剂包括石油醚、苯、乙醚(Et2O)、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等,极性依次由小渐大。 单选题-15 倍半萜的结构中有 8 / 11 A环烯醚萜苷 B黄酮苷 C黄烷醇 D鞣质 E三萜皂苷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黄在炮制加工过程中变黑的原因。地黄在炮制加工过程中,其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生成的苷元很不稳定,易发生聚合反应,从而产生黑色。 单选题-16 下列哪个是右图所示药材的药理作用 A调节胃肠运动 B调节消化液分泌 C利胆 D调节免疫功能 E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各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理气药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调节消化液分泌、利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调节子宫平滑肌等药理作用。 单选题-17 土鳖虫的药用部位是 A马科 B鹿科 9 / 11 C羊科 D牛科 E熊科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药材来源。羚羊角来源于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单选题-18 五味子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 A黄酮类 B香豆素类 C二萜类 D生物碱 E木脂素 【答案】E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几种常见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前胡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为香豆素类。苦参和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生物碱类。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五味子醇甲,属于木脂素类。《中国药典》规定穿心莲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醋为质量控制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属于二萜类化合物。 单选题-19 对羟基苯甲酸酯在明胶空心胶囊中作 A增光剂 B增稠剂 C遮光剂 D防腐剂 10 / 11 E增塑剂 【答案】C 【解析】 明胶是空心胶囊的主要囊材。另外,还要加入适当的辅料,以满足制备和不同产品的要求,保证囊壳的质量要求。常用的有:①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可增加囊壳的韧性与可塑性;②增稠剂,如琼脂可增加胶液的胶冻力;③遮光剂,如二氧化钛,可防止光对药物氧化的催化,增加光敏性药物的稳定性;④着色剂,如柠檬黄、胭脂红等可增加美观,便于识别;⑤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可防止胶液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发生霉变;⑥增光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可增加囊壳的光泽;⑦芳香矫味剂。如乙基香草醛等,可调整胶囊剂的口感等。 单选题-20 醋炙甘遂的炮制目的有 A生大黄 B熟大黄 C大黄炭 D酒大黄 E醋大黄 【答案】C 【解析】 大黄炭泻下作用极微,并有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血热有瘀出血。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