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想讲什么老生常谈的东西,比如好好学习长大有好工作,赚钱,买房,出国留学......;自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有十个年头了,因为原来高中时没怎么用功,所以上大学后一直在思考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读书多了,关于这个题目能说的也多起来。
我以为学习是件很私人的事情,除非自己认识到,否则家长多少苦口婆心,最后非但取不得多大效果,而且有可能会起反作用。在经济学上,这也叫不虞效应。注1-(效果不大或者效果相反主要在孩子的性格),所以这里我不会讲什么学习的好处,即使我讲的都是亲身体会,都是正确观点,但不在自身,想必体会不会深刻多少,就像电视上看白血病患者,感动到掉泪,过后也就渐渐淡忘了,某天真的得了白血病,才发现原来竟然是这个样子。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意思想必都能理解。我也是家长唠叨过来的,所以有这个发言权。我甚至敢说99.9%的中国家庭都是这个样子。
学习是件很私人的事,问题就着落在人字上边,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乍一听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会举出很多很多的理由,但仔细一分析你会发现,所有的理由都指向一点,就是如何更好的在社会上生存。说白了,现在学习的目的就是赚更多的钱,我不反对改善生活质量,但有钱与生活质量能不能划等号?我想大家很少能思考一下。特别是现在的家长虽然大多以好好学习为由,其实却行大把钱理念为实,是很叫人心中郁闷重重的。如果仅仅是赚钱这么个简单的目的,我们大可不必学这么多年知识,比如你想做蔬菜商,那么会点加减乘除就好了,何必学什么三角函数之类的一辈子用不到的东西,想做工程师,那么生物啦历史啦就不必学那么多,又浪费大家的精力又耽误大家赚钱,何必呢?以后大家大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一面,回头就做感兴趣的工作,还符合孔夫子说的因材施教,何乐而不为?
现实是,我们学了10多年的东西,以后会有很多很少能用到,甚至很多一辈子用不到,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大学阶段,那么,我们为什么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浪费了国家财力不说,还浪费大家的青春。
还是回到我说的人字上边,家都会写,一撇一捺,很简单的字,但你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我们国家有一部很伟大的书籍叫做《易经》,可以说,中华文明的一切源头都在这部薄薄的书里。书中会有讲到阴和阳,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阴阳变化所推动的,老子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这么个道理。简单讲,一切外向的(左|),光明的,活跃的,单数的意象都可以归纳到阳的范畴,如太阳,夏天,白天,外向性格的人等等。一切内向的(右),黑暗的,沉静的,偶数的意象都可以归纳到阴的范畴,如月亮,冬天,黑夜,内向性格的人等等。回到人字来看,一撇一捺就是最简单的阴阳,撇是阳向左走,捺是阴向右行。学政治会学到左倾和右倾,所以你会了解会什么左为阳右为阴,可以说大家都是用易经而不知易经。具体的东西还有很多,如果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资料看。那么,这和学习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两部分,其实对应的就是人字的两笔。科学点说,就是对应人的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而人在0-3岁的时候是大脑发育最佳时期,所以在这段时间对左右脑锻炼程度也影响了上学后学习的效率。现在讲从娃娃抓起,胎教等等不是没有道理。
那么我要说的是数学是锻炼逻辑思维最佳工具,而语文是锻炼感性思维最佳工具,所以把数学和语文放在主科是有道理的。这就和现代体育中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划分,两者是运动员训练的基础。而物理化学历史等等就相当于体育中具体的项目,足球,篮球,跑步......,他们的基础就是有氧(语文)和无氧(数学)运动,所以,两者一样学不好,相当于你人生的人字没写好,这其实就是孔子讲的你做人的本没有立起来。缺了一笔或一截,从精神上说,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个在中国文化中是很严重的。所以,教学问的老师在古代才那么受尊重,地位和亲生父亲等同。因为孩子放在老师的手里,是要把人字的两笔完整的写完。换句话说,孩子一辈子的发展都交到老师的手里。老师教你一天也要一辈子对你负责。所以方孝廉株连九族,皇帝非要加上他的老师,变成株连十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导好他。所以这样大的一个工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而做这项伟大造人工程的老师受尊重就理所当然了。但现在没有了这种传承,老师和学生更多变成了雇佣关系,老师只管教,教完拿钱。至于学生学不学,学的好不好老师有时候不管那么多了,知识完全变成了商品明码标价。所以现在师生关系没有了以前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情形也就不奇怪了。当然这也不能单纯怪我们的学生或者老师,自从运动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这种情况就已经不鲜见。这里说句题外话,新文化运动从某种意义上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悲哀,到现在日本,欧美,韩
国文化在中国流行开来,简单说,就连号称中国制造的动画片现在的形象上都向日本漫画靠齐。要知道动画片面向的可是我们的孩子啊。好在,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况,恢复传统节日,国学热都在缓慢的发展。相信未来大有可为,就说我家周围的小孩都开始背三字经就是个好现象。但是我也发现,大多家长把背三字经当作炫耀的攀比的资本,只是教,后期的内容解释跟不上,稻粱菽麦黍稷有多少人能知道怎么解释?不过,毕竟已经开始国学教育,还记得前边提到的不虞效应么?谁说以攀比目的进行的学习最后不会产生好结果呢?拭目以待!
从现在来说,两样一样没学好,市侩地讲,你就不能赚大钱。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信息时代,因为信息共享的厉害,人和人,事和事之间的传播速度更快了,能不能从现有的信息中分析出对自己企业有利的东西从而争取到时间上的主动,也是企业能不能顺利发展的基础。那么,分析现有信息从而预测出隐藏信息要用到的就是逻辑思维。而预测其实也包含了感性思维的想象联想能力。尽从这点上来看,大家想更好的生活这些东西肯定要学好的。而现在的问题是,家长们光告诉孩子学习好就能找好工作,赚更多的钱过舒适的生活,却根本不告诉或者不知道让孩子怎么学习,学到什么程度能行。把更多精力放在让孩子吃好,穿好上。未免有点本末倒置了。而且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又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繁重的知识,产生厌学心里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这里我提出,学习的目的就是持续锻炼自己的左右脑思维能力,因为脑力的提高相应的会提高你的交际,学习等等各方面的社会生存能力。不要把社会生存能力想的太复杂,这种能力就在你身边生活中,更容易交到朋友,受女生欢迎,更容易说服他人把事办成功....这都是生存能力的一种体现。那么,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好,但是这种社会生存能力并不高呢?有的同学学习不好,却有好多朋友,更受人欢迎呢?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学习的目的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好的同学只能说老师教授的知识你掌握的多,不代表你左右脑思维能力提高,读书到最后衣服不会洗的同学不是没有,因为一开始他的目的就错了,他是为试卷上的高分数去的。而我说的则是思维能力提高。你学习这些知识首先应该抱着锻炼思维的目的去,举例子做完一道题首先第一想到的是这道题锻炼了我的能力么?我有没有新方法去做这道题。下次看到类似思路的题我还知道怎么解么?慢慢把他变成习惯,做一道题以后同样知识点的题都会做了,这样无形中也解决了陷入题海中的困境。(因为很多同学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通过一遍遍反复重复这个知识点达到记忆的目的,题一做完不会去回想总结,而是松口气道终于赶完了,可是能歇会了,这样记住的知识都是死的,过段时间就忘,然后在老师带领下再次大量重复这个知识点,然后过段时间再忘再重复,形成了一个劳心劳力的死循环。)能不能从知道到理解,是你能否有效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举个例子,get,英语中是到达的意思,如果你只知道这么一个意思,那么你就需要记住包含get在内的词组,短语一大批才能应付考试,而如果你能理解get是从a地-b地再回来的意思,那么好多的东西你就不必去记忆了,具体上我看见学习网看东西吧。而这种思维的锻炼不要局限在课堂,任何知识,街舞,英文歌,社交等等需要学习的地方都是你锻炼思维力的场所。没有没用的知识,只有不会用知识的人。等你能从锻炼中真正理解了学习的目的是锻炼左右脑思维。那么也就是你在社会生存游刃有余的时候。此话对学习差的学生也适用,我前边说过了,厌学无非是知识太枯燥而且太累了,那么,你就尝试锻炼思维为学习目的,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喜欢打乒乓球,那么就去研究球的落点,打到哪最不容易接到,这就需要函数曲线知识和物理知识,然后用这些知识去指导练球看看有没有效果,没效果的话看看哪里出错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不可能一样爱好也没有吧?从爱好出发把书本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并指导生活。学而时习之,这就是时习的真正含义。学了书本知识并能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实践它,证明它的正确,就会很快乐,孔子凭这句话就无愧为圣人。至于老师解释的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我说那是不亦痛苦乎。
本来想简单说一下,不小心讲了这么多,还有好多没说完的话,大家自己去体会吧,也算作一次思维力的锻炼了,呵呵。记住一点的是,学习的目的是锻炼思维力,并把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结合成一张蜘蛛网。不要学曲线就只想曲线,上高中就不会用初中小学的解题方法和思维。即使规定了解题方法,也不妨碍你多思考一种思路。
希望大家都能快乐的学习,并能时刻指导生活,锻炼思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最后说一句牢骚,应试教育的最大坏处就是把英语作为了主科。救救孩子!
我看见学习网www.5kanjian.com整理上传,版权属于原作者,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将其用于商业用途,如果觉得不错,请支持正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